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搞个市场调研的小活儿,客户催着要结果,我得从一大群用户里头抽点样本来问意见。这事儿说起来简单,一做起来就头疼,搞不好抽样方法选错了,整个数据全废掉。
一开始手忙脚乱
我先按着书本学的那套随机抽法来弄,心想“随机总公平”。找了几十个老用户名单,闭着眼瞎点人。结果抽出来一堆爱抱怨的家伙,反馈全是负面声音。客户一看就上火:“你这抽样咋这么不靠谱?咱新产品是给大众用的,你得找点普通用户的意见!”我赶紧停下,琢磨着不行,得换个路子。
试来试去找方向
接下来我翻看记录,试着用分层抽法。把用户按年纪和性别分几组,再从每组里抽相同人数。比如年轻人抽10个,中年人抽10个。操作倒是简单,直接对着表格挑人。可问题来了:我手头资料不全,有些用户信息只写了邮箱,其他信息空白。抽到一半又卡壳了,没法准确分层。
- 成本问题冒出来
- 跑去找同事聊,他给我支招说:“不如弄个系统抽法?每隔固定间隔挑一个用户。”我就试了试,结果抽出来的样本偏年轻群体,因为名单排序是年龄从低到高排的。客户一看反馈又叹气:“这结果太片面了?年轻人跟老人需求差太大,你抽样得平衡起来。”
反复折腾好几回,花了我两三天功夫,数据还没搞定。我就窝在办公室发愁:总不能瞎凑合?得结合实际场景。
最终落地选了啥
后来我一拍大腿,想通了:既然是日常用户调研,成本低又准点的才是最实用的。直接用了整群抽法:把用户按地区分组,每个城市抽一小群出来问。操作起来轻松多了:点开地图工具,分组标记,随机挑几个城市群再深入问。省时间还省钱,两天就搞完。
效果出奇反馈真实代表整体,客户看完乐坏了:“这才是咱要的数据!”我也松了口气,总结出一个点:抽样方法得看业务需求。要是赶时间、成本少,整群抽就够用;真要高精度,再回头试试分层。
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一次糗事:帮朋友做网店分析,图省事用了纯随机抽法,结果数据偏差大,产品上线后卖不动。朋友气得拉黑我一周,连微信群都踢出去。打那以后,我就养成了习惯:啥事都得实践来验证理论,不然全是纸上谈兵,活该闹笑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