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周转率天数公式,月周转次数计算公式?
月库存周转天数=30÷月周转次数 月周转次数=月使用量÷平均库存量 平均库存量=(月初库存+月末库存)÷2 这个天数越小,说明原材料周转得越快,也就说明企业资金周转得越快,表明企业有活力。 天数高,则情况相反
平均付款周期计算公式?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其计算公式为: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一年中的天数÷应付账款周转率,或=(应付账款×一年中的天数)÷年赊购金额应付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成本净额/平均应付账款余额×100%.应付账款周转天=365*平均应付账款余额/主营业务成本净额周转率和周转天数如何计算?
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天/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平均日销售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2、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计算公式:
应收帐款周转率=当期销售净收入÷(期初应收帐款余额+期末应收帐款余额)÷ 2当期销售净收入=销售收入-销售退回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帐款周转率。

扩展资料:
应收账款风险:
由于各种原因,在应收账款中总有一部分不能收回,形成呆账、坏账,直接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对应收账款管理,其根本任务就在于制定企业自身适度的信用政策,努力降低成本,力争获取最大效益,从而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有效防范风险呢?我认为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一、提高认识,坚定控制不良应收账款的决心。良性的资产循环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因资产变现困难形成大量不能按期偿还的应收账款,已逐渐成为企业破产最常见的原因,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特别是银行商业化运作的逐步到位,这种趋势必将进一步发展。
不良应收账款不仅能导致财务状况的恶化,而且会危及企业的生产与发展。鉴于这种情况,企业要提高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科学认识,把不良应收账款控制到最低水平。
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控制不良应收账款的制度保证体系。
1、是要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即具备什么样条件的建设单位才能达到可以垫资的信用标准和条件。
2、是要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对于建设单位付款方式、归还办法、归还期限、违约责任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增强法律意识。
3、是要建立应收账款的责任制度,明确规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四是要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并作为经济责任制的主要指标和业绩及离任审计的考核指标。五是要建立应收账款分析制度,分析应收账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
对营运能力指标分析中,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平均应收账款周转效率下一年内周转的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360*应收账款/销售营业收入*100%。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怎么算?
应收账款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注意:应收账款包括“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周转期(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周转率说明一定期间内公司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称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它表示公司从获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变成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