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项目数据时,我一直搞不懂单位代码是啥玩意儿,弄得表格乱成一团。起因是做销售报表,同事发来一堆数字,旁边都带了个像A1、B2这样的代码,我完全摸不着头脑,只能瞎猜。
从零开始摸索
刚开始,我心里特急,心想这不会是啥天书?于是坐电脑前猛搜资料,但搜索结果太乱了,满屏专业术语看得我头晕。我想着这不行,得找人问问。跑去问老李同事,他笑着摇头说:"你这新手也太实诚了,单位代码就是个基础编号,跟邮政编码差不多。" 他随手拿来一份旧文档翻给我看,指着个例子说:"A代表采购部,B是销售部,后面数字是小部门,简单着咧。"
可我还是半信半疑,觉得这太抽象了。回家后,我翻出自己工作本开始瞎试:找个小项目数据,手动写了个表格,第一列放员工名单,第二列标成A1、B2啥的。结果,我一算总数,发现B2部门的数据合不上,多出了好几笔开销。
- 第一步: 我试着把A1改成采购部,但老漏掉小数部门。
- 第二步: 重新列清单,拿笔挨个划掉错误代码。
- 第三步: 弄了个小程序模拟测试,把单位代码输入进去,看输出结果对得上不。
中间搞砸了好几次:程序报错,系统弹窗提示我输入无效,气得我差点砸键盘。后来又花时间改代码逻辑,慢慢调参数。
突破难点后的成果
反复折腾几天,我终于摸清了规律。单位代码就是个分级编号,像门牌号一样层层分工——前面字母指大类(比如采购、销售),后面数字细分部门(比如1代表一组、2代表二组)。用在项目里好处太大了:分类快,查找也贼方便。比如我之前搞错的B2部门,原来是销售二组的数据,因为漏了"组"字,才合不上账。
我把整篇实践记录敲成电子版,加了个小例子教新手们少走弯路:别死记硬背,从实操中慢慢理解,把代码对应到真实部门就好上手了。现在翻看笔记本,那些乱涂乱画的痕迹都让我乐呵呵的——笨人法子也管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