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本翻车史
去年搞了个小店,一开始觉得东西卖出去就能赚钱。结果月底对账直接傻眼:货卖得挺红火,账上愣是没多出一毛钱。一查开支,自己都吓一跳——仓库冷气24小时开着,包装盒订了最贵的,连打包胶带都用的进口货。
急得连夜翻账本,发现大头都在看不见的地方。光水电费就比隔壁老王店贵三倍,问他咋弄的?人家嘿嘿一笑:“空调温度调高两度,每月少开三天门,电费立减三成!”
抠门实战记录
第二天我就开始折腾了:
- 学老王拉电闸:非营业时间直接关总闸,打印机插座都不放过
- 厚着脸皮砍价:以前觉得砍价丢人,现在抓着供应商就磨:“老哥,这纸箱再便宜五毛?下次给你带条烟!”
- 全家出动盯损耗:让我媳妇天天蹲仓库点货,发现临期品立刻打折清,坏掉的菜叶子都捡出来喂邻居养的鸡
最绝的是跟超市学了一招:举着手机比价格。进调料包时跑遍三家批发市场,当场用计算器敲给供货商看:“张哥你看,李家比你每箱便宜两块四,但这箱子上次破了两袋...要不你每箱让两块?破损我自己担!”那老板脸都绿了还是签了字。
意外收获
抠搜三个月后出怪事了:店里流水少了10%,利润反涨了20%!把账本收支画成柱状图才看懂:以前成本那根柱子比销售额还高,现在虽然销售柱子矮了点,成本柱子缩得更狠,中间空出来的部分全是真金白银。
上个月更离谱:某个爆款临时断货,客流量降了三成。换以前早该哭了,结果月底盘账发现净利润没怎么跌——成本早被我砍到脚脖子,少卖点货反而省了仓储费。
现在记账本首页就贴着一行大字:“钱是挣出来的,更是省出来的”。上周听说同行搞直播烧了五万买流量,我喝着三块五一瓶的矿泉水直摇头:先把仓库那盏长明灯关了再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