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礼拜老王半夜给我打电话,说新厂子快被产品搞垮了。我听着他在那头拍桌子骂娘,突然想起三年前自己栽过的跟头,裤衩都赔没了的事还热乎着。行,今儿掰开揉碎跟大伙唠唠,这坑一个都别踩。
一、拍脑袋代工,肠子悔青
那会儿刚注册完公司,我揣着二十万订单美得冒泡,找代工厂恨不得当天就开机生产。中介拍胸脯说厂子有ISO认证,视频里流水线锃光瓦亮。我心想省事,连厂门都没进,直接签了合同打款。结果你猜怎么着?样品倒是光鲜,量产时塑料壳薄得像薯片,一掰就裂。冲去厂里才发现,所谓“高端生产线”早淘汰了,工人全蹲地上手工拼装!返工费比货款还贵,首批货全砸手里了。
二、偷工减料,客户跑光
第二批货换了厂,我亲自蹲车间盯。开头三天挺规矩,第四天老板笑嘻嘻递烟:“李总,这塑料粒子涨得凶,咱掺点回料不影响用。”我脑门一热居然点了头。好家伙!客户收到货刚插电就冒烟,拆开一看电路板毛刺拉手,焊点跟狗啃似的。退货电话被打爆,经销商直接拉黑我,仓库堆的瑕疵品现在还在付租金。
三、定价充大爷,裤衩赔穿
当时觉着产品牛,成本80敢卖299。广告吹得天花乱坠,结果消费者拿京东比价扭头就走。实在没招降价到99,你猜怎么着?前期买的客户组队来骂街,新客户觉着便宜没好货。仓库积压的3000台机器,当废铁30块一台清给收破烂的,算上包装运费,卖一台倒贴15块!
- 血泪教训1:别信证书!流水线必须用脚踩三遍,螺丝刀怼着模具量厚度
- 血泪教训2:别省检测钱!每批原料进仓先切碎了烧,回料掺没掺一烧就知道
- 血泪教训3:别装大尾巴狼!定价前先把竞品买回来拆碎,算不明白账就照人家对折卖
- 血泪教训4:别搞情怀绑架!消费者只认性价比,吹破天不如便宜十块钱
现在办公室挂着当年30块一台的废铁照片,逢人吹牛就指给他们看。创业这玩意儿,踩坑不丢人,同一个坑摔两次才真叫蠢。后来学乖了,新品上市前先往村里小卖部铺货,老大爷骂得越狠改动越准,去年搞的老年足浴盆就这么卖爆的。记着老哥这句话:接地气的生意,才能站着挣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