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咖啡馆赶稿的时候,隔壁桌俩人吵吵嚷嚷说账号被盗了,密码改了好几次都没用。我一拍大腿,这不就是典型的单靠密码不靠谱嘛赶紧把电脑里存的双因素认证测试记录翻出来整理整理。
我是怎么开始捣鼓这玩意儿的
上个月接了个外包小项目,甲方非得要求加个"两道锁",这才逼着我正经研究起来。刚开始真抓瞎,光知道要用手机收验证码,结果上网一搜,好家伙!光是认证工具就有十几种,还不算那些自带认证的大平台。
我直接薅来五台旧手机当测试机,挨个应用商店下软件。头三天就跟走迷宫似的:
- Google那个验证器装完就给我整懵了——换手机居然要重新扫二维码?备份功能藏得跟寻宝似的
- 微软家的倒是能同步,可非得绑手机号,我们测试机都没SIM卡插槽
- 某国外大牌吹得天花乱坠,结果扫码时死活对不上焦,气得我差点把手机摔了
踩坑踩出来的真香现场
折腾到第五天,朋友公司真遇上盗号了。他们用着某国内大厂的认证系统,结果黑客直接伪造员工信息把整个认证绕过去了。这下我测试更来劲了,干脆自己搭了个钓鱼网站模拟攻击。
你猜怎么着?
- 带生物识别的确实硬气,假指纹假人脸统统不好使
- 能自动刷新的动态码比短信验证码难搞十倍
- 最绝的是有个冷门软件,每次登录要拼图验证,黑客脚本直接抓瞎
有天凌晨三点突然收到报警邮件,测试用的虚拟服务器被人爆破了二十多次。爬起来一看记录乐了——带推送确认的那个系统把攻击全拦在外头,黑客连门把手都没摸着。
现在抽屉里躺着啥
测试完三十多个平台后,我现在的方案是这样搭的:
- 个人账号全交给能云同步的,换手机不用重新绑定
- 公司服务器用带自毁功能的U盾,输错三次直接锁死
- 最关键的财务系统额外加了道行为验证,异常操作直接断网
昨天把测试报告发给甲方,结果人家技术主管看完连夜打电话:"早看到你这篇就好了!去年我们用某大厂方案被撞库,赔了客户三个月会员!"
最让我意外的是,有个不到十人团队做的认证工具防钓鱼效果竟然吊打某些国际大牌。果然安全这事,真不能光看牌子大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