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对会计是一窍不通,总觉得这玩意儿高大上,离普通人太远。但这回下定了决心,想试试看能不能10天入门,毕竟工作老需要点财务知识。
头天晚上:准备工具
我翻出旧笔记本,找了根破笔,又从网上下载了个免费记账软件——没啥复杂的,就是个手机APP。接着就开始琢磨怎么搞懂基础的。
第一天:从认识钱开始
早上我翻开软件,把工资条上的数字输进去,试着分类:比如工资放进“收入”,买菜花掉的钱放进“支出”。搞了半天还记错了好几次,气得我差点摔手机。最麻烦的是区分“资产”和“负债”,我就简单想成“手里的东西”和“欠的钱”,总算记清楚了。
- 把日常花销统统记进去,一天下来发现奶茶钱居然花了两百。
- 设个“预算”功能,限制自己一周最多买三杯。
第三天:学记账规则
我看别人说会计有“借”和“贷”这东西,一开始觉得像火星文。后来我用生活例子对比:借就是“钱从我口袋出去”,贷就是“钱进我口袋”,这样一下子明白了。实操起来还是手忙脚乱,记错了一笔打车费,差点让账面不平衡。
还好软件自动提醒我差错了,我就重新核对一遍账单,慢慢磨叽到半夜才搞对。
第五天:做简单报表
软件里有个“报表生成”按钮,我一按就出了个“月度收支表”。数据像一团乱麻,我就手动整理了一下,把吃喝拉撒的大类填进去。结果一看,上个月外卖费超标两百块,吓出一身冷汗。
- 学着分“固定支出”和“变动支出”,把房租和交通算固定,其他算变动。
- 试着加总数字,发现收入和支出对不上,原来是漏记了公交卡充值。
第七天:模拟实战
我开始编故事练手:假设自己开个小卖部。进货花了500块,卖了800块,利润就是300。这样一搞,会计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就不那么吓人了。不过软件闪退过几次,数据没了,急得我直拍桌子。
第十天:总结反思
翻翻这10天的记录,我发现自己能基本看懂工资单了,还帮朋友算清了他账上的糊涂钱。关键是多犯错多复盘,软件出错就当锻炼脑力。入门后发觉会计没那么神,就是天天记小账本。
说真的,这法子简单粗暴,学起来就像玩拼图:慢慢试错,图就出来了。要是我早点开始,之前丢三落四的习惯可能早改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