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自家小公司要找个会计公司,这事儿折腾得我够呛。起初傻乎乎上网搜了家广告打得特响的,结果钱交完客服直接变哑巴,账做得跟草稿纸似的。气得我连夜翻合同——违约条款比蚊子腿还细!硬着头皮扛了仨月,实在扛不住,索性掀桌子重新找。
一、动手筛第一轮
这回学乖了,先列了个死亡清单:但凡客服电话超过5分钟接不通的(实测三家,有家让我听钢琴曲足足8分钟)、合同里藏着“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的(直接撕了当废纸)、拍胸脯说能100%避税的(一听就是坑,税务局他家开的?)。光是这一轮就干掉了二十多家,真够离谱。
二、肉身跑现场探虚实
筛剩五家,我拎着包就上人家办公室蹲点去了。第一家跟菜市场似的,会计边对账边跟客户吵架;第二家倒安静,可秃头老板自己按计算器算工资——合着全公司就他一个干活的?!第三家有意思,前台姑娘见我就塞宣传册,册子上印的“王牌会计师”照片,本人正坐我对面啃煎饼果子...
- 关键发现:工位堆的凭证厚度暴露真相!有家公司吹服务300+客户,结果墙角凭证盒就垒了七八层,我数了数连50盒都不到。
- 死亡提问:“上月代账费开票内容写的” 当场问懵两家财务——自家账都稀里糊涂,还敢接别人家的?
三、终极实战钓鱼
祭出杀手锏:假装要注册新公司。跟入围的两家说要办食品经营许可证,A公司张嘴就要五千“加急疏通费”,B公司老会计直接拍出市场监管局电话:“您自己打过去,问问收不收这钱?”第二天直接跟B签了约。现在合作两年多,连税务局查账都夸凭证理得清楚——要的就是这效果!
血泪
- 嘴皮子吹破天不如翻凭证盒(看真实业务量)
- 敢让客户直接联系官方的才是真硬气(没猫腻)
- 见面先问“你家自己账谁做的”(专治吹牛逼)
- 合同违约条款必须白纸黑字写赔偿(手写补充都行)
- 超过三次换对接人的赶紧跑(铁定内部混乱)
对了,上个月税务局来人查账,我提前半小时通知会计公司。人家派了个小姑娘抱着三箱资料坐我对面,税官问啥她秒答,连2019年的运输票根都能掏出来——当时就想给这服务加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