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贴现利息计算器,票据贴现怎样计算?
票据贴现的计算公式为:贴现利息=汇票面值╳实际贴现天数╳年贴现利率/360,实付贴现金额=汇票面额-贴现利息。
具体计算如下:
- 票据到期值:贴现金额=票据到期值=1000000×(1+5%/2)=1025000元。
- 贴现天数:该票据到期日为2022年6月25日,贴现天数 (2月份11天,3月份31天,4月份30天,5月份23天,6月份25天)=11+31+30+23+25=120天。
- 贴现息:贴现息=1025000×(1+5%/2)×(1+5%/2)×(1+5%/2)/360-1000000×(1+5%/2)=9841.67元。
- 实付贴现金额:1000000-9841.67=99058.33元。
电子承兑贴现?
电子承兑汇票贴现利率是:年率3.24%,即月率0.27‰,贴现的计算公式是:汇票面值-汇票面值*贴现率*(贴现日-汇票到期日)/365。
利率是各行是按国家票据挂牌价上下浮动定的,如6%是年利率,要转换成日利率计算,该日利率是6%/360。
银行承兑汇贴现息的计算公式是:金额×(到期天数/360)×利率=贴现息。
贴现率又称门槛比率或资本机会成本,是指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时,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这种利率即为贴现率,它是票据贴现者获得资金的价格。常用于票据贴现。企业所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需要资金周转时,可用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或借款。银行同意时,按一定的利率从票据面值中扣除贴现或借款日到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给余额。贴现率的高低,主要根据金融市场利率来决定。
贴息怎么计算?
贴现利息是承兑汇票持票人以未到期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同意给予现款,但银行要根据贴现率和承兑汇票的剩余天数,计算并从汇票金额中先行扣收一部分款项,这部分被从承兑汇票金额中扣收的金额就是贴现利息。
按照规定,贴现利息应根据贴现金额、贴现天数(自银行向贴现单位支付贴现票款日起至汇票到期日前一天止的天数)和贴现率计算求得。
票据贴现利息的计算方式:
贴现利息=票据面值x贴现率x贴现期
带息票据的贴现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x贴现率x贴现天数/360
贴现天数=贴现日到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1
贴现利息公式:贴现利息=票面金额×贴现天数×日贴现利率
票面金额-贴现利息=买断实付金额
月贴现率=年贴现利率÷12
日贴现率=月贴现利率÷30
实际付款金额=票面金额-贴现利息
贴现值的计算?
贴现值计算公式为:
贴现值 = 未来现金流量 / (1 + 贴现率) ** t
其中,未来现金流量是指在未来某一时间点能够收到的现金数额,贴现率是指将未来现金流量转换为现值的利率,t 是指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距离当前的时间间隔。
例如,假设你有一张面值为$1000$元的债券,在未来的$5$年内每年将收到$50$元的利息,并且在第$5$年末将收到本金$1000$元。如果你的贴现率为$5%$,那么这张债券的贴现值为:
首先,计算未来$5$年内每年收到的利息的现值。第一年的利息为$50$元,其现值为:
$50 / (1 + 0.05) = 47.62$(元)
同理,第二年的利息为$50$元,其现值为:
$50 / (1 + 0.05)^2 = 45.23$(元)
以此类推,第三年、第四年和第五年的利息现值分别为:
$50 / (1 + 0.05)^3 = 43.06$(元)
$50 / (1 + 0.05)^4 = 40.97$(元)
$50 / (1 + 0.05)^5 = 38.97$(元)
将未来$5$年内每年收到的利息现值相加,得到利息现值的总和为:
$47.62 + 45.23 + 43.06 + 40.97 + 38.97 = 224.87$(元)
然后,计算第$5$年末收到的本金$1000$元的现值。将其除以(1+贴现率)的$5$次方,得到:
$1000 / (1 + 0.05)^5
会计题中商业汇票贴现百分号千分号怎么计算?
在会计计算中,商业汇票的贴现率通常表示为百分数,而不是千分数。
贴现率的计算方法通常如下:
贴现率=贴现利息/票据面额×100%
贴现利息=票据面额×贴现率×票据到期期限
持票人在贴付利息之后,就可以从银行取得等于票面金额减去贴现利息后的余额的现金,票据的所有权则归银行。
假设你有一张100万的汇票,汇票到期日是8月20日,从6月5日开始计算。根据以上公式,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100万*3.24%*76/360=99.316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