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琢磨这个城市房地产税的事儿,网上说法五花八门,看得我是一头雾水。干脆,我就自个儿上手“实践”了一下,不是真交税,就是模拟着琢磨了一遍,看看这玩意儿到底咋回事,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有啥影响。
第一步:摸清基本概念
我先是到处找资料,想搞明白这“房地产税”到底是个以前咱只知道买房的时候要交契税、维修基金这些,持有期间好像就物业费、取暖费。这个房地产税,听着就像是每年都得交钱,跟以前不一样。我看了不少解读,大概明白了,就是国家可能要对持有的房子收税,主要是为了调节房地产市场,也可能给地方增加点财政收入。
第二步:设想征收方式和范围
这部分最头疼。我就开始瞎琢磨,它会怎么收?是按房子的面积收,还是按房子的评估价值收?要是按评估价值,那这个价值谁来评,怎么保证公平?我住的这个老破小,跟人家市中心的大平层,那能一样吗?
然后就是范围。是不是所有房子都收?我看有人说“首套免征”。我就拿自己举例子:我就一套小房子,刚够住。要是首套免征,那对我来说,好像暂时没啥影响?心里稍微踏实点。但转念一想,那这个“首套”怎么算?按人头算,还是按家庭算?如果我以后想换个大点的,或者孩子长大了再买一套,那是不是就得交了?
我又想到,要是有人名下好几套房,那他肯定得多交。比如我一个远房亲戚,早年投资了几套小公寓出租。我就试着帮他算算账,如果每套都要交,那他租金收入还能剩多少?会不会逼着他卖掉几套?如果市场上一下子多出来很多二手房,房价会不会降?这都是我瞎琢磨的。
第三步:考虑税率问题
税率高低,那可是关键。我试着代入不同税率。比如,如果按房子评估价的0.5%收,那我这套小房子,假设评估价50万(我这是小城市,房价不高),一年就是2500块。如果按1%收,那就是5000块。这对我这样的工薪阶层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一个月工资可能就去了一部分了。
我还想到,这个税率会不会有差别?比如,普通住宅一个税率,豪宅一个更高的税率?或者说,第一套房就算不免征,税率也低一点,第二套、第三套税率逐级递增?我感觉这样好像更合理一些,能打击那些囤房的,对刚需影响小点。
第四步:分析可能带来的影响
通过上面这些瞎琢磨和模拟计算,我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判断。
- 对房价的影响:短期内,如果真的要开征,可能会让一些持有多套房的人抛售,市场上房源增多,房价可能会有所松动。但长期看,如果税负最终能转嫁到租金或者房价里,那就不一定了。这个太复杂,我脑子不够用了。
- 对租房市场的影响:房东如果得多交税,他会不会涨房租?很有可能。那我这样的租房人,或者以后孩子出来租房,生活成本是不是也得提高?
- 对地方财政的影响:这个税收上来,地方政府就有钱了,是不是能用在改善民生上?比如多建点公园、学校、医院?要是这样,那交点税也值。
总结一下我的“实践”感受
搞了一圈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事儿太复杂了!牵扯到的利益方方面面,不是拍脑袋就能定的。我这纯粹是站在个人角度瞎琢磨,很多因素都没考虑到,比如具体怎么评估房产价值、不同城市会不会有差异、征收上来的税款怎么使用等等。
但通过这么一“实践”,我起码对这个概念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不再是两眼一抹黑。也明白了,政策出台肯定要平衡很多东西,希望能是一个对大家都相对公平、能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方案。反正,我这也就是纸上谈兵,过过干瘾,具体咋回事,还得等国家正式的说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