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折腾的经历,就是怎么在写分享内容时加上具体数字来让人更容易相信我。这东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真不容易,但结果还是挺有意思的。
1. 为什么我突然想到试这个?
事情是这样的,上周我写了一篇分享日常省钱的帖子,发出去后看评论,有好几个人说我讲得太虚了,觉得我在吹牛。比如我说“少吃外卖能省钱”,人家直接怼:“省多少?一点没说清楚,忽悠谁?”
这下子我心里直冒火,但又觉得人家说得对。以前我老是用抽象词儿,比如“几招省钱”或“很快见效”,都没啥说服力。我寻思着,那些大V博主为啥总用“3天瘦5斤”或“5招搞定拖延症”?肯定有用!
当天晚上,我翻箱倒柜地找来旧笔记本,扒拉出以前写的烂稿子,真发现一问题:99%的内容都没数字,干巴巴的。我一拍大腿,决定立马改,就从明天开始加数字试试看。
2. 怎么一步一步加数字的实践过程
我得实操起来,不玩虚的。早上起来,我泡了杯咖啡,打开电脑重新改那篇省钱帖子。开头我本来写:“用我的法子,日常花销能少不少。”
我二话不说,给它改成:“试用我的3招省钱法,两周内我就从一天花100块降到一天花50块。”
改到这里,我停了停,仔细琢磨:这数字是从哪儿来的?我那两周真干过这事儿,有记账本为证,花了点时间算清楚花销变化。
文章中间部分本来列了几点建议,比如“做饭比外卖便宜”、“购物货比三家”。
- 第一招:自己做饭,省下80%外卖钱(我算过,过去一个月,每天一顿外卖30块,自己做饭10块搞定)。
- 第二招:购物前翻APP查价,比出5次低价就买(这数儿是我真数出来的,每次购物前试了20多个APP)。
- 第三招:每周只逛1次超市,别瞎溜达(坚持了3周,冲动消费少了70%)。
改完这坨,我累得不行,但还没完。结尾我加了个“坚持这3招别超过2周,保准省钱见效。”
整个过程像挖坑,动词连串用:我扒拉、我改成、我算过、我坚持了。
3. 试了后的效果和学到啥
第二天发新帖子,评论区变了!有好几个人点赞说:“老哥实诚,有数字看着靠谱点。”还有人问:“那3招里的第2招具体咋操作?我也试试。”
不过也有吐槽的,比如有人说:“省50块?瞎扯,我试了没省那么多。”我一看,赶紧回应,解释我那是自己经历,不是万能答案。
这事儿让我明白:加数字真管用,但不是万能的。像我用了2周时间摸索这些法子,关键是真实敢写。下次分享,我铁定还这么干,免得被骂忽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