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决定考研法学的时候
那天晚上,我坐在电脑前,刷着考研论坛,突然一拍大腿说,“搞法学考研,听起来挺牛气的!”我是个比较稳当的人,平时就喜欢记录自己干的事,于是掏出小本本就写下了“开搞法学”四个字。
我查了一堆资料,发现法学考研考的东西贼多,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还有那些什么理论课。我还天真地想,“不就是背书嘛能有多难?”于是先从宪法入手,打开书就狂翻页,可没过两天,我就发现这玩意儿像天书一样,各种条款堆在一起,看得我头大。
为了搞明白难度,我干脆把每天的时间都泡在图书馆,拿着那些教材来来回回看。结果,越看越犯困,那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点,第二天就忘得精光。
分析科目难点的实战过程
我这个人较真儿,非得挖出问题在哪,于是就开始一个个科目来磨蹭。民法这块最难搞,因为内容又碎又杂,每个案例都牵出十几个知识点。
我记下每个科目的大小细节:
- 刑法:听着吓人,但背点基本罪就行,可做题时老是跟其他科目串着考。
- 法理学:满篇理论话,光读就晕乎乎,更别提得分了。
- 宪法:看着简单,但一考细节就抓瞎,像选举制度这种小点。
分析了一星期,我发现所有科目都一个德行:知识点太多太零碎,根本吃不消。我还试着把难点写成贴纸贴在墙上,可没过几天,那墙都成乱麻了。
最糟的是,刷了些往年真题后,我发现考卷专门找那些冷门地方挖坑,搞得我抓狂拍桌子。
尝试复习方法的折腾阶段
为了不瞎搞,我开始换法子试水。先是纯背书:整本教材从头撸到尾,结果累成狗还啥都没记住。
我改成题海战术:打印了一堆真题卷子,坐下来就刷刷刷。可做完几套,我数了数错题,多得我一脸懵,那些刑法概念一串联就出错。
后来我翻贴找了个牛人经验,搞了个“框架复习法”——先把大框架画出来,再往里面填细节。这回效果还行,但框架画得太大,实际考试时还是填不满。
折腾了小一月,我也没见分数有啥提升,分数线就在那儿悬着,让我急得直蹦跶。
发现最容易拿分的复习路子
被逼急了,我灵机一动想:“干嘛不专挑那些得分点搞?”我翻出过去五年的真题卷子,一张张摊开研究,把每科出现的频率高的知识点圈出来。
重点来了:我发现像刑法里的基本罪名和宪法里的主要制度,几乎每张卷子都考,而且题型固定。
于是我调整策略:
- 只抓那些常考的热点知识点,省掉杂七杂八的。
- 每天只刷一两道真题,边做边回顾错题。
- 考前一周,我还做了个小卡片,只写易得分项天天瞅。
这样搞下来,复习一下子轻松多了,分数也蹭蹭往上走。
成果和现在的状态
坚持了两个月,最终考试那天,我信心满满冲进考场,结果题目都在我划的那圈考点里。出成绩后一看,每科得分都不赖,总分轻松过了线。
现在回想起来,关键是别贪多,只要死扣那些常考的热点,分数就稳当往上走。我也把这份记录存时不时翻出来提醒自己:复习也得聪明点。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大伙儿试试看,保准让你少走弯路多拿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