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论坛中华会计网校,有哪些不错的会计学习网站?
我个人经验,会计就是一门学习与实操结合的行业。如果你是想真心学到东西:首先过从业,先从小规模的企业做起,自己买本如何做账的书,平时有不懂也多问问前辈,多跑腿,这样做个半年左右基本就熟悉。
我之前也回答过同类问题,【财务人员常去的网站论坛有哪些?】,可以去看看。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19259405500809475
愿意学习,给你推荐一些会计学习的网站供你了解。比较知名的有中华会计网校、东奥在线会计网校、高顿会计网校、财务经理学院。
1、中国会计视野。是由财政部以财人函〔2002〕4号文批准带“中国”字样网站名字,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办,上海思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的财会专业媒体。网站面向千万会计人所需提供信息、知识和交流平台服务。通过PC端、移动手机端、纸媒、站外等多种方式全方面服务千万会计人。并吸引了一大批财会精英同行的长期活跃入驻。2、天天会计网。为财务会计提供财务管理、会计真账实操、纳税实务、会计考试和财税政策论坛版块,是会计参加考试与实务交流学习的专业论坛。
3、第一会计网。第一会计网提供财会院校库,财会公开课、会计基础、会计实务、税务实操、审计实务、初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等信息及服务。
4、中国财务总监网。一家致力于为企业CFO、财务总监、财务经理提供一流的财务培训、税务培训,致力于为财务总监、CFO、财务经理提供财税资讯财税法规等相关扩展服务的网站。
5、广州财会网(广州会计门户网站),财会好助手。含会计实务、考试培训辅导、案例分析、会计英语、Excel财务、软件应用、资料下载、政策法规等。
其他的话,业内人士经常使用的还有一些可以看看。
Coursera.org,一个国际的公开课网站,有一些来自国内外知名大学教授的会计课程。
对啊网(duia.com),针对会计基础知识、实务知识和考试相关的网上培训。
首席财务官网站。提供的信息以CFO为核心覆盖税法,绩效管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投资融资、IRO、PE、整合并购、信息财务等内容,提供多种面向个人和企业的财经金融资讯及服务。
秀财网。是专属财税人的在线学习平台,为财税人提供在线互动课程和社区圈子交流。秀财网所有课程来自一线实战大咖们的经验分享,涵盖各个行业领域;财税圈汇聚众多乐于学习追求进步渴望提升的财税从业人事,资讯分享、话题讨论、工作难题求助,在自学和互助中提升技能、成就财务职业梦想。
另外,还有一些财务人员可使用的工具,你也可以了解下。1、报销吧。发票真伪查询神器。财务最烦的是什么?整理发票。这个比较强大,一扫便知真假,支持网站和APP客户端。不仅可以一键真假发票OCR识别技术,还是一款非常强大的企业费用报销软件,报销吧App基于企业信用进行先行垫付,支持企业月结。主打费用管理,支持代报销、费用控制、费用分摊、沟通和通知、出差比价、货币汇率、自定义消费类型等功能,对接了用友、金蝶财务自动化软件,工具含有网页版、手机App客户端、企业微信版版本,基本功能免费。
2、广州地区会计人员常用网址和工具。有许多通用的工具也适合其他地区。这个网站(www.gzck.net/tool.html)有许多都是会计经常用到的工具和网址,包括广州国税办税指引、广州地税办税指引、政府部门网站、会计从业资格证管理、会计类考试、日常工具、工商年检、常用软件下载等等。
3、生成现金流量表工具。这个网站支持现金流量表生成,可以填写信息即可完成生成。(http://online.youshang.com/cfs/CashFlow/CashProfit.aspx),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一家机构的现金(包含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情形。
最后,终身学习是我们如今社会的趋势,用老话来说就是:技多不压身。如果你觉得我的整理对你有帮助,实践,是最好的掌握知识的方式。而锻炼财务思维,最好的方式是学习在这个行业沉淀多年的财务领导层思考问题与剖析业务的方式。
直播行业怎么样了?
【传媒业态类话题】
谢邀。知道网络主播这个词儿,还是在一档大型服务类交友节目上,几乎总有女性朋友如此地做自我介绍,还曾以为是乘出租车时听到的交通广播电台那种主持人。
偶尔在QQ上发现,网络直播的网络主播,也才知道个中也是别有天地。歌唱的、说笑的居多,多在宿舍里,舞蹈者、乐器者也有,显一技之长,播出时间偏夜晚。
打卡巴黎莎士比亚书店以北京时间,现场教学的,教识简谱、弹奏钢琴,教画素描、油画水彩,教肚皮舞、练瑜伽功,教腌咸菜、烹饪调酒⋯⋯大千世界,要啥有啥,先于物联网投入。
我想所谓的“流媒体”即是如此吧,在法兰西、比利时、意大利等,当地的下午几近黄昏,在公园、河畔、景点、商市,实时传播、解答问题,这样的主播特接地气。
法国国家图书馆欧洲居多,美洲也有,东南亚偶然有,如此这般的网络主播,大多结合个人现实生活状况,以直播的方式传递给一一对其关心、关注的人,也包括她们的父亲和母亲。
很辛苦,特勤奋,住郊外,租房子,乘城铁,跑学校⋯⋯有关学业专业、生活生存环境,使观者如身临其境,像导游又比一般游历更多一些家长里短,市价等价交换。
戴高乐像与埃菲尔铁塔的距离“士兵在外国就是将军;平民在外国就是大使:都像国旗一样代表整个国家。”李又然散文名篇如是说。在外国对母国网络直播的主播,因事先深入了解,则很少崇洋媚外。
央广英语主播刘欣网络直播邀约翠西·里根到中国来看看,看看才会了解认识一一于是约辩,只见问答:一问一答,有问有答;无拘无束,不卑不亢⋯⋯引起全球关注。
法兰西飞往马达加斯加的三种人你怎么看目前在线教育在国内的发展呢?
大家好!我是康哥,欢迎关注康哥说新商业,了解更多新商业知识!
在线教育伴随着5G技术的逐步成熟和今年疫情这个催化因素,2020年优势相较于线下教育会越来越明显。我本人是非常看好线上和线下门店相结合的在线教育的(OMO模式)。而纯线上模式和线下模式的弊端在今后也会越来越明显。
康哥所在的城市武汉属于中国的二线城市,而武汉向来大学众多,所以从康哥读书的时候开始,武汉大街小巷就有很多线下教育机构。那个时候可以说是线下教育的红利期,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大学,大大小小的教育培训机构如同雨后春笋般遍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再到后来“战场”又从学历教育发展到职业技术教育、兴趣爱好。可以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教育产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始终保持着欣欣向荣的趋势。但是这几年我们会发现很多原本在线下干得不错的教育机构突然走下坡路了,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并不是教育行业的问题,而是教育行业的“模式”出问题了。
首先线下教育行业模式的痛点有:
1、线下门店租金和人工成本不断提高。租金和人工成本是线下实体门店无法避免的伤痛。不管是教育行业还是其他零售行业,对于日益增加的房租和人工成本,都是怨声载道。
2、好的教育资源稀缺。很多好的老师在二三线城市稀缺。请不到好的老师就意味着招生效果大打折扣。
3、学生和家长的时间成本过高。往返在上下课路上的时间耗用太长,不管是作为学生的家长还是上班后想继续教育的上班族去来说都是较高时间成本。久而久之,很多人都没办法坚持,学习效果大打折,续费率自然而然减少。
4、上课效果打折扣。通常线下开课一个班上课的学生都不会太少,现场听课效果无法保证,互动环节和课后监测效果难以保证。
5、本地化品牌居多,全国品牌凤毛麟角。很多教育品牌在本地靠口碑做的不错,但是即使是在本省内都很难扩张更别说全国扩张。
纯线上教育模式的痛点:
1、获客成本过高。虽没有线下门店租金的问题,但是线上获客成本过高无法避免。各种渠道的广告获客展现或者点击付费,即便如此所这样带来的客户也不够精准,转化率不高,最终导致获客成本过高。
2、自主学习效率低。如果将目前的在线教育分为成人类教育和非成人类教育,那么非成人类教育的自主学习效率就非常低,毕竟孩子学习是要靠氛围和督促的。而且在线教育会出现网络延迟,或者卡顿等情况,本来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长也就在40分钟左右,在这40分钟内听课效果欠佳,那么在线教育体验感也会大打折扣。并且会无形当中增加家长监督的负担。
所以实际上,线下教育和纯线上教育模式的缺点如果能够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解决的话,那么未来的在线教育潜力是巨大的。
接下来康哥来分析下今后的线上教育的机遇和优势在哪里:
首先康哥要来解释下,教育OMO模式并非O2O模式。最本质的区别为:OMO模式关键是以提升教学效果与体验为核心,而并未OTO的通过线下门店获客,仅仅只停留在获客模式,教育行业良好的课程体验才是成功的关键。OMO要实现的是深度挖掘线上与线下的学习场景,实现标准化的流程与个性化的服务。
1、国家政策激励。国家发改委发文鼓励线上线下教育良性互动。国务院、教育部也出台了多部政策,鼓励教育行业线上线下结合,科技融入教育。规范教育行业的发展。既然是国家鼓励的,那么在税收优惠上肯定会给与很大程度的支持。
2、今年的疫情加速了OMO模式的布局。之前线下教育的不景气其实由来已久,但是本次疫情也加速了线下教育机构的改革,坚定了他们改变经营模式的决心。从2020年1月份到6月份,全国教培机构的平均破产率超过20%,其中湖北、广东、较为严重;相对于活下来的机构来而言,有大约70%的机构的上半年营收同比减少50%到100%,仅1%的机构保持营收增长。
3、5G、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支持。相比于之前的4G而言,5G数据传输条件更为稳定和快捷。例如在线直播的画面清晰度,和老师的互动更为顺畅,而通过背后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也可以更准确的挖掘学员的兴趣、薄弱点等,这样可以更为精准的为学员推送课程,转化率大幅提高。课后练习,答疑互动环节增加。
4、线下门店入口获客成本较为稳定。天然的门店获客优势和线上无法获得的体验感这是OMO的天然优势。但是通过线下导流只是在获客,而教育行业目前即使解决了获客问题,而之后教学问题才是关键。所以如何打通教学问题才是关键所在。
如何将在线教育环节优化将是未来在线教育能够继续发展的关键。
1、教案标准化。线上和线下的教案是一致的。教学内容可复制,可以用在一线城市也可用在三线城市。
2、线上教师可以通用。全国都可以通过视频在线输出优质教育培训内容和课程。可以获得高质量优质的教师资源,使边际效率最大化。
3、可以选择在线直播或者录播。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这样可以让学员有更多的选择性。
4、互动场景做到多样化。例如:管理员、题目解答老师,通过直播解答,微信解答等多种方式和学生交流产生互动。 家长也能随时知晓孩子的学习状态。
在直播学习过程中,通过视频连线可以随时和老师交流,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丰富课堂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场景以及教学内容智能化与个 性化的练习与测评,数据及时反馈到教学。
学硕与专硕有什么区别?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2020年研招预报名已于9.27日结束,推免系统隔天28日已开放。
小西指导过的几个学生早已完成推免系统内的"确认录取",其中就有保研到专硕的。之前,她还有过不短的迷茫和犹豫,也和我沟通过。我觉得保研到专硕并不影响她未来读博,反过来看毕业后工作也许更具优势。
研招网预报名后,不少同学可能刚好在迷茫,比如"学硕和专硕到底要不要改?"。毕竟,听说学硕大部分给了推免生,剩下的指标少,非常不好考。或者,又觉得自己想走科研路,2-3年的专硕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博士阶段求学。
2008年教育部决定增加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从2010年开始增加专业型硕士名额。从专硕诞生到现在,整个时间并不算长、起步较晚,这也是不少人对专硕认识有误区的原因。
2015年以后,考研人数持续增长,2019年已达到290万的历史新高,预计2020年报考人数可能超过330万人。其实,在报考人数暴涨的同时,专硕的招生人数已"悄悄地"与学硕持平,2018/2019年不少省份已超过学硕。
尽管专硕和学硕有些区别,但是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将说明了2个问题:
1.专硕社会认可度提升。
不同专业的专硕中,如法律硕士、会计硕士非常受考生们青睐。在我接触的不少HR中,他们已不再有看到简历中"专硕"就觉得不如学硕的偏见。
2.专硕越发受到考生认可。
专硕的培养侧重应用,有利于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和竞争力。比如,我之前去给学院大四学生做的考研辅导,发现不少人已下定决心报考自己理想大学的专硕。
聊完专硕的发展和变化,还是得说说专硕和学硕的区别:
1.培养方式不同。
研究生培养方案,不同学校、专业都有不小差异。但是,大体上2年制的专硕已不多,普遍和学硕采用一样的3年学制。
在课程学习、导师指导等多方面,两者没有区别,不过在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过程中专硕有安排"校外导师"(常说的"双导师制",大部分校外导师仅仅是挂个名,全程没有参与),小论文要求会低些。
2.部分专业专硕学费稍贵。
大部分专业,常见的学硕的学费是8000元/年(有规定,原则上不超过8000/年),学业奖学金8000-12000元/年(常见分三等)。专硕的学硕会稍贵2-4000元/年,同样有学业奖学金。其他,国奖奖学金、校级奖励金等也可以争取,关键是看科研成果,如论文、专利等。
不过,每个学校的政策有不同。比如让人尴尬的是,部分大学开始不给专硕提供宿舍(不好点名),比如上海这样的地方在校外租房,花费真的非常大。
3.读博求学。
不可否认,博士培养中很看重科研潜力,比如学硕在研二时选择硕博连读。专硕是否能硕博连读得看学校博士招生简章,但是走申请-考核制、统考(部分学校还有统考)的渠道肯定没问题的。
相对来说,想读博关键看小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发文章是王道),至于专硕和学硕都不是关键。我们专业很多专硕都有发表高水平的小论文,没看出比学硕差啊。甚至,不少高校2年制的专硕同样考博或转博成功,关键是看个人能力。
4.考试难度。
学硕和专硕的考研难度,得看学校的硕士招生简章,如部分专业专硕是数二、英二,难度稍微低些。不过2017年开始,随着专硕报名人数的激增,报录比反而是学硕容易些,吃惊吧!
我们常说的部分专业专硕好考没错,但是都扎堆报考,难度就提上来啦。在招生专业上,专硕和学硕也是有区别的,比如专硕的招生更具有针对性,约有40多个专业;学硕的招生专业非常广,一级学科下面还有二级学科。
另外,在考研调剂时,学硕可以调剂到专硕,专硕无法调剂学硕,也是一个不小的区别。但是,在我的观察中,985大学等名校不管学硕、专硕,根本就没指标给你调剂。
5.就业认可。
在就业认可上,小西前文也提到,如今专硕的认可度不比学硕差。其实,多去几次宣讲会,你就会发现,所谓的发表论文、研一成绩等都不是HR关心的,反而是一些参与的课题/项目可以加分。
另外,很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对于企业所在地家乡的学生认可度更高,比如我硕士毕业时求职时,江苏的企业就比较容易沟通。毕竟,回家乡后不会因为环境不适应而跳槽,增加企业的人员流动成本。
目前,几个比较热门的专硕学科:经济学(金融、税务等)、管理学(工商管理、会计等)、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法学(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等)、文学(翻译、新闻与传播等)。
听小西聊了这么多专硕和学硕的区别,你是否会选择专硕呢?最让你担忧的是哪个区别啊?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中华会计网校官网谁知道?
来啦来啦 ~ 怎么感觉像自己人发的,在打广告?
中华会计网校在网络上一搜,后面标着官网的就是哦~
大量免费资料,免费课程供大家选择哦!还有考会计小伙伴最常时间聚集的论坛,帮助大家。每天都有大量专业资料送给大家,每天回顾/掌握一些考点,不管是在上班路上还是中午休息还是想刷手机的时候都可以打开冲刺内容,利用碎片时间高效吸收高频考点,能抓一分是一分!
祝福每个看到这篇问答的人都能考试通过!梦想成真!一帆风顺!身体健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