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刷手机突然看见个税起征点可能调高的消息,激动得差点从沙发上蹦起来!赶紧翻开电脑查税务局官网,结果公告栏里安安静静,连个标点符号都没变。不死心又去搜了一圈财经新闻,好家伙,全是“专家建议”“网友呼吁”,实际政策压根没动过。得,白兴奋一场,3500还是那个3500。
干脆自己动手算算账
反正都打开工资条了,心一横打开Excel,把今年累计工资和五险一金数一个个敲进去。手指头戳着计算器:
- 第一步:总收入减掉每月扣的社保公积金,算出今年真正拿来交税的钱;
- 第二步:按税率表分段切,哪部分该按3%算,哪部分跳进10%那档;
- 第三步:每月已经预缴的税加起来,看看到底是多扣了还是少扣了。
算到一半发现今年工资涨了点,心里直打鼓,生怕要补税。捏着计算器把一位数按出来——居然比去年少交了两百多块!
翻出去年数据比一比
从网盘里扒拉出去年的报税表,两屏数据左右排开。眼珠子来来回回扫:五险一金基数调高了点,相当于税前多扣了点;年总收入虽然涨了八千,但累计计税把收入“摊得更薄”,加上税率跳档的时间推后了半个月。结果就是涨了工资反而少缴税,感觉跟捡了钱似的。
划重点: 政策没动是真的,但工资结构变一点、社保基数调一调,税就可能从你指头缝里漏出来点。闹心查政策不如亲手算一遍工资条,该交还得交,但搞不好有意外惊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