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整理书柜翻出一堆银行考试资料,突然想起好多新人在问科目重要性的事儿。这事我可太有发言权了,当年备考踩的坑现在膝盖还疼。
一、报名时犯的傻
抓着报考指南当宝典,看啥科目都像重点。银行考试六门课,《个人理财》《公司信贷》啥的看得我眼晕。同事老张神秘兮兮递小抄:"法规基础+个人理财保平安!"当时还笑他投机取巧,结果自己头铁选了《风险管理》加《个人贷款》——好家伙直接掉进马里亚纳海沟。
二、教材现原形
扛着五斤重的教材回工位,部门主任斜眼瞟我:"哟,准备当全能战士?"翻开《银行管理》第三章就傻眼,那些资本充足率公式跟蜘蛛网似的。反观邻座妹子专攻《法律法规》,天天拿红笔划重点:"存款保险50万""反洗钱三大义务",连吃午饭都在背。
三、考场现形记
- 考《风险管理》时手心直冒汗,考卷第三页的计算题直接空着
- 《公司信贷》十五道多选题全选C
- 出来看见隔壁姑娘哼着歌交卷,人家考的是《个人理财》
成绩出来那周都不敢看工作群:《法规》61分踩线过,《风险管理》48分直接扑街。
四、血泪换的真经
补考时学乖了,专攻三件事: 1. 抓核心法规:人行监管条例抄成便签贴满工位
二进考场简直开挂,《个人理财》计算题十分钟搞定,《法规》多选题考的全是上周背的处罚条例。
五、职场现形记
现在带新人做理财咨询,《个人理财》知识天天在用。上周客户问"信托财产独立性",当场背出《法规》教材原话,客户直接签单。再看当年啃《风险管理》的笔记?垫桌脚三年了。
前天新人小吴还问我报哪门,直接把补考费收据拍他桌上:"信邪就挑《法规》+《理财》,不信邪的——姐这儿有《公司信贷》绝版笔记免费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