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买习题集时的懵逼
我一开始备考会计证的时候,脑袋都大了。去年想跳槽换个安稳点的工作,结果招聘广告上写着必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我就傻乎乎去书店挑书,随便买了一本习题集,看着厚厚一本,还花了100多块钱。回家后,一翻开就傻眼了,全是密密麻麻的字儿,一点头绪都没有。那会儿,我还以为能一天刷完十页,谁知道一页都啃不动,急得我晚上都失眠了。
动手练习的过程
我琢磨着不能光愣着,得硬着头皮上。先把习题集分成三大块:会计基础、法规政策和实务操作。从会计基础下手,每天只练十道题,错了就用红笔画出来。发现错了再翻回前面的理论部分看个三五遍,然后重新做一遍。坚持了俩星期,渐渐顺手了,错题少了点,但速度还是慢得像蜗牛。
- 挑重点章节:习题集前面不是有目录嘛我专门找那些标着“高频考点”的章节先练,这样省了不少瞎折腾。
- 限时做题:买了个闹钟,每次设个30分钟,模拟考试的感觉。逼着自己快速答,练多了反应就快起来了。
- 错题本子:买了本小本本,把每次错的题号、错误原因都记下来,隔几天再看一遍,重复犯错就少了。
遇到的坑和解决办法
中间掉过不少坑,比如一开始没方向,练到法规政策那儿,整页都是法律条文,读得我眼冒金星,还犯困。有次连错了三题,气得我把书扔地上了。后来想了个招,和论坛上考过的兄弟聊天,人家说别死磕,先拿实务操作练手,容易上手又能找回信心。我照做了,果然精神多了。还发现习题集的答案部分经常写得太简略,搞不懂时,我就用手机拍题问朋友,省得浪费时间去猜。
的效果和小窍门
整个备考过程磕磕绊绊折腾了三个月,还是顺利拿证了。我的经验是习题集不是乱刷的机器,得动脑用。比如,考前一周只回顾错题本,新题不练;考试前夜别死熬,睡个大觉比啥都管用。这样搞完,分数还超出预期。现在回想起来,少走弯路的关键就三点:
- 别贪多:一天搞定十道题比刷五十道有效,多花点时间分析错误。
- 善用目录:重点章节优先,节约精力在刀刃上。
- 动手抄记:错题本子别偷懒,写写画画记得牢。
这趟下来,我才明白习题集就是个工具,会用才少吃苦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