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一大早刚进办公室,财务妹子就抱着一堆红头文件冲我嚷嚷:“赶紧看!新出的安全生产费用办法!”我心里咯噔一下,这玩意儿听着就头疼。去年为了搞明白旧规定,我熬了好几个通宵,表格做得眼都花了,这回又来?
第一步:瞪着眼瞎找重点
我抓过文件就开始翻,那字儿密密麻麻的,看得我直犯晕。最怕这种文件了,写得跟天书似的。 我就耐着性子,拿着根红笔,一行一行划拉。划了半天,总算逮着几个关键的地方:
- 这钱到底算谁的? 以前老有人扯皮,说是公司成本,这回文件里“啪”地一下写明了:就是企业自己的钱!别想着从别的地方挤占挪用。
- 咋花才不算违规? 采购安全设备、给员工培训防护、排查隐患……这些都算数。最大的变化是“预防性投入”这词儿冒出来了——意思是别等出事再补窟窿,平时就得把钱花在刀刃上,防患于未然。
- 账怎么记? 专门单独建科目!跟生产经营的钱分开算,专款专用,别搅和到一块儿。年底干了啥、花了多少、钱从哪来、剩多少余额,全得清清楚楚列出来。
第二步:硬着头皮去开会对质
看懂文件是第一步,跟其他部门的人掰扯清楚才是硬仗。生产部和采购部的几位大爷一开会就跟商量好似的往后缩。“这是财务的事?”“我们只管干活用设备,采购流程太麻烦了!”
我一听这话就急了:“得了各位!这钱花得不规范,哪天被查了,罚款挨板子咱谁也跑不了!” 我直接把文件拍桌上,指着那几条念:
- 采购安全设备,采购部你得走流程,询价比价记录留别想糊弄。
- 生产部你用了设备、搞了培训、做了隐患排查,发票、签到表、整改记录……统统收这些都是证据!
- 我们财务不是神仙,你们不留底单,我这账怎么记?怎么证明钱花得合规?
说了一车轱辘话,口水都快说干了,才勉强把这俩部门的头儿按住,同意按规矩配合走手续。
第三步:动手改表格,折腾死个人
最难的实际操作来了——改我们原来那套破表格!
原来用的旧表格压根儿没留地方记那些新增的预防性投入,科目也是乱塞一气。我跟财务的俩小伙儿,蹲在办公室抠了一下午加一晚上。
翻着新规定,对着我们的老系统:
- 旧科目?咔嚓,删掉或者合并。
- 新项目?“预防性措施投入”、“新技术应用支出”?新建科目怼上去。
- 记账凭证要求?逼着我们在摘要栏里加备注,写清楚这笔钱到底是买的啥设备型号、搞的哪次培训、针对啥隐患整改的。
最要命的是分摊!有些东西几个项目混着用,咋分摊才合理?设备折旧、维护费、培训费……按人头?按工程量?还是按使用时间?为这个我们差点吵起来。实在不行,搞了个笨办法,按每个项目的“预计风险等级”和“用工人数”打了个折中比例,先把账记上再说。
弄完这些,打印机都打热了,新表格、新流程说明、各部门需要配合准备的资料清单,厚厚一摞发下去。通知邮件里特意加粗:“下月报账开始执行,凭证不全一律退回!责任自负!”
现在回头想想
折腾这一大圈,感觉就像给老牛硬套上新鞍子,磨得两边都难受。但新规定摆在那儿,不跟着改是真不行。
说难听点,抠细节不是财务矫情,是怕出事背锅。 多记一笔,少记一笔,可能现在没人管,可万一哪天安全检查翻旧账,发现钱没花够、账对不上,板子打下来就是真金白银的罚款,谁都扛不住。
这办法刚执行没多久,估计后面坑还有的是。不过至少第一步咱是迈出去了,账目、流程、责任,比以前那是清楚多了。隔壁厂的老张刚才还给我发微信打听怎么搞,我心里默念:兄弟,准备好加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