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招聘网站老看见啥劳务派遣岗,正好刷到个离家挺近的行政助理活,写着“世界500强”“办公室环境”,待遇看着还行就投了。谁知道,这经历差点没把我折腾死。
第一步:稀里糊涂进大厂
接到面试电话时对方张口就是“XX(某大厂名字)外包岗”,我当时就懵圈了。不过想着能进大厂瞅瞅也行,硬着头皮去了。好家伙!面试直接在大厂内部办公区小会议室,工位一排排贼亮堂,茶水间还有免费咖啡机,当时心里美滋滋,感觉“哎哟这不跟正式工一样嘛”。面试我的是个挺和善的姐,聊得挺当场就给了口头Offer,我心里石头落地了。
结果签合同那天傻眼了。给我发合同的压根不是大厂!抬头写着一个完全没听过的“XX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我赶紧问那姐:“我这工牌是不是印大厂LOGO?”人家特直白:“,我们是外包公司,你合同跟我们签,在大厂那边干活,工号跟他们不一样,系统权限…看甲方开放程度。” 行,冲着能坐大厂办公室,我捏着鼻子签了。
第二步:活儿一样,待遇天上地下
真上班了才发现猫腻大了去了!
- 坐边上,隔条银河系:我跟大厂正式员工座位就隔条过道,活儿也一样,帮同一个部门老大整理报表、排会议、跑流程。可人家内部系统我压根打不开权限,每次要数据都得低声下气求正式工同事帮忙查,感觉自个儿像个二等公民。
- 发钱抠抠搜搜:到了月底,我工资是外包公司发的,数字挺“标准”;隔壁桌同期进的大厂妹子悄咪咪给我看她的工资条,直接把我整破防了——人家基础工资比我高一大截,还有啥“绩效补贴”“餐补通信补”,七七八八加起来比我多出快一半!问领导为啥干一样活钱差这么多?领导两手一摊:“这得看甲方公司政策,我们是按合同付薪的。”
- 福利?想多了:大厂茶水间免费零食饮料随便拿,健身房、年度体检、节日礼盒?呵,统统没我这个派遣工的份儿!他们部门搞团建聚餐,组织者在群里@所有人,“抱歉忘说了,派遣同事费用得自己掏哈”。当时那个尴尬,恨不得钻地缝。
第三步:锅从天降没商量
最坑爹的来了!有次项目材料出错了,是大厂那边给的数据源有问题。结果追责下来,正式员工那头屁事没有,锅直接甩到我们这边:“外包团队流程操作失误”。我们带队的组长(也是外包公司的人)急吼吼把我叫去,要我“配合说明情况”,话里话外暗示这责任得我们背!合着好事轮不到,背锅顶雷我们冲前头?气得我肝儿疼!
更寒心的是后来部门架构调整,几个“编制”紧张的岗要压缩。礼拜一早上我们仨派遣工刚坐下,部门助理直接走过来,冷冰冰地:“你们收拾下私人物品,今天起不用在这边办公了,后续外包公司会联系你们。”连个道别机会都没给,大厂员工系统账号瞬间停掉,昨天还一起点奶茶的同事群,“唰”一声把我踢出来了。速度快得跟闹着玩儿似的。
后记:阴差阳错居然上岸了
本来以为倒大霉了,结果因为这几个月表现还行,外包公司把我推荐给了另一家合作单位,是个正经国企的支撑岗位,居然还是直接和国企签正式合同!五险一金按实缴,年假、福利跟其他员工一样不落下。
经历这一遭总算整明白了:劳务派遣说白了就是“人不是我的,但活儿是我的”。公司找外包公司“租”人来干活,省心省钱还不用担责任。对你来说,身份是人家外包公司的,派哪干活、干啥、啥时候走人都被捏得死死的。正式工?那才是亲生的!钱多、稳定、有归属感,出了事公司还得护犊子。 要不是我运气好阴差阳错“转正”了,怕是现在还在外包圈里打转背黑锅!你说派遣这玩意儿,懂了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