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翻会计基础题的时候又被坑了,气得我直拍桌子。上次模拟考错了七八道,这回专门盯着易错点复习,结果还是踩了雷。干脆把笔记本掏出来从头捋,看看这些破题到底玩什么花样。
一、先从最麻的会计原则下手
上次做到这题直接懵圈:「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干嘛」选项里又是计提减值又是不高估收益的,看得我满脑门问号。翻书才发现这祖宗只管记账成本——东西买来多少钱就记多少钱。跌价了?那是后面减值的事儿!顺手在便签纸写了个大红字:“历史成本=入账价,其他别往这塞!” 粘在显示器边框上,做题时瞄一眼就避坑。
二、凭证分类差点让我裂开
原始凭证分类简直反人类!做到「差旅费报销单算啥凭证」这题,手一抖选了累计凭证。结果翻实务题才醒过神:这玩意儿一次填完就完事,跟领料单那种分多次登记的根本不是一挂。气得我把练习册摔桌上骂街:“出题的能不能说人话!”后来干脆拿外卖单当例子——点一次餐开一张票,这就叫一次凭证,终于记死了。
三、现金短缺的坑摔得最惨
出纳赔钱这题错了三次!题干说“盘点少200块由出纳负责”,我总惯性写“管理费用”。直到看真题解析才捅破窗户纸:个人赔钱根本不算公司支出!会计分录用红笔改了两遍:借方写“其他应收款-出纳老王”,贷方写“库存现金”。这回用便签画了个钞票被手抓走的简笔画,旁边标注“赔钱≠费用”,贴键盘上天天看。
四、利得和收入总算分清楚了
之前总把卖旧电脑的钱当收入记账。今天翻易错题集才被点醒:日常卖货才是收入,处理破电脑属于天上掉馅饼!直接在错题本画了对比表:左边画商铺天天卖货(收入),右边画偶尔卖二手(利得)。底下用马克笔涂了一行字:“天天干=收入,撞大运=利得”,丑是丑了点,管用就行。
整理的血泪经验
- 死磕真题挖坑点:直接翻近年考卷,把踩坑率高的题剪下来贴一页
- 便签大法好:显示器边框贴满关键词,做题时晃眼就能救命
- 用生活例子替代术语:“租赁负债”记成“房租白条”,“商誉”当“店铺口碑价”
会计考试就跟扫雷似的,但炸过几次就知道埋雷套路了。这两天整理完易错点,模拟考终于只错两道。要是你也总在基础题翻车,千万把真题当寻宝图——陷阱都标在里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