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知乎看见不少人讨论单喆敏的财务分析课,心血来潮想试试水。毕竟我这种半路出家的财务小白,听大佬讲课总怕被忽悠。抽屉里翻出吃灰的笔记本,插上耳机点开第一节课,顺手开了番茄钟记笔记——结果刚过二十分钟,眼皮就开始打架。
一、死磕三天差点放弃
硬着头皮啃完第一周课程,笔记本上全是鬼画符。单老师讲合并报表像念经,一堆“资产减值”“商誉摊销”哐哐砸过来。最要命的是她老爱用上市公司真实案例,可那些公司名字我连听都没听过。夜里两点对着满屏数字发懵,气得差点把键盘摔了。
二、拉来俩专家当参照物
第二天干脆把市面热门的课都扒拉出来。先点开某郑姓讲师的试听课,好家伙上来直接甩Excel表格模板:“照着填数就行!”又试听清华肖星的课,这老师板书跟单喆敏完全两个画风——单老师的课件像数学试卷,肖老师居然画起了流程图。
- 单喆敏: 语速跟开二倍速似的,案例全是千亿级企业,听到第三章才反应过来她在讲制造业成本结转
- 郑X: 每十分钟喊一次“家人们这个公式必考”,发现他给的模板根本填不进我们公司数据
- 肖星: 拿火锅店举例讲折旧,听到“肥牛卷算存货”时笑喷了奶茶
三、亲自上手才见真章
翻出公司去年财报,照着三位老师的方法轮流折腾。单老师教的同业对比法确实有用,但光找可比公司就耗掉整个周末;郑老师的模板三分钟填完数,被财务总监打回来骂“现金流量表平不了”;肖星的火锅店理论反而最救命——把仓库积压的货直接套进“肥牛卷模型”,瞬间看懂呆滞库存问题。
发现个扎心真相:单喆敏的课像老火煲汤,没三五年实务经验根本尝不出鲜;速成班教的全是味精勾兑术,闻着香吃完口渴;真想学点接地气的,还是得找能把火锅底料和财务报表搅一锅的人。
现在笔记本还摊在桌上,左边是单老师写的天书笔记,右边是我画的肥牛卷库存图——果然听课跟买菜似的,不能光看广告,得亲自下锅炒两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