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开晨会,老板突然点名问我能不能搞个行业趋势分析。我当时拍脑门想着这不就查查资料的事儿嘛结果差点把自己埋坑里。
第一步:拍脑袋定方向
老板刚说完“电商直播带货是风口”,我立马吭哧吭哧扒了三天某平台带货数据。熬到半夜两点整出二十页PPT,第二天兴冲冲怼到老板面前。他翻了三页突然皱眉:“你分析的是化妆品赛道?我们明明是做工业零配件的!”——好家伙,坑一:听风就是雨,没搞清自家地盘就瞎扑腾。
第二步:乱捡信息当宝贝
不甘心!转头又搜“工业品趋势”,看到个号称行业白皮书的数据报告直接下载。花了500块买完整版,照着里面“智能制造需求暴涨30%”的结论改报告。交上去第三天,采购部老张敲我桌子:“兄弟,这报告去年就过期了,你引用的供应商早倒闭”——啪!坑二:贪便宜捡二手数据,脸都丢光了。
第三步:被数字忽悠瘸了
学乖了跑去查官网行业年鉴。盯着“智能工厂渗透率达25%”的结论猛拍大腿,立马写方案建议公司all in智能生产线。结果财务总监冷笑:“25%是华东地区均值,咱们西南客户连10%都不到!你这方案够买两台设备吗?”——当场想掐人中!坑三:平均数当圣旨,不看自家客户的实际位置。
第四步:闭门造车做报告
憋着气蹲小会议室搞“精准分析”。从销售部要了客户名单,从客服部扒了投诉记录,熬到嘴角起泡写了三十页改进建议。老板看完只问了一句:“你跟经销商老王聊过没?”——我真没聊。当天下午硬着头皮去老王仓库,他边嗑瓜子边乐:“你们分析的滞销款?我这儿月月卖断货!”坑四光速现身:窝在办公室搞分析,不如去现场闻闻机油味。
第五步:把结论当终点站
总算弄出份接地气的报告,全组鼓掌通过。刚想喘口气,老板把报告往桌上一拍:“所以下季度砍哪条生产线?新品研发预算砍多少?”我当场卡壳——血泪坑五:分析报告写得再漂亮,落不了地就是废纸!逼着研发部老李蹲车间三天,才凑出能执行的调整方案。
现在这报告改到第五版,封皮都被摸出包浆了。但老板今早居然冲我竖了大拇指!回头看看这半个月踩的坑:
- 方向歪了比不做更可怕——现在接任务先问三遍“到底要解决啥”
- 路边数据不如自家账本——销售部聊天记录比行业报告靠谱
- 平均数会杀人——给财务看数据前先按区域拆八遍
- 办公室养不出明白人——每周二雷打不动泡在经销商仓库
- 不能执行的结论是耍流氓——现在我写报告一页必带行动计划表
刚看见新来的实习生又在查“十大趋势关键词”,我默默把这份踩坑记录甩进了工作群。这哪是趋势分析,根本是荒野求生活教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