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当初为啥会去折腾那个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也是机缘巧合加上一点点对未来的迷茫。那时候工作干得有点不得劲,感觉一眼望到头了,就想着得学点给自己多条路。听人说会计这行当,经验越久越吃香,而且哪个公司都得要会计不是?算是个‘铁饭碗’的敲门砖。
下定决心,开始行动
我就开始琢磨这事儿。先是上网搜了搜相关信息,又问了几个已经在做会计的朋友,大概了解了下考试科目和难度。他们都说,不难,但得用心。我一听,行,那就干!然后就跑去书店,买回了那几本厚厚的教材和一堆练习题,什么《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啥的,一股脑全搬回来了。
艰苦备考,挑灯夜读
接下来就是苦哈哈的备考阶段了。底子不算尤其是什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这些,对我来说跟天书差不多。没办法,硬着头皮啃呗。
我记得那段时间:
- 每天下班回家,饭都顾不上吃几口,就扑到书桌前开始看书、做题。
- 先把教材通读一遍,不理解的地方就做个标记,然后回头再细嚼慢咽。
- 《会计基础》里的那些分录、借贷,一开始真是把我搞得头都大了。我就找了好多例子,一道题一道题地分析,慢慢才有点感觉。
- 《财经法规》就更别提了,全是条条框框,只能死记硬背。我就把重点法条抄在本子上,没事就拿出来翻翻。
- 练习题是做了一套又一套,错题本都记了好几本。每次做错的题,我都会标出来,然后琢磨为啥错,是知识点没掌握牢,还是粗心大意。
- 周末两天更是全天候学习,有时候一道题能琢磨半天。
- 网上的免费课也找了不少,跟着老师的节奏学,感觉比自己瞎琢磨强点。
那段时间真是除了上班就是学习,朋友约饭都推了好几次。家里人看我这么投入,也都挺支持我的,给我创造了一个比较安静的学习环境。
奔赴考场,终获证书
大概准备了三四个月,就到了考试的日子。进考场前还是挺紧张的,手心都冒汗。考试是机考,答题的时候就 старался( старался 是俄语,意思是尽力,这里模拟口语中夹杂外语的情况,但实际输出中应该避免,这里仅为思维过程展示,实际输出会是中文“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一道题一道题认真做。时间过得飞快,等交了卷出来,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
等待成绩那几天,心里七上八下的。后来成绩出来了,居然过了!那一刻,真是比啥都开心。感觉之前的努力都没白费,那本红色的资格证书拿到手上的时候,沉甸甸的,心里特踏实。
回顾与感悟
虽然说现在会计从业资格证好像取消了,变成了考初级会计职称啥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可能也有变化。但我当时考下这个证,对我来说意义还是挺大的。它不光是让我对会计这行有了个系统的了解,打下了个基础,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一个转行的勇气和底气。后来找工作的时候,简历上多了这么一项,感觉自己也多了点竞争力,面试的时候也敢开口谈了。这证书确实像个‘通行证’,让你能踏进这个行业的大门。
而且通过学习,我确实也掌握了一些实用的会计知识,比如怎么看懂一些基本的财务报表,了解了税收的一些基本规定,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理解一些财经新闻的时候,都挺有用的。也算是提升了一下自己的专业技能,不再是两眼一抹黑了。
我觉得不管考什么证,或者学什么新东西,只要你下定决心去做了,那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至少对我来说,那段备考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还挺充实的,也为我后来顺利进入会计行业奠定了一个还不错的基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