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礼拜碰到个挺逗的事,我那个开麻辣烫店的朋友老张突然打电话来,开口就是:"哥,我这两家新店要黄了!" 我赶紧问咋回事,结果他倒豆子似的抱怨:"现在管三家店就跟走钢丝似的,新店要加烧烤,我天天被厨师长堵着买烤炉;老店说汤底配方被新来的学徒泄露了,采购那边报上来的账我都看不懂——三家店的土豆价格能差出两块钱!"
我当时就乐了:"你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事业部制翻车现场么?" 老张在那头一愣:"啥制?"
被逼出来的分家饭
去年我就见过他这毛病苗头。当时他只有总店,二十几张桌子忙得脚打后脑勺。有次我去店里,正撞见拉面师傅扯着采购吼:"让你买高筋面粉咋弄成中筋的?这面条都成面疙瘩了!" 转头收银小妹又跟外卖员吵吵:"三号桌的肥牛你都送错三次了!"老张蹲后厨削土豆,抬头跟我苦笑:"现在每天光劝架就得俩钟头。"
结果今年这老兄脑子一热,咣当砸钱开了两家分店。上周我去新店吃饭,亲眼看见后厨乱成一锅粥——烧烤师傅举着铁签追店长:"菜单上十种烤串就给我五个炉子?" 店长抹着汗打电话请示老张,老张在电话里吼:"先把库存的五香粉给炒菜组!什么?烧烤组说那是他们的?你让他找我!"
这时候我才拍着桌子跟他说:- 老店麻辣烫就是餐饮事业部
- 新店烧烤摊算第二个事业部
- 你那个中央厨房干脆改成供应链事业部
每个事业部自己管采购、后厨、人员,赚了赔了都算自己账上。你老张就从削土豆的变成拍板的——谁家汤底研发要钱,谁家采购吃回扣,这些破事让他们自己先掐明白再找你!
隔壁店的现成教材
昨天特地带老张去对街火锅店取经。人家五家分店各管一摊,解放碑店店长正训服务员:"这个月毛利掉三个点,你们桌布多用半年能省出两万!" 转头观音桥店店长在群里晒图:"我们新推的番茄锅试卖三天,流水涨了五成!"
老张看得眼红:"这多省心!" 我掰着指头给他算账:事业部就是分灶吃饭。赚了钱店长分红,亏本了自己担责。总部就管三件事:定规矩(比如土豆采购价不许超三块)、拨预算、年底数钱。
不过临走时火锅店财务偷偷吐槽:"他们解放碑店为了冲业绩,上周偷偷把精品肥牛换成拼接肉,客诉电话都打爆了!" 你看,放权太狠就容易捅娄子,这毛病连海底捞都犯过。
踩出来的真道理
我跟老张在他堆满土豆的仓库里画架构图:
- 麻辣烫事业部自己研发新汤底
- 烧烤事业部负责开发下酒菜
- 中央厨房统管冻品采购省成本
三家财务独立核算,月底比赛谁赚钱多。昨天他微信跟我说,麻辣烫店长为了抢业绩,主动把闭店时间延到凌晨两点——这在以前简直是要他老命!
说到这想起我第一份工作。空降的销售总监非要搞事业部制,把华东华南拆成俩团队。结果上海组的王胖子为了抢客户,把公司保密配方当赠品送人;广州组的李秃子更绝,直接带着整个组投奔对手公司!那天老板摔着茶杯骂:"这哪是事业部?分明是拆家事业部!"
事业部制就像鸳鸯锅——清汤红汤分开煮是不串味,可底下那口火候还得总厨盯着。搞得好是海底捞,搞不好就是大乱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