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刚做完个外包项目,差点没被预算搞死。本来想着顶多十来万搞定,结果结账一看账单,嚯,直接奔着二十多万去了。气得我连夜揣着小本本去老张公司堵人——这老哥干了十五年软件外包,肯定知道这里头有啥猫腻。
一、预算超得我妈都不认识了
清早六点就把老张从被窝里薅起来,这老哥揉着眼睛直叹气:“兄弟你这就是典型的踩了软件开发的连环雷!”说着掰起手指跟我数:
- 客户拍胸脯说功能简单,结果做一半突然要加直播打赏功能,光这套交互设计就多烧了三万
- 技术栈拍脑门瞎选,图便宜用了小众框架,结果招不到人,现成组件全要自己造轮子
- 测试拖到才进场,查出来三百多个bug,程序员连夜改代码改到哭
二、专家现场教省钱
老张直接把我的预算表撕了重新写,笔尖戳着纸跟我说:“省钱不是让你当铁公鸡,得把钱花在刀刃上!”
- 功能需求必须白纸黑字锁死:拉着客户开了三小时会,把“能点赞”和“能发火箭特效”明确写成两份需求,后者加钱另算
- 技术方案用现成轮子:直播模块直接买腾讯云的SDK,比自己开发省了五万八
- 测试从第一天就蹲在开发旁边:每天下班前验收当天代码,大修bug时间从三周压缩到四天
三、真金白银试出来的经验
按新方案重新跑完项目,效果直接惊呆我:
- 开发周期从六个月缩到四个月,光团队工资就省了四万二
- 临时加需求导致的返工量为零——所有新增功能都签了补充协议
- 最意外的是维护成本:用成熟框架的模块,上线两个月就修过一次bug;自己瞎写的功能,每周都要缝缝补补
结项那天老张拍着我肩膀说:“看见没?省钱不是少花钱,而是别花冤枉钱!客户改需求可以,得加钱;技术想炫技可以,得加预算;测试偷懒更不行——你现在省下的测试费,将来迟早十倍还债!”我现在可算明白了,开发费这玩意就像煮粥,火候调料都得算准了,乱省材料只能煮出夹生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