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可算把2018年房产税那点破事整明白了,这玩意儿坑了我仨月工资!开头纯粹是哥们儿喝酒吹牛说房市要崩,吓得我连夜翻电脑查资料。结果百度一搜满屏都是「重磅」「巨变」的标题党,点开全TM是卖理财课的广告!
翻垃圾堆似的找政策
我直接冲去税务局官网,好家伙政策文件藏得比老太太的存折还深。先下载了十几个PDF,打印机滋滋吐纸吐得都发烫。铺了满地板用荧光笔划重点,划着划着发现2018年压根没全国性新政策!就是各地小打小闹的调整,气得我把笔摔出三米远。
中介和邻居的魔幻表演
没想到更坑的在后面。小区门口绿中介拉着我说:「哥你这房明年得多交两万税!」转头菜市场碰见楼上周大妈,她又神神秘秘嘀咕:「听说了吗?二套房要充公!」。回家赶紧查本地住建局文件——
- 免征面积从60平提到70平(我房子68平白操心)
- 唯一住房交易税降了0.5%(早卖房半年亏了四万)
- 出租房原来要备案才免税(我三年没备案血亏)
当时看得我胃疼,抓起计算器按得噼啪响。合着先前被忽悠提前卖掉的学区房,光税就多交了六万八!
跟税务所老哥斗智斗勇
第二天直接杀到税务所。柜台小伙儿打着游戏头都不抬:「补税?拿五年租金流水来。」我说这上哪找,他指指墙上「诚信申报」四个大字冷笑。气得我回家翻箱倒柜,愣是从冰箱顶上扒拉出三年前的租房合同,又求爷爷告奶奶让租客补了收据。
重填申报表时发现新坑:装修折旧能抵税!当初工长给开的十万发票皱得像腌菜,会计所非说要红章。来回折腾四趟,我把发票拍所长桌上吼:「您家装修用毛笔写收据?」,这才给认了。
结果血淋淋的
拿着新税单回家,媳妇差点把锅铲甩我脸上。前年图省事全包给代账公司,连抵扣都没办。光2018年出租房这块,白送税务局三万二!现在每季度亲自跑税务所,跟工作人员混得比亲戚还熟。上周遇见当初忽悠我的中介小伙,他正挂着「金牌顾问」绶带发传单,我扭头就往他客户手里塞了张税务局的便民指南。
劝各位铁子们一句:房产税这事,查政策别看自媒体,抵税别信代账公司,更别在菜市场听政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