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闲着没事翻炒股群聊天记录,被满屏的“元宇宙龙头”“碳中和先锋”唬得一愣一愣的。那帮人说得唾沫横飞,好像明天就能涨上天,结果扭头看见同事老王蹲楼道啃煎饼,问他怎么不跟着炒,他咧嘴一笑:“题材概念傻傻分不清,还不如省下钱加个蛋。”
一、撞上碳捕集概念亏出内伤
去年三月份,突然铺天盖地都是“碳捕集技术突破”的新闻。朋友圈里有个券商经理天天发动态,说某公司签了全球最大碳捕集订单,我盯着那红彤彤的K线图手痒,心想这风口猪都能飞。第二天开盘就冲进去买了十万块,当天还真蹭蹭涨了五个点,乐得我晚饭加了鸡腿。
结果隔了一礼拜画风突变。先是爆出来合同压根没敲定,后来挖出那公司主业是卖工业锅炉的,所谓新技术就是给锅炉加了个过滤网。股价跟坐了滑梯似的往下溜,我熬到亏两万块才割肉。查资料才搞明白,这类概念股就是借个名头讲故事,别说产品落地,连实验室数据都可能是PPT画的。
二、追宠物经济题材反被割韭菜
今年春节回老家,看见小区楼下宠物店排长队,店主说进口猫粮涨价三成还断货。我琢磨着宠物经济肯定是真需求,连夜翻出某“宠物用品龙头”的财报,看它铺天盖地打广告,直播间天天搞秒杀,一冲动又买了十五万。
持仓俩月越看越不对劲。它家最火的智能饮水机被投诉漏电,主打猫粮被扒出来是贴牌代工。有天刷短视频,偶然点进它家代工厂的直播间,发现同款猫粮价格只有它家三分之一!难怪股价死活不涨——人家赚的根本不是卖货钱,全是经销商加盟费。这种靠短期热度炒作的题材股,就跟网红奶茶店一个套路,加盟商一撤马上现原形。
三、翻垃圾财报挖出真金白银
连着栽两次跟头后彻底学乖了。上个月蹲厕所刷股票软件,瞥见某不起眼的露营装备股。点开财报差点被土味官网丑哭,但细看发现:账上现金够买下半个公司,仓库里堆的帐篷睡袋全是外贸订单,连亚马逊评论区都晒着带它家logo的产品图。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两万块,结果第二周就碰上文旅局发露营补贴政策。这回没跟风追涨,按住性子等它回调,昨天打开账户发现竟然浮盈40%。特意查了最新季度报,发现它真在扩生产线——这类题材股有实打实的业绩撑着,跟那些玩文字游戏的概念股完全两码事。
拿三个惨痛教训换来的
- 听见高大上技术名词先捂紧钱包,概念股九成九是空中楼阁
- 超市货架上找不到产品的公司直接拉黑,题材股得能摸到真实需求
- 财报里“在建工程”比“战略合作”靠谱一百倍
现在手机里还存着碳捕集那支股的走势图,绿油油的曲线像根大韭菜。老王前天又蹲楼道啃煎饼,我递了瓶矿泉水问他:“加卤蛋了没?”他鼓着腮帮子笑:“省下的钱够买两手露营股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