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事儿可真有意思。记得去年秋天,我接到一家制造业老板的电话,直接唠嗑着说:"老师傅,咱厂子里那堆旧机器搁那儿吃灰好几年了,现金流都快断片儿喽,得赶紧盘活呀!"我一听,心里就嘀咕,这不就是资产睡大觉嘛得让它们动起来换钱。
一开整,先实地调研
我先拉上助理,直奔他们厂子。工厂在郊区,那机器旧得跟古董似的,堆得满车间都是。我上手就开干:挨个盘点每个角落的设备,记在本本上哪些能用、哪些报废。忙活了三天三夜,腰都酸了,但总归理清楚了清单。
- 能转的机床还有50多台。
- 废铁料堆得跟小山似的。
- 仓库里一堆库存件。
老板急得直搓手:"这玩意儿咋换钱?卖二手都不值几个铜板!"我一拍脑门,想到资产证券化那套法子——通俗讲,就是把这些破铜烂铁打包成能分着卖的小份儿。
动手打包资产
我赶紧摇人找帮手。先把资产评估师叫来,现场给这些破烂儿估了个价。机器值不值钱?得分级别。我亲自盯梢,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分堆儿:值钱的单独放一堆,破的另放一堆,省得买家挑刺儿。折腾一周,整出三个包儿:
- A包:能转的机床,包成5份小票。
- B包:废料和库存,打成碎块儿卖。
- C包:剩余边角料,凑一起当添头。
过程可一点不轻松,有回打包失误,一个机床差点儿散架,害得我半夜加班修整。团队里的小年轻还抱怨:"整这堆破烂儿值当吗?"我直接吼过去:"别叽歪,干活儿!"
找人买小份儿
接着就拉投资方。我跑遍本地投资人饭局,嘴皮子磨破,说"你们买这玩意儿就入股,分分钟能转手换钱!"开头没人搭理,嫌东西太破。我急眼了,干脆整了个小册子,印照片晒好处,到处分发。熬了半个月,总算拉来五六个小老板感兴趣。
- 有的买了A包小份儿。
- 有的掏钱抓C包当捡漏。
一笔交易是在路边摊谈成的,投资人边吃烤串儿边签约。场面逗得我哈哈大笑——这钱来得也太接地气了。
搞定后大家乐开花
钱一到账,整个厂子沸腾了。工人工资都发了,老板乐得请我吃饭,席上直敬酒:"老哥,你可帮大忙了!"我一看账本,盘活近百万现金,资产全动起来了。回家路上,我边蹬自行车边想:这法子管用,但真得耐得住性子磨。
现在回头琢磨,那阵子折腾得掉层皮,但教会企业把小东西玩转,值了。下回再遇类似事儿,我保准儿跑得更顺溜——实战出真知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