最近,也不知道是哪阵风把我吹得,突然就想去捣鼓一下那个什么证券投资基金考试。你们也知道,我这人平时就爱瞎琢磨,寻思着给自己找点事儿干,顺便看看能不能学点新东西。结果,还真就从报名一路折腾到了拿证,今天就跟大家伙儿好好说道说道我这趟“历险记”。
为啥突然想不开去考试?
说起来也没啥特别高大上的理由。一来,感觉自己知识面有点窄,总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打转转也不是个事儿。二来,身边也有朋友考了这个,聊天的时候听他们说起,感觉基金这玩意儿挺有意思,就想着自己也去系统学学,别回头让人忽悠了都不知道。再说了,多个证书总不是坏事,万一哪天用上了?就这么着,脑子一热,决定开干!
报名那点事儿,可得看仔细了
决定要考,第一步就是报名。我先是在网上瞎搜了一通,信息那叫一个五花八门。后来还是朋友提醒,说必须去那个“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官方网站,那才是正经的报名入口,其他的都别信。我这人对这些官网啥的,总觉得点进去跟走迷宫似的。
我记得当时是这么个流程:
- 先登录那个协会的官网,找到那个“从业人员管理”的栏目,里面有个考试报名的链接。
- 点进去之后,就是“我要报考”,然后选考试批次。这个得看准了,别报错了月份。
- 接着是选考区和科目。科目一般就是两门嘛《基金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与业务规范》和《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我寻思着一次性都给它过了,省得麻烦。
- 然后就是填一些个人信息,还有那个什么财政票据信息,老实说,填这些表格最烦人了。
- 一步就是在线支付考试费。交完钱,看到那个“缴费成功”的提示,心里才算踏实点。
对了,报完名可别忘了在规定时间打印准考证,不然到时候进不了考场可就抓瞎了。我当时还特意设了个提醒,生怕给忘了。
备考的苦与乐,现在想想还挺充实
报完名,接下来就是硬骨头——备考。我买了官方教材,那两本书,拿到手一看,嚯,还挺厚实!刚开始看的时候,简直跟看天书一样,特别是那个法律法规,条条框框的,看得我头都大了。什么“公开、公平、公正”,什么“勤勉尽责”,背得我晕头转向。
我的学习方法也没啥特别的,就是死磕教材,然后刷题。每天规定自己看多少页书,做多少道题。刚开始正确率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有时候一套题做下来,错一半都不止。那段时间,真是有点怀疑人生,觉得自己是不是压根就不是这块料。
不过还我这人犟脾气上来了,越是难啃的骨头,越想给它啃下来。看书看不懂的地方,就上网找找别人的讲解视频,或者在一些学习群里问问考过的朋友。慢慢地,感觉好像有点开窍了,做题的正确率也一点点往上涨。那感觉,就像是打游戏过关一样,挺有成就感的。
那段时间,真是把所有能挤出来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做题了。早上早起一小时,晚上少刷会儿手机,周末也基本都泡在书堆里。虽然过程挺枯燥,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段专心致志学习的日子,也挺充实的。
上“战场”那天,比想象中要紧张
终于到了考试那天。我特意提前半小时就到了考场,结果发现已经有不少人了,大家表情都挺严肃的,估计心里都跟我一样打着小鼓。
进考场检查那叫一个严格,手机、包包都得寄存,连水杯都不让带进去。坐在考位上,等着发卷子(是电脑考试,等着开始),心里扑通扑通的。监考老师宣读考场纪律的时候,我竖着耳朵听,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信息。
考试开始,我就埋头做题。时间过得飞快,感觉一眨眼就到交卷时间了。两门课考下来,感觉脑细胞都死了一大片。考完第一门出来,赶紧去厕所洗把脸,清醒一下,准备下一门。
考完之后的一些碎碎念
全部考完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感觉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至于考得怎么样,当时心里也没底,只能听天由命了。等成绩那几天,还挺煎熬的,时不时就想去刷刷官网看看出成绩了没。
好在结果还不错,两门都顺利通过了。拿到那个电子版的资格证书时,心里还是挺美滋滋的。虽然这只是一张小小的证书,但对我来说,它代表了我那段时间的努力和付出。
现在回过头看,整个备考和考试的过程,虽然有点辛苦,但也确实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对基金这个行业有了更系统的了解。最重要的,还是那种通过自己努力达成目标的感觉,挺棒的。如果你也对这方面感兴趣,或者也想给自己充充电,不妨也去试试看,就当是体验一把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