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琢磨的一个事儿——财务报表。以前我一听这词儿就头大,感觉那是会计和老板们才需要搞懂的东西,跟咱普通人有啥关系?直到我自个儿也想折腾点小买卖,才发现这玩意儿是真绕不开。
摸索的开始:为啥要看这玩意儿?
起初,我是真的一窍不通。就想着做生意嘛不就是进货、卖货、算算赚了多少钱嘛后来我一个做生意的朋友跟我说:“你这想法太简单了,公司运营好不光看流水可不行,得看报表!” 我当时就懵了,报表?啥报表?
他就给我丢过来几张花花绿绿的表格,密密麻麻全是数字。我一看,好家伙,这不跟看天书一样嘛啥资产、负债、利润、现金流的,完全搞不明白是啥意思。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必须得把这玩意儿给弄懂了,不然以后自己做点啥事,都不知道自己是赚是赔,钱花哪儿去了。
硬着头皮啃:那几张关键的表
我就开始上网查资料,看各种入门的帖子,也请教了那个朋友。慢慢地,我才摸到点门道,原来最核心的,或者说咱们普通人最需要先搞明白的,主要就那么三张表: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第一关:资产负债表是
我琢磨着,资产负债表,顾名思义,肯定跟公司的家底儿有关系。后来我理解了,它就像给公司拍了个X光片,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比如年底、月底),告诉你这家公司有多少东西(这就是资产),欠了别人多少钱(这就是负债),剩下的,才是真正属于股东自己的那份(就是所有者权益)。
我当时就想,,原来是这么个逻辑: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左边是公司拥有的东西,比如现金、厂房、设备、别人欠公司的钱;右边是这些东西的来源,要么是借来的(负债),要么是股东自己投的或者赚来的(所有者权益)。这么一想,是不是就好理解多了?看这张表,就能大概知道这家公司家底厚不厚,欠的钱多不多,风险大不大。
第二关:利润表又是干啥的?
搞明白了资产负债表是看“家底”的,那我又开始琢磨利润表了。这个表,我感觉就更直接了,就是看公司在一段时间内(比如一年、一个季度)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赚了多少,赔了多少。
我看那表上,先是列出来公司卖东西或者提供服务得了多少钱(这就是收入),然后减掉各种成本开销,比如原材料成本、工人工资、房租水电等等。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剩下的就是利润了。如果收入比费用多,那就是赚钱了;要是费用比收入还多,那可就亏大了。这张表能帮我判断一个公司挣钱的能力怎么样。
第三关:现金流量表有啥用?
这张现金流量表,我一开始觉得跟利润表有点像,不都是说钱吗?后来才发现,区别大了去了。利润表说的利润,有时候可能只是账面上的,比如你卖了货,对方还没给钱,但这笔收入会计入了利润表。但现金流量表不一样,它记录的是实实在在的现金进进出出。
我就理解成,这张表就是看公司口袋里的真金白银是怎么流动的。钱从哪里来,又花到哪里去了。它会分成几块,比如公司日常经营活动赚了多少现金,投资活动花了多少现金或者收回了多少现金,筹资活动(比如借钱、股东投钱)又拿到了多少现金。这张表非常重要,因为有些公司可能账面上看着赚钱,但如果现金流一直很紧张,收不回钱,那也很危险,说不定哪天就资金链断了。
实践后的感悟
把这三张表的基本逻辑摸清楚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公司的眼光都不一样了。虽然还是很初级,但至少不再是两眼一抹黑了。我发现,这三张表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比如,利润表里赚的钱,如果能收回来变成现金,就会影响现金流量表;赚来的利润(未分配利润)也会滚存到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里,让公司的家底更厚实。
这财务报表虽然看着复杂,但只要你肯花时间去琢磨,一层一层剥开看,也没那么难懂。它就像是企业的体检报告,能帮你了解企业的健康状况。对我自己来说,搞明白这些,不仅对以后可能的小买卖有帮助,平时看一些财经新闻,理解一些公司的运营情况,也更有底气了。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都是我自个儿摸索过程中的一点粗浅理解,说得不对的地方,大伙儿多指正。下次有机会,再跟大家聊聊我具体是怎么用这些报表来看一些简单问题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