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儿个就跟大家伙儿聊聊我自个儿琢磨旅游业会计这点事儿。我一开始对这行那也是一头雾水,两眼一抹黑。咱也不是科班出身,就是自个儿瞎折腾,摸爬滚打过来的。
最早接触这摊子事,还是因为一哥们儿。他,开了个小旅行社,规模不大,三五个人,七八条枪那种。生意看着还行,人来人往的,但他那账,啧啧,简直就是一锅粥。用他自个儿的话说,就是“大概齐,差不多,应该没赔”。我当时听了就直摇头,心想这哪儿行,做买卖不弄明白钱咋回事,那不跟蒙着眼睛走路一样嘛
一开始上手,那叫一个乱。
我记得我头一回去他那儿,他给我看他的“账本”,好家伙,一堆发票、收据、还有手写的条子,银行流水打印出来一大摞,东一张西一张的。他说让我帮着捋捋,我当时脑袋都大了。这旅游业的钱,进进出出的,名目还特别多,什么团费、订票费、酒店钱、导游费,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
摸索着前进:收入和成本这两大块
我寻思着,再乱也得有个头绪。会计嘛不就是管钱进钱出这点事儿。我就先从收入这块儿下手。
- 团费收入:这是大头。以前他们就是收到钱了,就往本子上一记,也不管这钱是啥时候的团,啥时候该确认成收入。我就跟他说,这不行,你得按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来算。比如客人提前三个月交了钱,这钱在你账上得先算“预收”,等客人旅游回来了,这服务才算完成,才能算你的真金白银的收入。
- 代订业务收入:还有就是帮客人订机票、酒店啥的。这块儿他们以前也是糊里糊涂,收了多少钱,付出去多少,中间的差价是多少,有时候都搞不清楚。我就让他们弄个明细,每一笔代订,客人交多少,付给航空公司酒店多少,自己赚多少,清清楚楚。
- 其他零碎收入:比如卖点旅游纪念品,或者有些合作单位给点佣金,这些也得一笔笔记下来。
然后就是成本了,这块儿更是头疼。
- 地接费用:这是旅行社的大支出。付给外地接待社的钱,包括当地的住宿、交通、景点门票、导游服务费等等。以前他们就是导游报个总数,他就打钱,具体花在哪儿了,有时候也不细究。我就让他们每次出团前做个预算,回来后拿实际花费跟预算对,看看差在哪儿。
- 交通费:机票、火车票、大巴租赁费,这些都得有正规票据,还得跟具体的团对应上。
- 酒店住宿费:哪个团住了哪个酒店,多少间房,住了几天,单价多少,都得清清楚楚。
- 导游工资和补贴:这也是一块不小的开销。
我当时就弄了个最笨的办法,用Excel表格。一个团一个表,收入是哪些,成本是哪些,一项一项列出来。一开始他们还嫌麻烦,说以前不都这么过来了嘛我就跟他们说,现在生意好了,往来多了,不弄清楚,万一哪个环节出问题,亏了钱都不知道为啥亏的。
实践中的小坎坷和经验
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比如,一开始最头疼的就是预付款和押金的处理。旅行社经常要提前给航空公司、酒店垫付一些款项,这些钱怎么记账,什么时候转成成本,都得琢磨清楚。还有就是客人交的押金,比如办签证的押金,这钱可不能当收入,得单独放着,客人回来按规定退给人家。
再有就是退款和赔偿。旅游嘛总会有点意外情况,客人行程取消要退款,或者服务出问题要赔偿。这些账务处理起来也挺麻烦的,得有原始凭证,还得有审批手续,不然账就乱了。
我还记得有一次,他们接了个大团,因为前期报价算成本的时候,漏算了一项当地的景区接驳车费用,结果那个团下来,毛利看着还行,一细算,因为那笔漏算的成本,利润薄得跟纸一样。从那以后,他们在成本核算上就仔细多了。
慢慢地,账就捋顺了。
我帮着他们一点点把科目建起来,把凭证规范起来,每个月按时出个简单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虽然不正规,但至少能让他们明白这个月赚了多少,赔了多少,钱都花哪儿去了。我哥们儿后来看我弄的那些报表,才恍然大悟,说:“原来这个团看着热闹,没赚几个钱!那个不起眼的小团,利润还挺高!”
所以说,这旅游业会计,也没啥特别高深的理论,关键就是细致和耐心。你得把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都搞清楚,收入确认要及时准确,成本费用要归集到位。尤其是对于小旅行社来说,老板自己可能就是最大的业务员,对财务这块儿不一定精通,这时候有个明白账,能帮他们少走很多弯路,不至于辛辛苦苦忙活一年,到头来还是笔糊涂账。
我现在虽然不做这个了,但那段经历让我觉得,不管啥行业,把账算明白,都是顶顶重要的事儿。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这么多我自个儿的实践心得,希望能对琢磨这块儿的朋友有点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