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兵团,中国古代能够养三十万骑兵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其实是非常专业的问题。
自从秦汉以来,骑兵取代战车成为最昂贵的陆地兵种。
一般认为,装备1个骑兵相当于装备10几个步兵。
这10几个步兵还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职业兵,不是那种揭竿而起的二杆子兵。
首先,战马很贵。
大家别以为战马就是农村耕地的马,这是两回事。
因为作战的需要,骑兵对于战马的品种要求是非常高的。
普通农村的马,即便力量再大、速度再快,也不能当做战马。
所有的战马,必须由国家专门培养,选择优秀马种。
即便新中国建国后,骑兵已经几乎退出历史舞台,我国也建设了很多大型马场。
河西走廊中部的山丹马场,总面积高达329 .54万亩,其中草原184.98万亩。
当年国家为了山丹马场,每年投入巨资,就是为了培育优秀战马品种。
战马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多是阉割过的,也就是说不能繁殖后代,只能使用几十年而已。
古代计算,优秀战马的购买价格相对于粮食400石,很差的也要200石,汉代职业步兵一个月口粮是3石多而已。也就是说,一匹优秀马相当于10几个步兵一年的口粮。
抛去以上都不谈,养马本身也是较大的开销。
马匹吃的多,又挑饲料,随便喂养就很容易生病。
古代养活一匹马粗略算每年粮食和草料大约300石,大概相当于10个步兵的口粮。
另外,战马还需要反复的训练,这也是一笔较大的人工开销。
还有,古代作战绝非骑兵骑一匹马就可以作战了。比较精锐的骑兵部队至少是1人2马,还需要其他的马匹运输其他装备和物资。
其次,骑兵很贵。
抛去装备不谈,骑兵的工资就很高。
骑兵和步兵不同。骑术的训练,需要很长的时间,骑射更是极为难以掌握的技术。
一般来说,汉族骑兵都是职业军人。骑兵这种东西,绝非业余玩票学一年半载就能作战的,除非你不想活了。
因为骑兵是稀少和珍贵的,自然工资不低。
汉代一个步兵月薪是100钱左右,大家猜猜骑兵一个月多少钱?
2000钱,是步兵的20倍!
就这样,骑兵还很难招募到呢。
再次,各种装备很贵
战马需要有各种专业装备,一套马鞍价格就不菲。
骑兵自己还有衣甲、武器,价格更是不菲。
汉代骑兵为例,除了长矛或者长戟以外,一副上等的复合弓或者手张弩是必不可少的,这就相当贵重了。
另外,还有近距离格斗的汉刀,制造精良,同样是高价。
这是武器,还有更夸张的铠甲和盾牌。
盾牌不提,一套玄甲要多少钱?也是天价。
况且,以上的武器还要随时保养,有的还要专业工匠保养,这也是很大的开销。
北宋时期,仅仅战马就要50贯,马甲就要60贯,士兵盔甲50贯,加上武器,重骑兵至少2匹战马,一个骑兵大约250贯。南宋时期失去了战马产地,价格更是长到400贯,也就是400两银子。而宋代的店小二,日薪只有33文钱,干足1个月还赚不到1贯钱,也就是1两银子。
其实,骑兵编组的费用还有很多,绝对是价格不菲的。
所以,汉代为了击败宿敌匈奴,倾全国之力编组骑兵,汉武帝时期国家财政几乎破产。
即便如此,对付匈奴的决战,汉骑兵数量仍然不是很多。
比如大将卫青的第一次战役,四路汉军骑兵每路不过1万人而已。
即便对付匈奴的最终大决战,汉武帝派出的骑兵也不过5万骑兵,这已经是全国的军事力量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代游牧民族那么牛逼呢?
因为他们是天生的骑兵。
游牧民族主要就是放牧,养马是他们的生活,所以马匹和马匹的训练不成问题。
而游牧民族哪里有什么工资,都是靠抢掠战利品为生,契丹人叫做打草谷,所以军费开销也不大。
另外,游牧民族的装备较为简陋,主要武器也就是日常用的弓箭,长矛、马刀而已,一些人有自制的皮甲,有的则根本没有衣甲。
所以,游牧民族骑兵的编组是比较容易的,才会出现匈奴30万骑兵的大场面。
马腾到底有多强大?
马腾的确是一个风云人物,据说他是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援黄沙百战,马革裹尸,“忠烈”之名远扬天下。
但到了马腾这一代时,就已经非常贫穷了。马腾年轻的时候,以卖柴火为生,他卖柴火童叟无欺,对人也非常宽厚,因此也深受喜欢。
公元187年的时候,当时凉州边郡有少数民族在作乱,同于缺兵源,于是州郡的长官就招收勇士入伍。当时年轻力壮的马腾也去应征了,由于他长得高大健壮,很得上官的喜欢。
(马腾入伍)
马腾入得军中以来,屡立军功,被升为军司马。过了不久,凉州刺史被刺杀而死,马腾联合韩遂,推举“王国”为主将,合称为“合众将军”,发动了兵乱,史称为“三辅之乱”。
189年,名将皇甫嵩等人带兵前来凉州,王国不经打,一下子就被皇甫嵩所击败。马韩二人立即废了王国,又推当时的阎忠为主师,阎忠惊吓交加,过了不久也死了。阎忠病死后,马韩之间互相争权也争得厉害,因此他们这一股势力也衰弱得厉害。
同年,汉灵帝死了,大将军何进急于剿灭十常侍,于是便想要借重于边陲的军阀力量。这一不小心,就拉开了东汉灭亡的序曲。何进当时想到的是董卓,董卓进京之前,曾经来拉拢过马腾,问他要不要一起同去,马腾前思后想没去成。
(董卓进京)
董卓进京之后,仗着有军队在手,强行废立。但最后也是在洛阳呆不下了,于是一把火烧了洛阳,退守长安。马腾得知董卓退到长安之后,他本来是想去投靠董卓的,但还没启程,董卓的干儿子吕布中了王允的美人计,把董卓给杀死了。
董卓死了之后,王允没能把握住这一次重整东汉朝廷的良机,他发出了一系列错误的政策。于是,董卓旧部李傕等人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杀回了长安,大家都没想到吕布勇冠天下,但在精锐的西凉铁骑的冲杀之下,也不得不大败而逃。
李傕等人杀回长安掌控了政局,为了安抚马腾,于是封他为征西将军。但不久,马腾觉得李傕偏心,于是跟他起了争端。当时汉献帝也派人前来劝架,但没有人听汉献帝的。
当时朝廷中有一部份老臣特别看不起李傕,时时刻刻地想弄翻他。比如种邵、马宇、刘范等人,他们就跟马腾里应外合,但意外走漏了风声。
(李傕郭汜)
李傕派樊稠,郭汜等人迎战,马腾大败,退回凉州。李傕打败了马腾之后,又再次拉拢马腾,改封他为安狄将军。
到了194年,凉州闹饥荒,马腾再次借口到长安边讨生活为由,再次向朝廷靠拢,但被另一将领王承偷袭,马腾大败而走。
不久,李傕郭汜二人火拼,东汉朝廷在这一次的战争中,制度也终于到了崩溃的边缘。天下终于大乱,面对形势的急剧变化,马腾和韩遂再次和好,二人结为异姓兄弟,先自保然后再观天下形势。
到了199年,曹操通过东征西讨,终于崛起,他掌握了整个东汉朝廷。对于马腾这种军阀势力,曹操采取了“打不如拉”的手段,他派钟繇前去与马腾商量,马腾思前想后,他同意接受曹操的好意,于是便派遣自己的儿子入朝为质。
(曹操在京)
官渡之战,袁曹两大势决出了胜负,袁绍大败。202年,袁绍死了,他的儿子袁尚想与马腾结盟,马腾同意了。不久,袁尚的手下大将郭援,以及匈奴单于在平阳,曹操的部下钟繇与他们交战。
同时,曹操也给了马腾下了通贴,问他站哪边的?马腾权衡利弊,觉得袁尚不可能斗得过曹操,并且袁尚等人借胡兵拢乱中原,不得人心。于是他便决定帮助曹操一方,他派遣马超以及猛将庞德驰援曹操,马超击败了郭援,庞德也亲自斩下了郭援的人头。
经此一战,曹操与马腾终于建立了战场上的友谊,他很高兴,于是上奏朝廷,封马腾为征南将军。
马腾被封为征南将之后,再加上他北防胡寇有功,并且优待士人和推荐贤才、怜悯苍生和救援百姓,他的声望也达到了最高峰。
(当时天下形势图)
因此,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便将马腾和曹操进行了“脸谱化”,其中曹操为奸,马腾为忠。马腾的势力也被放大,在北方与曹操形成了既合作又分庭抗礼之势,然后又搞出了“衣带诏”事件,这就是“马腾不死,大汉不灭”的来由了。
而在历史上,马腾取得大收获,但也与他的异姓兄弟韩遂越走越远,最终绝裂。韩遂杀了马腾的一些家人,二人遂成水火不容之势。当然,这其中也不得不“阴谋论”一下曹操的制衡凉州之策。
208年,曹操封马腾为前将军,并且派遣张既向以腾传话:是非之地不可久住,还是进京为官吧。马腾迫于压力,因为只要他不同意,曹操或许就是另一套主意了,如果曹操与韩遂前后夹击,那马腾危矣。这也由不得以腾会多想,因为政治斗争向来就是如此。
马腾迫不得已,只好答应,曹操立即上表封马腾为卫尉,马超为偏将军,代替马腾统领部队,屯于原地;其子马休为奉车都尉,马铁为骑都尉,同其余家属迁往邺城。
(马腾入朝,马超在地方上掌军)
211年,曹操派钟繇和夏侯渊来讨伐张鲁,曹操统一北方之大势已经不可逆转。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政治布局之下,马超就像是落入了一张大网之中。
马超桀骜不驯,他既不想反对曹操,但又不得不眼看着曹操一步步地落子天下;他又想维持一个地方军阀的地位,但又不得不顾虑曹操的势大。
于是在尽力挣扎之下,马超最终起兵,但被曹操所击败,马腾受累,被夷三族。一切皆由野心而起,马超确实有“不忠不孝”之嫌,这就是后来庞德果断地投降曹操的原因了。
(马腾被杀害)
马腾在东汉末年的纵横摆阖,每一步看似漫不经心,看似随波逐流,但是每一次都准确地抓住了每一个时机,最终由一个底层的小兵,进入了东汉朝廷的的高层。这种跨越军政两道的操作,可谓是经典案例的经典之作。
但说马腾不死,大汉不灭,这话就有点过分了。曹操这个人狡猾狡猾的,可谓是绝世之枭雄,能在他手底下走过两三招的也没多少个人!
文——千古
它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
追寻历史真相,我是悍马狂飙。“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都是中原农耕民族对草原游牧民族的伟大胜利,标志着汉民族最高军功,是千百年来中原王朝武将们的终极梦想。
华夏文明史泱泱五千年,这五千年中不乏有武力巅峰,同时也留下过脍炙人口的豪言壮语,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如“封狼居胥”,这都是汉民族王朝历史上的不世名将——霍去病留下的个人传奇。“狼居胥”指的是现今的蒙古共和国的肯特山,这座山是匈奴人的发源地之一,匈奴人心目中的圣山,后改称不儿罕山,又是蒙古民族的早期诞生地之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多次在肯特山进行膜拜和祭祀,学术界认为成吉思汗的真正陵墓就在肯特山起辇谷。
西汉反击匈奴及狼居胥山的位置
何为封狼居胥所以,“封狼居胥”就是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仪式,西汉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令卫青、霍去病率领几十万汉军,出塞反击匈奴,分两路横渡大漠,追击匈奴。其中霍去病一路突入匈奴腹地两千余里,与匈奴左贤王遭遇,霍去病部斩首七万余,而后乘胜挥军北进,直到大漠深处的狼居胥山。到此山下,强敌远遁。霍去病命人堆土增山,然后他登临山顶,南面中原设坛祭拜天地,并在山上立碑纪念,以示此地纳为汉家疆土。“封狼居胥”代表着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里程碑式的胜利,此后成为千百年来汉家武将战功的最高彪炳,历代名将的终极梦想。
狼居胥山,即今肯特山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
“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史记·匈奴列传》 记载:
“ 汉骠骑将军之出代二千余里与左贤王接战,汉兵得胡首虏七万余级,左贤王皆遁之,骠骑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汉书.霍去病传》 记载:
“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济弓卢....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瀚海即今杭爱山,是蒙古北冰洋流域和内河流域的分水岭。时人多以为贝加尔湖,误。)从以上三篇原文所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看出: 第一,狼居胥山出代郡二千余里( 代郡在今河北蔚县一 带) 。第二,济弓卢( 弓闾即弓卢) 就是渡过弓卢水( 弓卢水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克鲁伦河) 。第三,禅姑衍,姑衍是山名,当在狼居胥山附近。那么根据原文中提供的资料,,可以推定狼居胥山就是今蒙古乌兰巴托东侧的肯特山。
霍去病功勋卓著,还对汉武帝说出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样的千古名言,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西汉准备再一次出击匈奴,然而在准备过程中,骠骑将军霍去病去世,年仅23岁。汉武帝因此被迫暂时停止了对匈奴的作战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由匈奴人组成的属国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击败匈奴,封狼居胥的不世奇功。
马踏匈奴石雕 此件石雕放置于霍去病墓前。作品表现一匹昂首屹立的战马,四足下踏着一名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以战马象征西汉政权的声威和霍去病的战功。
实现“封狼居胥”梦想的几位军事家与“封狼居胥”并称的就是“勒石燕然”。公元89年,东汉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封燕然山,勒石记功。燕然山在今天蒙古共和国的杭爱山,2017年《燕然山铭》在杭爱山被发现,证明了“勒石燕然”的真实性。
保存至今的《燕然山铭》
“封狼居胥”作为中华武将的最高梦想,在霍去病之后,还有数位杰出人物达到过这一成就。
1.唐代名将李靖。贞观三年,唐太宗李世民派李靖出击突厥,李靖率军从狼居胥山下经过,带领3000精锐突袭突厥大营,生擒颉利可汗,灭掉突厥 国!唐太宗称赞他:古之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岂能及也!
2.明初名将蓝玉。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拜蓝玉为大将军,率领15万大军北征蒙古,力求一举肃清北元残余势力!最后蓝玉一直追到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发现了蒙古军队,迅速全军出击,大败元军,俘虏7万多人,得获牛羊和财宝无数。此战彻底打垮了北元残余势力,朱元璋大喜,封蓝玉为凉国公。
3. 明成祖朱棣 。朱棣从永乐八年开始,朱棣先后五次亲率大军北伐元朝的残余势力,最后朱棣追击蒙古败军到了狼居胥山下,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记功、凯旋还朝!
油画 封狼居胥
4. 清代康熙率军远征葛尔丹的战役。《清鉴》这样记载:“三征葛尔丹,帝亲征,渡黄河幸宁夏,勒铭于狼居胥山,五月还京师。”虽然清王朝并非汉人王朝,但康熙帝击败葛尔丹,平定漠北,巩固了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版图,其积极的历史意义不容低估。
当然,还有自不量力试图“封狼居胥”,结果只留下千古笑柄的。南北朝时,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意图“封狼居胥”,没成想北伐一败涂地,被强敌北魏一直追击到长江北岸的瓜步山,刘宋几乎亡国。南宋词人辛弃疾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对其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为何偏要和东逃西窜的刘备联合?
首先说明一下,当时孙权根本没实力和曹操抗衡。曹操曾写过一封信给孙权,信里是这样写的“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封信让孙权感受到了威胁,最终间接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
个人的看法应该是挑战书,但字里行间又没写的那么直白。曹操带了八十多万兵马根本就不是针对刘备,以刘备当时的实力打他需要这么多的人吗?显然不需要。曹操应该想通过这一战彻底消灭孙权和刘备,这一点在从赤壁之战前曹操的言语中可以看出来。
至于曹操写信给孙权,说我要在你的地盘上“打猎”。这并不是和孙权在商量,意思说我有八十多万兵马,肯定不会输的。你最好和我合作。
其实,孙权也是个聪明人,他也不会和曹操合作攻击刘备。刘备被灭了,曹操恐怕就顺手就把江东六郡给收了。毕竟这样的事例,以前可都是经常发生的,我向你借道去攻打其他人,回来的路上就顺手把你也收拾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说中帅气的军团名称?
小说中帅气的军团名称有:大雪龙骑,炽之骑士团,凤字营,无当飞军等。
大雪龙骑出自小说《雪中悍刀行》,是北凉王徐骁的亲军。正所谓北凉铁骑甲天下,大学龙骑甲北凉。大雪龙骑军的主帅袁左宗,是天下骑战第一,大雪龙骑军的士兵构成和武器军马是最好的最强的兵,最壮的马,最好的装备!整个大雪龙骑军的士兵都是属于北凉铁骑中最强的。将士组成,是从各个军营中抽调出来的,选拔出来的最为精锐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