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被公司裁员后,我在家躺了整整两个月。有天刷招聘软件,看到好几个财务主管岗位都写着"CMA优先",连猎头打电话开口就问:"你有管理会计证书吗?" 我一拍大腿,这不就是老天爷给我指路吗!
一冲动报名咬碎牙
当天就查了CMA培训机构,好家伙培训费+考试费直接干掉我两个月失业金。半夜翻来覆去想着那些招聘启事,心一横刷了信用卡。等教材寄到家我傻眼了——两本砖头厚的全英文教材,光成本管理那本就有600多页,第一章的公式长得像摩斯密码。
硬着头皮啃书的日常是这样的:
- 早上六点起来背专业术语,risk和opportunity念了二十遍还是混
- 午休时在星巴克刷题,旁边小孩踢我椅子都没感觉
- 半夜梦见自己在算弹性预算差额,惊醒发现抓着计算器睡觉
考试现场差点崩溃
第一次进考场手心全是汗。4小时机考做到后面,屏幕上跳出道情景题要我调预算方案,当时脑子里全是浆糊。手抖着选了答案,交卷时后背都湿透了。等成绩那半个月,手机一响就心惊肉跳。
结果考了360分(及格线360),看到邮件时差点把泡面碗扣键盘上——这及格线卡得比公司KPI还精准。
找工作发现残酷真相
拿到证书立刻更新所有求职平台。开头确实有HR主动找,但聊到全是这些话术:
- "您证书很加分,不过我们更看重制造业成本经验"
- "CMA确实厉害,但您上家公司不是互联网行业?"
- "证书只是参考,实际要看业务理解能力"
最气人的是某次终面,财务总监翻着我证书复印件笑着说:"我们去年招的CMA现在在跑报销流程,你要来也得从基础岗做起。"
转机来得猝不及防
正当我准备把证书塞床底时,接到个初创公司面试。老板看完简历直接问:"你CMA里学的滚动预算能落地吗?我们现在预测全靠拍脑袋。" 我赶紧翻出备考笔记,当场画了张十二周期现金预测表。
入职三个月后和同事吃火锅才听说:
- 老板前公司被空降的CFO用CMA那套整垮过
- 面我的时候他桌上就摆着《战略成本管理》教材
- 全公司就我一个持证人员,工资还没销售主管高
现在天天在厂区追着生产总监要成本数据,上次他边跑边喊:"你那套P什么V公式比海关报关单还难填!" 我抱着凭证本站在原地,突然理解为什么考场上那道情景题要设360分及格线——多1分都是浪费生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