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头像带字的,你知道的最有意思最有情趣的打油诗是什么?
我也来凑个趣。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相传这是苏东坡调侃张先纳妾的作品,但有人考证说并非苏氏所作,当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好玩、好笑就行。再来一首:
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
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
这是鲁迅先生写的《南京民谣》打油诗。再来一首:
东也湖,西也湖,洪城上下古月胡;南长清,北长清,大街小巷胡长清。
这是民间讽刺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在南昌城内到处题词的。
以上列举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三个例子,体现了打油诗的一些特点,下面再说说打油诗的源起、特点和意义。
一、打油诗的源起清人翟灏在其《通俗编·文学·打油诗》中记载了一首咏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相传系唐代一个叫张打油的人写的,打油诗因此而得名。
还有一说,唐朝某官员去祭奠宗祠,见大殿墙壁上被人写了这样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大官读罢很生气,下令缉拿作诗人,手下人就把平常喜欢写这类诗的张打油抓了来。为了证实该诗是否张打油所作,该官员令张再作诗一首。那时正值安禄山叛乱,张打油脱口而出:“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两首诗如出一辙。大家听了都大笑起来,该官员也被逗笑了,就饶了张打油。张打油从此远近闻名。后来人们就把这类以俚语俗句入诗,不求平仄对仗的诗作,称为“打油诗”。
二、打油诗的特点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是人们对生活感受和社会批判的一种表达形式,其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要求的文学知识和格律不高,创作起来比较容易,便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于是便口口相传流传开来。打油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通俗性和故事性,诗作不仅呈现出俚俗幽默讽刺的一面,而且还包含了一定的文史知识和思想情感,深受普通人民群众的喜爱。
三、打油诗的意义从本文列举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出,打油诗诞生之初只是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主要体现了幽默、搞笑的一面,后来发展演变成人们对现实社会、现实生活假丑恶的批判和讽刺。打油诗是典型的民间文学,历来不被上层文化人士所接受和重视,名不见于经传,但其作为一种民俗文学形式,却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历朝历代均创作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歌谣,经过口口相传,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文化名人周作人说:“思想文艺上的旁门往往比正统更有意思,因为更有勇气和生命。”这是对打油诗的充分肯定。
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
有人说男人无情,却长情。女人痴情,却绝情。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
什么情在人世间,就说不清楚的是男女之情,有的人说男人无情,有的人说女人痴情,要我说看你们相处情况不同来说了。
情是一种从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时候产生一种情绪,它来自对方的思想和灵魂,来自心灵深处的一种缘,能遇到真的是不易啊。
说男人无情的人,是因为在相处过程中,对男人有了感觉,而男人无动于衷,不爱她,她当然是说男人无情了。
说男人长情的人,当然是因为了解男人,男人一心一意只爱她一个人,她认为男人是比较长情吧。其实我觉得,情这个东西呢,只能说是因人而异,不能定论,因为变化太大了。
男人无情也不长情这个问题有点难度,男人无情的人也不长情,有个男的结婚了,女人怀孕的时候,和另一个女人相好了,就再也不回头了。
女人自己生娃,自己管理的自己,在男人不回头情况下,只有离婚了,朋友告诉我,那个男的真无情,自己的娃从来没有看过一眼。
到了七八岁时候,女人由于过度疲劳和心灵创伤过度,去世了,男人本应该领自己的孩子,但是从来不管不问,小孩子被他姨妈领去扶养了。
这样男人最无情无义,那里有什么长情,而和他相好的女人在一起,非常听那个小三话,对自己的孩子不照管,谁说男人有长情了。
女人痴情却绝情女人有痴情,也有绝情,什么都有,也是什么都没有,看你自己遇到问题来说了,就好像是人有好有坏,不能定论。
自古,痴情女子,负心汉,的人大有人在,并不是说没有,而很多的女人为了金钱爱情,舍去儿女们,叧嫁他人,也是有的,有的人为了孩子忍受着痛苦的人,也是有。
女人因情而爱,是不会太过绝情的人,女人绝情了,是因为男人伤透了他,不然以女人的天性使然,是不会绝情。
男人让她伤心难过,她对男人无望了,当然是会绝情,人与人相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你不好我转身,当然是选择绝情了。
有哪些唯美古风句子适合写在书签上?
1、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清酒独酌了无趣,我在梦花也梦你。
2、流年遇见,一世的牵念。你若回眸,心自成暖;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3、春去春来已无踪,花谢花开雨朦朦。山盟海誓情尤在,珍珠卷帘玉楼空。
4、戏子入画,一生一天涯。红颜白发,青丝芳华。演尽他和她,谁懂心中话?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6、人生一梦,白云苍狗。错错对对,恩恩怨怨。终不过日月无声,水过无痕。
7、你说,此情不断,偕子终老;后来,缘浅情灭,君踪难觅。
8、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9、江山作画,看我如何挥洒。边塞风沙,枝上寒鸦。谁在翘首盼家,青丝已成白发。
10、翻开昨日篇章,点点相思寄诗行,伊人下妆,再不见广袖华裳,落幕只剩悲凉。
1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12、白衣胜雪,青衫落魄。何以沉吟?至此浅薄。
13、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14、往日情怀酿作酒,换我余生长醉不复忧。
15、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6、日日思君不见君。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7、天赐姻缘,空日朱砂泪;前世今生情,尽如烟花碎。
18、往事浓淡,色如清,已轻,经年悲喜,净如镜,已静。
19、天远风朔,流云半点疏阔。寒枝别过,梧桐萧落。魂飘万里无着,孤影半生蹉跎。
20、白鬓皱纹浓,手握竹杖长,雀嘶啼,北风荒,只剩眉线连长。
21、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22、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3、灯花伤,落地成灰一行行,归处,青山莽莽云雾徜徉。
24、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25、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26、望一眼,千山万水。忘一眼,人事全非。
27、玲珑骰子安红豆,相思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
28、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29、你不过惊艳了我的半载浮生,便自此以后让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30、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31、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32、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33、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34、十年情思百年渡,不斩相思不忍顾。
35、若君为我赠玉簪,我便为君绾长发。洗尽铅华,从此以后,日暮天涯。
36、他们之间的相遇终究不过是笑话一场,其中最可笑的,莫过于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
37、奈何桥上又奈何?三生石涯待几生?为君痴心情深陷,来世再续桃花缘。
38、怎知红丝错千重,路同归不同,踏雪寻梅方始休,回首天尽头。
39、人生一梦,白云苍狗,错错对对,恩恩怨怨,终不过日月无声,水过无痕,所为弃者,一点执念而已。
40、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41、我愿用十年韶光,换你一生刻骨铭心。我愿用三生颠沛,换你不再流离无归。我愿用七世轮回,换你荣华富贵。我愿用江山如画,换你笑靥如花。我愿以命做嫁妆,得你君临天下。
42、不恋尘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不叹世道苍凉,不惹情思哀怨。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始。
43、画影柳青青,锦书慢慢行。可惜经年辗转,我们踏遍锦书万千,却再也无法相见。
44、你是世上最温柔之人,也是最无情之人。为了你,我一无所有。这满身的伤痕,都是拜你所赐。你我之间,早就恩断义绝。
45、但愿园里花常好,一生饮酒花前老。
46、轻揽一缕清风,盈在手心,带上深深浅浅的记忆,把岁月的留香置进盈盈杯盏,盏盏融醉。
47、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48、心清如水,脚步沿着时光的浅歌默默行,一人,一知己,一缘分;一壶,一弦乐,浅酌慢品,微笑着追风逐月。
49、深了,浅了,流年的温暖,心触摸得到;浓了,淡了,贴心的暖,是时光里的不变。
50、有些爱,很深,很重,亦很沉;有些人,成为了心中永世不忘的风景;有些过往凝结成一汪碧水轻轻流淌在记忆深处。
51、纵使这世间再过繁花似锦,也抵不过你的回眸一笑。
52、一生情,为君殇,一生念,为君等,花瓣落,叶凋零,醉生梦死,我依然等,愿你读懂我的心,片片思情,情到深处最孤独,生命即使如此,或许,人生就是这样。
53、时间从来不回答,生命从来不喧哗。一段流年,一场花事。
54、路遇几许深深浅浅的缘分,就如美丽的风景与我错肩而行。时光在指缝间一点点漏掉,来不及细心品味,便已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无可奈何。
55、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56、清晨,带着一颗雀跃的心醒来,感谢又一个充满爱的日子。午休,沉思爱的心旷神怡。黄昏,带着感激之情回家。睡前,为你心中的挚爱祈祷,唇间吟唱着赞美诗。
57、尊重现在,往事不记,后事不提。
58、曾经行走的日子里,遗落的都是那些安分守己的忧伤,多少茫然,还在初遇里辗转,素白的深刻,一夜之间又将开满天涯,不得不感叹一句,你若懂我,和我一起,那该有多好。
59、未曾清贫难做人,不经打击永天真。成熟不过是善于隐藏,沧桑不过是无泪有伤。
60、听说,世界上最美的相遇是擦肩,最美的誓言是谎言,最美的爱都在昨天,最美的思念是永不相见。
61、愿你,冬来温雪,夏来赏荷,春煮清茶,秋着布衣,四季就是前路,生活即是江湖。
62、任凭旅途舟车劳顿,任凭世事浮华沧桑,愿你总能对生活心怀感恩,对未来充满期待,愿你总有前行的勇气,为你所爱,笃定前行。愿我们一起努力,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63、红尘一醉,愿得一人心。烟火夫妻,白首不相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颜易逝,伊不离君不弃。相濡以沫,执子之手偕老。青色烟雨,孤影等你归来。
64、若我长发及腰,十里红妆,凤冠霞帔,惟愿执子之手,与卿相濡以沫。
65、我若在你心上,斯冥战马有怎样。你若在我心上,情敌三千又何妨。
66、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
67、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
68、或许,离别只是今生的远行,而三生三世的温柔,却是我今世痴痴眷眷,无悔无怨。
69、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70、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71、看曲终人散已事过境迁,叹一世繁华却抵不过柔情万千。
72、 若不是情到深处难自禁,又怎会柔肠百转冷如霜——萧鼎《诛仙》
73、时光静好,不曾惜。细水流年,不曾会。繁华落尽,却是悔。
74、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75、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76、一江明月,回首少了谁;一杯浊酒,相逢醉了谁;一年春事,桃花红了谁;一眼回眸,尘缘遇了谁。
77、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78、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79、不恋尘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不叹世道苍凉,不惹情思哀怨。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始。
80、若我白发苍苍,容颜迟暮,你会不会,依旧如此,牵我双手,倾世温柔。
81、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82、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83、直到相思了无益,未妨难过是情狂。
84、那首情歌有关风月、却无关你我。
8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人。
86、始终在做着重复的两件事、爱他以及守护。
87、凝眸千年的是笑意?是泪水?明灭不定的`。是希望?是绝望?
88、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8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90、绝艳佳人他人拥,红颜薄命古今同,但愿佳人心如意,悲欢离合莫相思。
91、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92、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93、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94、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95、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96、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97、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9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99、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100、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1、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
102、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
103、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104、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105、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106、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107、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108、相思尝尽半辈水苦,情痴换来一生泪盈。
109、烛花红换人间世,山色青回梦里家。
110、也许我们都曾勇敢而坚毅,只是,在与时间老人的对峙中,我们从来都不是赢家。
111、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112、其实生活是很简单的。把快乐装在心底,心里便会长满快乐。把快乐装在眼睛里,眼睛里就会满是快乐。
113、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
11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115、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116、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
117、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独我情何限!
118、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119、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20、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血匀。
121、众里寻她千百度,木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22、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123、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124、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不涉昂否,昂须我友。
125、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2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127、原谅巴黎铁塔的高度,把我们分成两路。
128、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处凄凉否。
129、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
130、从别後,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131、待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32、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133、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134、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135、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这般的轮回。
136、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137、舌间搁浅的妙蔓、是想为你舞一曲最后倾国倾城。
138、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39、我总是在想,我的记忆是不是活在长街的那头,而我的年轮死在长街的这头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140、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三尺焦桐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141、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142、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43、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144、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145、是现实抛弃幻想,还是幻想追忆现实。
146、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147、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148、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149、隔着泪眼看世界,整个世界都在哭。
对面有一个少妇?
你这么办就能把事办好 随你的心愿[耶][耶]
刚开始看到你这个问题我想简单了,我以为你的意思是怕她和你套近乎给自己惹麻烦,我就开始酝酿几种方案来准备回答。但随着越想越细,我才明白,你这问“怎么办”的真实意思,她是少妇,主动搭讪,你是想怎么样才能顺利把事办成[耶][耶][耶][耶]!!!
明白了你的意思,回答起来就容易了。身为少妇的她主动和你套近乎说明他对你已经有了好感,这时候你就不要太绷着了,你也要马上找到与她的共同语言,拉进两人的关系!但她是陌生人,你要确保自身安全,还要注意五个问题。
第一,要自我审视,自己的气质和样貌是否能够的上中等,如果是下等,你就要提高警惕级别了。第二,观察她是否有其他同行人,是否对你戒备很强,经常环顾四周摆弄手机发短信微信之类的情况。如这样,你也就少联系了!第三,穿戴是否和本人气质年龄相符,举止是否得体,有没有表演的成分!第四,回答问题和交谈时是否对你的经济问题格外关注。第五,有机会时要对视她的眼睛,心灵的窗户能看出很多东西,是惊慌失措还是含羞带臊,还是能分辨出来的。总之,你要分辨出是否有恶意有敌意,是否是圈套,这才能进行下一步,如果一切没问题就继续下去吧!
因为是她主动,事还是很好办。交谈中,你简单了解一下她的基本情况,听其言,观其行,然后分析判断她说的真假。通过几个感情小问题测试她的感情观,这样你就能清楚的知道她想和你发展成什么关系。如果她要是有事要求你,有经济问题需要你帮忙,恭喜你,你中奖了,抓紧离开吧!如果人家只是单纯的就想和你进一步接触,那好,你就带她离开这个地方,找个咖啡馆之类的地方再聊!然后视情况再去其他地方,你懂的!
兄弟,只能帮你到这儿了,江湖再见!!!
为什么练的过程中总觉得还是要练习楷书?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最近临老师的行书,为什么练习的过程中总觉得还要学楷书?”你的这个问题提得有点令人意外,但是也不意外。意外的是当我们临行书的时候,应该说对行书是有一定的把握的,如果没有把握,我们肯定还是在楷书领域里面在继续学习。只有当我们觉得有一定的行书把握的时候,我们才去学行书的,这是我们学习书法从楷书向行书过渡的一般过程。那么,你临摹行书,然后发现自己觉得楷书学的不足,然后反过来要再去练习楷书,这个我觉得就有点奇怪了,奇怪在什么地方呢?
因为还没有发现我们在临行书的过程当中,感觉到临行书需要楷书来支持一下了。
我觉得是这样,即便是我们楷书学的不怎么好,临行书有临行书的要求,它和楷书是不太一样的。不可能说,楷书的笔法都在行书里能找到,也不是行书里边的笔法,都要在楷书里边找。因为楷书和行书的笔画特征是不一样的。
楷书的笔法是非常的规范严整的,行书的笔法,比较自由流畅的。
例如,在楷书里边不允许你牵丝映带的,而在行书里边牵丝映带几乎就是常态,你想把行书里边的牵丝映带到楷书里去,怎么可以找得到?
所以,千里马对学书法的朋友们一直建议,我们学书法一定要紧紧抓住书法的基本规律,就是它的笔画规律和结构规律。在笔画、笔法结构规律里边,哪一个是最重要的?这在书法家中是很有争议的,有的说结构很重要,有的说笔法很重要。
其实,如果我们看一看很多人写的字,你就会发现:绝大多数朋友的字结构还可以,问题都出在笔法不对的居多,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们对笔法结构本身的研究甚少,所以,我们往往会忽视掉笔法结构里边还有结构这样一个关键的问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很多书法家在讲的笔画里边的起笔、行笔和收笔,这就是笔画的结构也叫笔法的结构。我们学习书法一定要紧紧抓住对笔法学习和掌握,要把笔法放在第一位的位置精通笔法。
当我们拥有了精通笔法的这样一个书法基础,那么,我们学什么样的书法,基本上都是可以学好的。
楷书有楷书自己的笔法系统,行书有行书自己的笔法系统,严格来说,二者之间不可能互相代替,你不可能说我楷书写好了,行书自然就好了。也不可能行书好了,楷书就一定好,这是完全没有必然联系的一个逻辑。
那么,为什么我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楷书是书法的基础”呢?我们要知道,原因就在于我们所谓的“书法”,是建立在楷书、行书、草书这样一个体系基础上的。这个体系是从唐代以来固定下来的所谓“书法”体系。
我们还有一个书法体系叫做“碑学”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是以魏碑、隶书、篆书等等这样的一些书法为基础的。
在这个体系里面,是不包括行书和草书的。因为碑学主要就是碑帖之学,就是从碑刻上面拓下来的文字,这些文字主要是魏碑、隶书、篆书这样的一些书法,也叫金石书法。
可能有的人会说了,我们学的颜真卿的《多宝塔》、欧阳询的《九成宫》、柳公权的《玄秘塔》不也是碑刻书法吗?这些书法为什么不叫“碑学”?
这真的没有错,我们学的唐楷书法,还真的都是碑拓字帖。但是去,为什么这些唐代的碑拓字帖没有被我们认为是“碑学”呢?原因就在于像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这些书法家,他们是属于唐代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的流派体系属于二王体系,而二王书法体系,就是一个“帖学”体系,它不属于碑学体系,因此,尽管他们的书法是碑刻,但是仍然是二王体系的帖学范围。
事实上,中国的书法学习在唐代之前也是从碑拓上学习书法的。立足中国最早的一个石刻书法《石鼓文》,就是一个书法字帖。后来,秦始皇时代的石刻书法和汉代的碑刻书法就更多了。
只不过学习书法,从唐代以后,主要是学习以二王为主流的书法,因此上和我们后来提倡的碑学里边的书法风格是不一样的。所以,就有了一个新的书法学习的传统叫做“碑学”。就是以碑拓为主的金石书法。
所以我们看,楷书的体系是非常广阔的,它包括了魏碑、唐楷,唐楷是楷书,魏碑也是楷书,所以你学的楷书到底是哪一种楷书呢?我想,主要应该是唐楷系统的楷书吧?
那么,在唐楷这个系统里边,主要就是以楷书为标准字,以行书和草书为辅助文字,这就是一个新的书法体系,从唐代一直流传到我们今天,是我们汉字的主流书法体系。这个体系就是楷书、行书和草书,那么,在这样一个体系里边,当然楷书是我们学习汉字认识汉字的第一课。
比如说,我们刚刚开始识字,老师不可能教你行书,更不可能教你草书,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所以你第一个认识的字就是用楷书写的字。
那么,我们开始学写字了,我们写的写的第一个字也是楷书,而不是行书,也不会是草书。所以,这就是在楷书、行书、草书这样一个书法体系里边,我们学习书法是以楷书为基础的原因和道理。
但是你知道在唐代之前,我们学习书法的第一课是什么书法呢?我们学习书法的第一课是篆书。
因为秦汉以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文字以后,我们的标准字就规定为是“小篆”。尽管“小篆”在我们的书法体系里边时间不长,也不是主流,但是它是标准字。从秦代开始,学生学书法的第一课就是篆书,不是楷书、不是隶书,不是行书,更不是草书。即使是在王羲之这个时代,他们学习书法的基础,也是篆书,他们学习书法的第一课就是从篆书开始的,然后才是学习隶书和其它的书法。
所以,王羲之曾经游历北方的时候,观看了秦代的书法篆刻,观看了蔡用书写的《熹平石经》之后,感叹自己学习书法真的是白学了,应该以这些书法为精神榜样。于是王羲之的书法又大大的提高了。
如果按照现代所谓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的原则来讲,那么我们学习书法的基础是什么?我们看看王羲之的基础是什么,王羲之的基础是篆书,但是对王羲之后来有巨大影响的书法,却是篆书和隶书,而不是行书和草书,因为行书和草书以及楷书这个书法体系,在王羲之时代,还在王羲之他们这一代人的创造之中呢!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篆书逐渐的淡化出了我们学习书法的视野当中,我们主要是以楷书为基础的,这个时间大概是从宋代就开始了。
在唐宋之后,学习篆书和隶书的风气就基本上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以楷书、行草、书为基础。
所以我们常常认为“楷书是书法的基础”,事实上,从我们今天学习书法已经不完全是帖学的范畴,而是帖学和碑学两个书法传统,并列学习的条件下,已经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楷书是书法的基础”这样一个命题了,因为这个命题本身就没有严格的科学意义。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学习书法,自从唐宋以来到我们今天为止,我们汉字的书法就是以楷书、行书、草书为主流书法的。所以我们学习汉字,认识汉字,当然都是从楷书学开始的。
但是,我们学习书法跟我们识字是有点不一样的,因为书法跟我们识字和我们使用文字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说,我们今天要学隶书,学篆书,学草书这些书法书没有多少实用的意义,对吧?尤其是像篆书有什么实用的意义,你能干什么?你能用篆书写一篇文章?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汉代,在魏晋时代,用篆书写一篇文章,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今天我们学习任何一种书法字体都是一种书法艺术的爱好和修炼。
所以,我们在学习行书的时候,要按照行书的书法规律去学它,不要认为我行书学的不好或者进度缓慢,就是楷书没有学好,这个没有那么充分的理由。
因此你在临摹行书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行书的规律去学习行书的笔法,行书的点画笔法都有它自身的规律,这些规律和特点跟楷书是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书法家学了楷书或者楷书写得很好,不一定他的行书就写得好,也有些书法家,他的行书写的好,不一定他的楷书就写的有多好。这里边没有完全一致的联系性,我们今天至今没有发现一个书法家是楷书写得好,行书也写得非常好的书法家。说楷书是书法的基础,不等于说楷书写得好,行书就写的好,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搞清楚。
我们学好楷书野核,学好行书是一个道理,就是对于起笔行笔和收笔要善于应用这些笔法。
所以你目前学习临摹行书的时候,有两个问题要解决,第一,你学老师的行书也不算什么严重的错误,初学,我们可以跟着老师学,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你要对笔法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学会对笔法的分析。才能把握经典书法作品的精髓。
我们怎样分析行书的笔法呢?首先,我们要以字为基础,在一个字上面学习行书的笔法,因为在行书里边,字的笔法变化是比较多的,同样一个字,它的笔法不一定都一样,但是在楷书里边,同样一个字,可能每个字的笔法变化不是很大,行书里边就完全不一样了,例如像《兰亭序》有很多字重复的字都是没有一模一样的,比如说最著名的23个“之”字,“情”字“一”字等等很多的字在兰亭序里反复出现,但是王羲之把它写的没有一个是重复的,而且每一个字的笔法也都不太一样,这是我们在写楷书的时候是无法体会到的。笔法不一样,写法也不一样,甚至字的结构也就发生了一定的调整和变化。这跟我们学习楷书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所以说,我们学习行书的时候,一定要以行书的字例笔法为准来学习笔法。
例如这是《兰亭序》中的“流”和“清”两个字的不同写法。笔法的变化是最明显的区别。
从具体的用笔来说,应该学会分析一个字的笔画他到底是怎么起笔的?到底是怎么行笔的?到底是怎么收笔的?在每一个笔画的部位到底需要怎样转换笔法?这是我们要着重要学习的。
例如我们在起笔的时候要注重调峰,但不一定所有的笔法在起笔上都有条缝,这个一定要注意,还有在起笔的时候,有的笔法是藏锋入笔,有的笔法是露锋入比,这个我们一定要看清楚。
在行笔部位,我们一定要注意行笔部位最重要的是提按,一定要掌握好提案的这个度,把它掌握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地位,这主要要靠我们看字帖的本领,如果字帖上面是有提有按,你就有提有按如果字帖上面的笔画比较匀称,那么这个笔画的提按就不太明显,如果这个笔画提按起伏比较多,那就说明它的笔画的变化比较多,一定要注意哪些部位是起笔,哪些部位是行笔,哪些部位是收笔。
一个完整的笔画,是由起笔、行笔和收笔构成的。所以在笔画的收笔部位,我们也要严格的把控收笔,这是书法笔画里边非常重要的一个笔画动作。它是一个笔画的结束,又是准备下一个笔画开始的准备点和起点。
这个在行书里边是特别明显,所谓的行书里面的牵丝映带,都是在收笔部位开始发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行书笔画收笔里边的这个特点,只有我们把笔画认识清楚了,我们才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明确的方向,把书法练习好。
因此我给你的建议就是,虽然我没看到你写的字,但是从你的提问,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就是你对行书笔画的分析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所以,今天我讲的这些就是给你一点小小的建议,不知道你觉得是不是有用,或者说还有需要什么补充的,欢迎你给我们带来信息和批评指正。
当然你说的也没错,在学习行书的过程当中再加强一下楷书的练习,楷书和行书同时练习,互相补充还是存在的,而且也是互相有意义的,就是楷书也学得更好了,行书也学得更好,这也是完全有这个可能性的。
但是我们归根到底的来说,楷书有楷书的笔法,行书有平行书的笔法,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把笔法的结构也就是笔画的结构搞清楚,如果我们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去学书法,我认为没有学不好的书法,也不存在,因为我在学习新书,所以我要补充一下楷书的道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