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那会儿
我刚当个小会计的时候,啥都不懂。公司老板扔给我一堆账本,说:“你看看这月花了多少。”我翻开一看,满眼都是数字,头都大了。
那时候我还分不清收入和支出是咋回事。老板老骂我:“你这报表乱七八糟,花钱都没数!”气得我晚上睡也睡不硬着头皮去问隔壁老王。他甩手给我一本书,说:“不懂就自己琢磨。”
从零开始捣鼓
我开始一点一点算账。先记简单的开销,比如水电费、员工工资。每笔钱都写在纸板上,贴得满墙都是。
慢慢的,我发现规律了:钱少的时候得省着花。有一次项目超支,老板逼我问原因。我翻账翻了三天,找到个地方材料浪费太多了。那会儿我立马改方案,让供应商换个便宜点的。
后来我升了点职,管个小团队。人多了更麻烦:张三报销超支,李四请假没记录。我手把手教他们记账本子,规定每件事都得有凭证。
遇到大坑咋整
最头疼的是公司扩张。钱不够,老问我:“咋借钱稳妥?”我查了半天资料,又跑去听讲座。可实操时,银行行长一忽悠,我就签了高利息的合同。
结果,还款压力大得要死。那月员工工资差点发不出来。我急得直抓头皮,想了个法子:先砍掉不重要的活动,再推迟买新电脑。
事后琢磨清楚:借钱得看长远,别冲动。我把这教训记在笔记本上,成了以后的金规铁律。
总结出实际路数
几年磨下来,我当了财务头儿。发现提升的核心就几点:
- 控制住风险:花钱前想清楚,别学我瞎借钱。
- 监控现金流动:每个月头尾都要查钱进钱出。
- 让团队一起做:别当孤胆英雄,大家一起算才靠谱。
十年熬到总监位子,回看最难是2010年经济低迷。公司缩水,我天天加班搞预算,累得晕倒过两次。可那次经历教会我:财务管理不是书本上的东西,是实实在在的硬碰硬。
说一句:提升靠的不是花架子,是跌爬滚打出来的老茧。干多了自然就懂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