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帮朋友公司做财务体检,翻账本时发现个吓人的事儿——这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价格比市场价高50%,供货商居然是他小舅子开的厂!供应商名字还藏着掖着,叫什么“诚信材料商行”,差点没看出来。
一、踩坑踩到脚底心
当时就跟朋友拍桌子:“你这账做得像打补丁!”月底盘库更离谱,库房堆着发霉的包装箱,系统里显示二十多万库存。财务小姑娘支支吾吾说,这是关联公司抵债塞过来的。好家伙,自家公司变垃圾回收站了。
二、实操踩刹车
我立马干了三件事:
- 把付款流程改线上:每笔付款跳三次弹窗警告,会计现在付款点鼠标点到手酸
- 装监控软件盯流水:供应商名字带“金”“鑫”“福”字的全打红灯
- 把采购合同摊桌上审:连保洁阿姨都知道老板表弟的公司报价虚高
结果第二周业务经理就跳脚了:“流程卡死我怎么冲业绩!”我直接把监控系统界面怼他脸上——上个月他经手的三笔业务款,前脚付出去,后脚就转到同一家棋牌室账户。
三、血泪教训放桌面
整改到第三周税务突然上门。财务总监吓得腿软,原来被关联方拖累着做了阴阳合同,罚单开出来吓得人直哆嗦:两年赚的还不够填罚款,公司账户直接冻结。老板红着眼眶跟我关联公司借的一百多万现在连人影都找不到。
现在朋友公司搞了个土办法:
- 所有供应商上墙公示,老板亲戚单独标红星
- 采购价比市场价高10%就报警(字面意义的警铃)
- 财务部抽屉里常备速效救心丸
昨天老板在电梯里叹气:“以前总觉得肥水不流外人田,现在才明白这哪是肥水,是往自家里埋炸药包!”我看着他们新换的防弹玻璃门,突然理解什么叫真实的代价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