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氏防务周刊,什么是达成战略突然性以求速胜的重要前提?
一是有限战争目的的顺利实现有赖于突袭速胜的指导思想。
孙子十分重视速战中通过对敌人的突然袭击达到速决目的。这一思想在现代局部战争中也依然具有借鉴意义。1981年6月,以色列使用空军奔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的核设施,摧毁了伊拉克苦心经营多年的原子反应堆;1985年10月,以色列又远程奔袭,短短几分钟便使设在突尼斯境内的巴解总部变成了废墟;1989年12月,美军以“速战速决”为指导原则出兵巴拿马,全部军事行动仅用15天时间。在突发性强,时间短促,规模有限,通过战役行动达成战略目的的现代局部战争中,特别要避免长期作战,必须争取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战果,迫敌停战、撤军或进行谈判。因而现在各国都注重选择适合局部战争特点的军兵种来完成有限的作战任务。
二是突袭速胜思想为解决现代战争存在的消耗巨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单从物资消耗指标来看,海湾战争分别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和马岛战争提高了20倍、10倍、7.5倍、4.2倍和3.5倍,而科索沃战争仅持续78天,其耗费就超过50亿美元。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估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战争期间每日最少耗费4200万英镑,总共至少耗费52亿美元。由此可见,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作战消耗巨大,即使是发达国家,也难以承受高技术战争的巨额消耗。孙子强调通过突袭等手段求得速胜,能够极大地减少战争消耗,对于解决现代战争存在的消耗巨大问题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三是突袭速胜思想十分强调人在战争中的作用。
现代战争战场变化迅速,战机转瞬即逝,但是人在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丝毫没有因新式武器的大量使用而下降,反而呈上升趋势。其中灵活有效的指挥对于达成最后胜利尤其重要。现代局部战争尽管所包含的技术因素越来越大,但丝毫不能以此来否认人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官兵的综合素质、指挥员的才能以及民众对战争的态度等等。例如第四次中东战争,由于阿拉伯国家作了充分准备,又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方式,战争初期就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但由于在指挥上缺乏灵活性,不善于根据战场情况的变化和敌人作战的特点,及时改变自己的战术,从而导致最后的失败。
战争实际证明,即使在现代局部战争中,武器的先进并不能代替人在战争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每一次战争都有它自己的具体作战样式,这就更需要指挥员在作战中实行灵活指挥,争取主动,才能取胜。
反引力技术?
牛顿最早发现地球的重力,并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无法衡量的。诚然,我们都知道重力,却很少有人想过反重力。而这个名词早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被提及,更在《未来科学家》中列出的“人类未来八大挑战”中排名第四位。今天,反重力技术被中国发明家成功突破,并成功获得美国的发明专利(8919111)。反重力技术即从重力场中获取能量,实现无推进剂驱动。该发明是根据爱因斯坦关于引力波的预言。引力波是波动形式和有限速度传播的引力场。引力波与坐标的选取有关,在某一参考系下可能有能量,换另一参考系可能就没有能量了。在引力波的基础上,科学家又结合300年前的帕斯卡定律:液体内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大小相等,即液体压强向任意方向做功能量都是守恒的。因此人们设计了液压系统和可以反重力悬浮的潜艇(潜体)。当这两个压强同时向潜体做功时,就可以依靠外力压强的能量守恒,实现潜体反重力做功。总而言之,就是利用地球的重力转换获得液体的内能,然后再通过轴扭矩成功生成电能。
“如果反重力是确实存在的,它必将改变整个世界。”这是《简氏防务周刊》对反重力技术的评价。那么,反重力技术到底能有什么作用呢?这项技术主要源于对重力能源的一种突破。这种由技术突破产生的能源,早年间就被盖茨联盟命名为“突破性能源”。尤其是在发电上面,它突破了水电、风力、核能、以及光伏发电的劣势,没有技术、工艺上的瓶颈。最重要的是利用“突破性能源”技术的发电站投资回收期是1-2年,火电是6-7年,而一般的电站要到10年以后。这样的投资回报率是一般电站无法比拟的。
众所周知,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重力属于地球固有的能量,是最理想的零碳能源。随着人类资源消耗量的增大,人类可利用的能源数量也越来越少。但是,地球的重力是不会消失的。所以,运用反重力技术就能有效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技术手段。
正进行「航母化改装」的「加贺」号?
如果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如果连日本都收拾不了,那么中国伟大复兴之路就是笑话,像日本这种跟在美国后面狐假虎威的拦路虎都干不死?小日本可是没有直接向中国投降的,毛主席可是没有过日本的赔偿,因为我们不需要赔偿的我们需要报仇,需要自己拿。拿的比赔偿更有实力。日本现在还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在巴西买地建国呢。
西方媒体怎样评价美国福特号的电磁弹射技术?
我们的“福建”舰,18号航母胜利下水,让我们的军队更加强大,一步就迈进了“蓝色”海军的行列。
我们“福建”舰 ,摒弃了滑跃式起飞,采用大面积平直甲板,弹射系统更是采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压直流电磁弹射和电磁阻拦系统,其高效、稳定、安全、易维护,比美国的“福特”号航母整整先进了一代,使得我们的“福建”舰战力大增。
中国建造航母越来越先进,我们的军队越来越强大,全国人民为此而热血沸腾。
就在我们庆祝“福建”舰满载先进科技成果胜利下水之后,世界各国的媒体也没闲着,纷纷对“福建”舰的下水进行了报道和评论,总体来说,外媒对“福建”舰的评论还是比较中肯的。甚至有的媒体还说,“福建”舰是目前最先进的航母,如果搭配中国最先进的055驱逐舰,将会超越美国的尼米兹核动力航母。
对于我们采用的电磁弹射技术,有的外媒认为,这项技术,就连美国都没有完全掌握,特别是系统的稳定性一直难以解决,致使美国的“福特”号航母,一再地推迟正式服役时间。所以外媒认为,我们的“福建”舰是世界上仅次于“福特”号的最强大的航母。
下面请看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是如何评价我们的“福建”舰 :
“福建”舰采用了电磁弹射,这是该航母最重要的系统之一。该电台称,美国的“福特”号航母也采用电磁弹射,但是多年来却出现各种问题,说明了美国的这项技术尚在摸索阶段。
其实,法国人的心情可以理解,因为法国人的“戴高乐”号航母,是除了美国之外唯一的核动力航母。不过,“戴高乐”号的核动力,是采用核潜艇使用的反应堆,长期以来存在动力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最高时速也只有27海里,实际上只剩下象征意义了。所以法国人又开始重新设计新的核动力航母,据说还要购买美国的电磁弹射系统。不过,这项计划目前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就算一切顺利,恐怕也要等到2040年以后才能见到身影。
法国人认为,中国的“福建”舰,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作为“福特”号的后起之秀,是中国获得的“绝世宝玉”。
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多的航空母舰的美国,也对中国的“福建”舰下水做了大量报道,下面我们就看看美国的主流媒体是如何报道的。
美联社 : 这是由中国设计制造的新一代航母,是中国寻求扩大海军航程和力量的里程碑。“福建”舰配备了最新武器装备和飞机弹射技术,其能力可与西方的航母相匹敌。
《简氏防务周刊》 : 这是中国军工复合体的重要里程碑,表明中国工程师能够自主制造与现代海战相关的全套水面作战装备,这种建造复杂军舰的能力,无疑也将给中国的造船业带来益处。
《华盛顿邮报》 : “福建”舰是中国首艘配置电磁弹射系统的航母,这意味着中国军队能够在更大范围发射更重的飞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是对中国前两艘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使用的滑跃式甲板的重大升级--他与美国使用的系统类似,将允许中国从“福建”舰上以更快的速度发射更多种类的飞机,并携带更多的弹药。
又说, 这是(中国海军)向前迈进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他们致力于建设航母项目,并继续拓宽他们所能达到的边界。
新加坡《联合早报》 : “福建”舰的吨位、平直甲板和电磁弹射技术等方面,都标志着中国航母的建造能力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但是作为常规动力航母,“福建”舰仍然不是中国海军的目标。未来几年,中国海军将在“福建”舰的基础上,尝试建造更大吨位的核动力航母,继续拉近与美国航母的差距。
在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福建”舰的评论中,最具“酸味”的就是日本人。
日本媒体在报道中国“福建”舰下水消息时,基本上就是“以事论事”,没有过多的评价,但是日本的网友却像是一群吃不到葡萄的狐狸一样,说话酸气十足,甚至充满敌意。
在日本人的评价中,约有2/3的人认为, 中国的“福建”舰,不过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但是中国的军事力量的增长,打破了现状,日本应该修改宪法,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
还有的日本人更酸,由于中国前些年计划生育的政策,独生子女会导致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存疑;
中国军队没有经过实战,战斗力存疑;中国航母舰载机不行,无法对抗美国的F35;
还有日本人认为, 中国的弹射技术是否已经成熟?这么大的航母,常规动力略显不足。
还有的日本网友说,连美国都搞不了的电磁弹射,中国人怎么可能搞出来?我估计他们是用钱买通了美国的科学家,帮助中国造的航母。不如我们也花钱买几个美国科学家来造航母,日本如果不赶紧造航母,也会输的。
还有一些比较恶毒的语言,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
总之,不管外媒如何评论,我们做好我们自己的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把我们的军队建设得更加强大。
我们的“福建”舰下水,正像美国媒体所说的,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象征着我们的海军真正迈向的大洋的深处,我们的海军,终于可以直面美国海军的挑衅了。随着中国海军的日益强大,美国海军独霸海洋的日子,必将一去不复返,中国海军崛起了!
目前越南海军装备如何?
随着越南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其海军装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更新了水面舰船,还通过引进6艘俄制“基洛”级潜艇(636M型)建立其真正的水下力量。总体来说,现在的越南海军实现了从“不入流到三流”、从“近岸海军到近海海军”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6艘基洛级潜艇,对周边国家有一定的威慑能力。
▲越南海军装备的俄罗斯“猎豹III”改进型护卫舰(Gepard 3.9),2000吨级的小舰拍出这种感觉,功力不俗
现阶段,越南海军的基本情况目前,越南海军的兵力已经从4.2万人增长到大约5.5万人,下辖的5大海军军区整合为4个海区,主要是将第2海区合并进第4海区,以便更好的参与“南中国海”方向的行动。
▲越南4大海军军区示意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越南第1海区基地在海防市,主要行动方向是北部湾地区;第3海区基地驻舰港,活动海域面向我国西沙群岛海域;第4海区基地在金兰湾,主要负责面向南中国海和我南沙群岛方向的行动任务,越南对于第4海区的建设还是颇为上心的,新引进的“基洛”级潜艇和“猎豹”级护卫舰都装备了这个海军军区;第5海区指挥部驻富国岛,主要负责泰国湾的海上防务工作。
越南海军的过去很许多数国家一样,“有钱了才玩海军”这样的情况也在越南深刻上演着。在2000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越南海军的地位远不如陆军和空军,在失去苏联的庇护之后长期处于发展停滞状态,其主力舰艇主要以美苏两国的“洋破烂”为主,比如只装备了76mm舰炮、鱼雷发射管和火箭深弹发射器的5艘“别佳”级护卫舰(满排1100吨)和从南越接收的1艘“范奴老号”护卫舰(美国二战时期建造的“巴奈加特”供应舰,满排2800吨,后来加装部分苏制武器)。
▲苏联别佳级护卫舰
除了上述的6艘勉强可以称为“主力舰”的6艘老船以外,越南海军的真正“精锐”是6艘“毒蜘蛛”级导弹艇,其中2艘购自波兰、4艘从俄罗斯引进。这种大约500吨级的艇,可以说是“小舰抗大炮的典范”,艇上装备了SS-N-2D“冥河”反舰导弹、SA-N-5“圣杯舰载型”防空导弹和2座AK-630近防炮。其实,这12艘所谓的主力舰在现代海战中几乎没有生存能力,SA-N-5舰空导弹是用SA-7便携式肩扛防空导弹改的,而SS-N-2D反舰导弹约80公里的最大射程,又因越南海军缺乏有效的“视距外探测能力”发挥不出来。12金刚之外,越南还有一票黄蜂级导弹艇、鱼雷艇、扫雷艇等舰船,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毒蜘蛛”级(1241.1M2型)导弹艇
这一时期,可以说越南海军是一支严重缺乏反舰、防空和反潜能力的,小型导弹艇化部队。其依赖的SA-N-5型舰空导弹射程只有3.5公里,且仅仅具备有限的迎头攻击能力,再加上AK-630近防炮,整个越南海军的防空/反导能力近乎于零;反潜方面,越南当时只能依靠老旧的“别佳”级护卫舰,只装备了老式艇壳主动声呐,搜潜能力孱弱;反舰方面,最强武器就是SS-N-2D,到了90年代基本没有突破现代舰艇反导拦截网的能力。所以,其海军舰队,只能在近岸活动。至于潜艇部队则更为寒酸,只有两艘南斯拉夫制造的“玉高”级微型潜艇,水下排水量110吨,安装2具533mm鱼雷发射管,只能用于特种作战和训练。
▲越南海军“黄蜂”级导弹艇示意
越南海军的现在进入21世纪以后,越南不仅开始谋求更新水面舰船和引进潜艇,还试图获取军用造船能力,这其中俄罗斯的帮助必不可少。在2005年,越南从俄罗斯购买了12艘“闪电”级导弹艇之后,又获得了俄罗斯的组装许可授权,可以在俄罗斯的技术指导下,在国内自行组装10艘“闪电”级(授权组装协议价值10亿美元),其实闪电级也就是“毒蜘蛛”级的改进出口版。通过这种合作方式,越南取得了一定的现代军舰制造组装经验。
▲2017年9月,越南海军接收2艘新建好的“闪电”级导弹艇,排水量超过500吨
作为毒蜘蛛的升级版,“闪电”级导弹艇虽然排水量略有增加,但仍然属于500吨级,不过艇上武备似乎更为强大了,“4具双联装SS-N-25天王星反舰导弹、12枚SA-N-8防空导弹、1座76.2mmAK-176舰炮、2座AK-630近防炮、1具PK-10诱饵发射器”。
▲俄罗斯设计,越南制造的BPS-500轻护舰
除了闪电级导弹艇以外,越南还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具备了制造BPS-500轻护舰的能力,排水量只有510吨(不知道为何称为轻护舰)。该舰的主要反舰武器与闪电级如出一辙,仍是8单元的SS-N-25天王星倾斜发射装置,其他武备与闪电级类似。最终该舰只建造了一艘,越南就选择继续采购更为成熟、可靠的“闪电”级导弹艇。虽然说,这些新型导弹艇为越南提供了更为强大的防空反舰能力,但是基本仍然是近岸海军的装备,想要到近海或者更广袤的南中国海中心处活动,还需要更大吨位的舰艇。
▲俄罗斯造船厂欢迎越南相关人员前来参观为其建造的“猎豹”级护卫舰
为了踅摸合适的现代化“大型”军舰,越南人没少费功夫考察,最终在综合考虑了政治、军事、经济因素以后,选择了俄罗斯研制的“猎豹”级护卫舰。根据越南的要求,俄罗斯专为越南研制了“猎豹3.9”的改进型,将原来舰桥前部的AK-630M近防炮移至机库顶部,在原来位置安装一座“卡什坦”弹炮合一近防系统的轻量化版本“棕榈-M”近迫武器系统。“棕榈-M”弹炮合一武器系统,使用无线电指令+激光复合制导模式的“松鼠-R”近防导弹+钨合金硬质弹芯次口径穿甲弹,配合全天候多通道光电火控系统,对空目标最大拦截距离10公里,整个系统同时比全重12吨的“卡什坦”减重近5吨。
▲猎豹3.9护卫舰
排水量2000吨左右的“猎豹”级护卫舰搭载的反舰武器,仍然是SS-N-25天王星反舰导弹和AK-176M型76.2mm舰炮,载弹数量与闪电级导弹艇一样。除了上述这些武备升级以外,猎豹级护卫舰的到来,对越南海军提升最大的就是反潜能力,该舰舰尾设有机库,可以搭载一架卡-28反潜直升机,这也是越南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专用舰载反潜直升机。舰上攻潜武器主要是2座双联装DA-53型533mm鱼雷反射器,可以发射SET-65KE电动自导反潜鱼雷、TZ-2电动线导多用途鱼雷和TT-3热动力自导多用途鱼雷,此外苏联祖传深弹反射器也必不可少,舰上装有一座RBU-6000型火箭深弹发射器。鱼雷和深弹系统,配合MGK-335ME综合声呐系统+反潜直升机。总算是让越南人初具实战化的反潜能力。
▲RBU-6000火箭深弹发射器,很狰狞、很恐怖(祖传)
盘算了半天,突然发现越南海军真没什么可说的,要说真正有威胁的,还是开头说的那6艘“基洛”级潜艇,但是关于基洛级想必各位操练的比我更熟悉,就不再多说了。越南海军目前为止,总得特点就是“防空能力孱弱、没有区域防空能力,反舰能力一般、反潜能力聊胜于无”。
▲越南购买的“基洛”级潜艇,只是来得略晚一些,“大洋黑洞”基本上被玩透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