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大家伙儿聊聊这个“财务会计报告”到底是个啥玩意儿,都包了些啥东西。这玩意儿听着挺唬人,好像只有专业学会计的才懂。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一脑袋浆糊。直到有一回,我自个儿琢磨着想投点小钱给朋友开的小馆子,朋友神神秘秘塞给我一叠纸,说是“财务报告”,让我瞅瞅。我当时那个晕,这都啥跟啥?
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看。我就自个儿瞎琢磨,翻来覆去地看,还偷偷问了几个稍微懂点行的朋友。这么一折腾,还真让我给琢磨出点门道来了。
原来,这财务会计报告,说白了,就是公司的一份体检报告,告诉你这家公司身体咋样,挣没挣钱,手头紧不紧张。
我发现这报告里头,主要有这么几大块内容:
第一块,也是最主要的,就是那几张表。
- 第一张表,叫“资产负债表”。
这家伙,我一开始看名字也犯怵。后来我明白了,它就是给公司在某个特定日子拍了张X光片。左边是公司有多少家当(就是所谓的“资产”,比如厂房、设备、手里的钱、别人欠他的钱),右边是这些家当是怎么来的,是借来的(就是“负债”),还是老板自个儿掏的腰包(就是“所有者权益”)。两边一对比,就知道公司家底厚不厚实,欠的钱多不多。
- 第二张表,叫“利润表”。
这个就好懂多了,就是看公司在一段时间里,比如一年或者一个季度,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赚了多少,赔了多少。上面列着卖东西收了多少钱,花了多少本钱,扣掉各种费用,剩下的是不是真金白银的利润。
- 还有一张重要的表,叫“现金流量表”。
这张表,我觉着特实在。它专门盯着公司的钱是怎么流动的,有多少钱流进来,又有多少钱花出去。有时候公司看着利润表上挺赚钱,但要是现金流不收不回钱来,那也危险。所以这张表能看出公司手头活钱够不够用。
看完这些表,还没完,接下来是第二块,叫“会计报表附注”。
这个“附注”,我一开始老忽略,觉得都是些小字,不重要。后来才发现,这玩意儿可重要了!它就是对前面那些表里数字的详细解释。比如,某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公司用了啥会计方法,有些啥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都在这里头写着。不看这个,光看数字,有时候容易被忽悠。
再往后,通常还有第三块,叫“财务情况说明书”。
这个,就更像是一篇小作文了。一般是公司管理层自己写的,说说公司这一年经营得怎么样,碰到了啥困难,未来有啥打算。这里面可能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成分,但也能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公司的情况,看看管理层对公司的看法和计划。
我记得当初看我朋友那小馆子的报告,就是这么一点点抠明白的。一开始真是抓瞎,数字都认识我,我可不认识它们组合起来是啥意思。后来把这几块内容对应起来看,再结合附注里的解释,慢慢就看懂了他们是真赚钱还是只是流水好看,手头资金够不够撑过淡季。
别看这“财务会计报告”名字起得挺专业,只要咱花点心思,搞明白它主要有这几大块——核心的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详细解释的附注、还有管理层的说明——咱普通人也能看懂个大概,对自己做些小判断还是挺有用的。至少,下次再有人塞给你这么一叠纸,咱心里就有谱了,知道从哪儿下手去瞅了,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