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想到记账这事儿,我都觉得头大得要命。上次开个早餐摊,三个月下来一分钱没赚,还亏了个底朝天。原因就是记账乱糟糟,收钱花钱都没个谱儿,连房租都快交不起。我就寻思着,不能再这样混日子了,得搞个靠谱的记录办法。
第一步,我得弄清楚为啥要记账。说白了就是管好自己的钱袋子,免得稀里糊涂花了冤枉钱。我蹲在院子里琢磨了半天,翻出个破本子,开始列清单。比如卖豆浆赚的钱算收入,买面粉花的算支出,这都得清清楚楚。不然就像我上回,把借朋友的人情钱也算进去,结果账目全乱了。
第二步,选个简单的工具。别搞太复杂,我可没时间学会计软件。我就用手机上那个免费表格APP,直接打开一张空表,画成两栏:左边是“进钱”,右边是“出钱”。一开始笨手笨脚的,打字都慢,但试了几次就顺手了。关键是用熟悉的工具,坚持起来不费劲。
第三步,定下规则和节奏。这活儿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决定每天晚上打烊后,花五分钟更新一次。收入只记现金和微信红包,支出就分几类:材料费、人工费、杂费。比如买了鸡蛋就算“材料”,付了帮工的工资就算“人工”。规则别太死板,刚开始我忘记记了几次小吃钱,后来就贴张纸条在炉子旁提醒自己。
第四步,实际操作和调整。头半个月乱套了,收摊太累直接睡觉,账本空了好几页。我火大了,强迫自己不管多困,都得在睡前划拉两笔。结果发现有的支出归错了类,比如油盐钱当成“杂费”,该算“材料”。我就微调了一下,用颜色区分:红色笔记材料,蓝色笔记人工。慢慢的,养成习惯后,记账像刷牙一样自然。
第五步,坚持下去检查效果。三个月过去了,摊子居然开始见钱!翻开本子一看,收入和支出一目了然,我还能算出啥货卖得啥地方省了钱。以前动不动超支,现在每月剩个几百块,心里踏实多了。记住,规则定了别瞎改,就按这五步循环来,轻松搞定不费劲儿。
你看我这过程,从头到尾就是个新手折腾的故事。开头一团糟,结尾笑呵呵。记账不是考试,用土办法就能稳当。要是你也像我当初那样愁银子去向,试试这五步,保准少走弯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