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公司账本突然想明白件事儿,得把上市公司审计那点儿门道唠明白。上回帮隔壁厂子对账差点被坑,气得我连夜查了三个月资料。
一、傻白甜阶段
去年接了个小项目,给本地那家要上市的面粉厂做咨询。他们副总搓着手问我:“审计报价单看得我眼晕,您帮着掌掌眼?”我当场拍胸脯说简单,结果打开文件就懵了——光差旅费就列了七八项,后面还跟着个"其他专业服务费"。我吃着薯片翻完三十页PDF,硬是没看懂打印机租赁费为啥要单收两千块。
二、蹲档案馆的日子
第二天直接杀到市档案馆,把最近五年所有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全拖出来。蹲在复印机旁边整三天,发现个规律:
- 资产五千万左右的本地企业,审计费普遍卡在20-30万
- 带厂房设备的制造业比互联网公司贵三成
- 但凡报表里有"生物资产"四个字(比如养猪场),费用直接翻倍
最绝的是发现某水产公司年报里夹着张手写收据——审计师居然连海鲜礼盒都算进差旅补贴!
三、券商老哥酒后吐真言
后来约了个券商哥们撸串,三瓶啤酒下肚他拍桌子大笑:“你们外行总盯着每小时单价看,关键是砍零件钱!” 原来这里面猫腻都在:
- 子公司数量按个收费,明明关联公司可以打包审计,非要拆成五个子公司
- 存货盘点故意选新疆仓库,机票食宿薅羊毛
- 去年用过的审计底稿改个日期,美其名曰"历史数据复核费"
那大哥醉醺醺比划:"就跟买菜似的,别问总价,让他把葱姜蒜分开报价!"
四、实战砍价记录
今年帮大厂X砍审计费,我带着计算器坐进会议室:
把十二页的收费清单压成三页纸,总价从170万摁到92万。财务总监出来时冲我竖大拇指:"早知道审计费也能讨价还价..."
现在看见审计合同就手痒,非得拿红笔把"不可预见费"这类模糊项全圈出来。记住朋友们,上市公司审计就是超市小票——不把每根葱的价格盯死,总价能吓死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