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用AI技术复活奶奶,你认为有哪些令人惊奇的事?
观点君觉得,历史上最令人感到惊奇的事,莫过于著名的“天启大爆炸”事件。
这次发生在将近400年前的京城大爆炸,导致大约两万人当场殒命,死者当中,既有无辜平民,也有王公贵族,甚至连太子也没能辛免于难。而造成这次大爆炸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更是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因此“天启大爆炸”也被认为是“世界三大之谜之一”。
之所以说这场大爆炸令人惊奇,笔者觉得惊奇在以下四点:
惊奇之一:爆炸造成两万余人当场死亡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的早上,明王朝的都城北京的街市像往常一样熙熙攘攘。
大概在上午九点钟,人们听到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异响,紧接着,从都城的东北角向着西南角,尘土飞扬,卷起了一面移动着的灰墙,街市楼宇都开始颤抖,然后只听见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瞬间天空就像崩塌一样,天昏地暗,街上的楼宇开始一间接一间的倒塌。
东起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西及平则门南之间的长1500至2000米,宽 6500米的整个区域内,全部化为了一片废墟,木材、石块、人和家畜的尸体如同雨点那样从天空中被散落下来。
据《明实录·熹宗实录》、《天变邸抄》、《国榷》、《两朝从信录》等史书记载,我们惊讶的看到,这次大爆炸导致了将近两万人死亡。
关于死亡的具体情况,史书中也有详细的记载,在爆炸中心地带,正在坐在轿子里的官员薛风翔、房壮丽,他们的轿子损坏,并且轿夫都受了伤。工部尚书董可威双手摔断,御史何廷枢、潘云翼在家中被大爆炸震死。皇贵妃任氏襁褓中的太子朱慈炅当场受惊吓过度而亡。
连木匠皇帝朱由校也差点被掉落的木头砸中,大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数之众,波及人群之广,确是前所未有,此为一惊!
惊奇之二:大爆炸之后许多人衣不蔽体比起死亡数字,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大爆炸过去之后,很多人衣不蔽体。
也就是说,他们侥幸在爆炸中活了下来,可是他们的衣服却莫名其妙的不见了。史书上说“死、伤者皆裸体”,这真的是一件无法解释的怪事,不仅让当时的名人学士大惑不解,即便在今天也没有人能给出让人信服的解释。
据记载,当时经过玄弘寺街的一个轿子里坐着一位贵族人家的小姐,在爆炸发生后轿顶被掀翻,然而轿中女子却没有受伤,更为诡异的是,她身上的衣服全部消失了。除了这位女子的遭遇外,有一名侍从的帽子、衣裤鞋袜全部不见了,还有人见到街上妇女全都赤身裸体的向安全地带奔跑,有的用瓦片遮住下身,有的用手遮掩下体,有的人则裹着被子。
如果说爆炸的原因尚可解释,那么衣服失踪真的是谁也说不清原因。
惊奇之三:大爆炸的原因非常诡异关于爆炸的原因,明末的许多书籍都给出了自己的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大爆炸是因为王恭厂的炸药意外发生爆炸。
(明代皇宫图)
简单的讲,王恭厂是工部制造盔甲、铳炮、弓矢及火药等军事器械的“兵工厂”,同时也是火药储存库,所以又称为火药局。
听到“火药库”三个字,似乎大爆炸的原因已经很明白了。但是,惊奇就惊奇在,这个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关于大爆炸的原因,还一直没有盖棺定论的说法。
首先,王恭厂的选址是经过严密考虑的。
早在建厂的时候,负责此事的人就出于安全考虑,如果不慎发生爆炸会威胁到皇宫的安全,因此将它选址在距离紫禁城约三公里远的地方。
古代工匠,尤其是为皇家服务的工匠做事的严密性无需质疑,只要去看一看北京的故宫,我们便会为古人的巧夺天工所折服。像火药局这种关系皇室安危的事情,古人不可能不慎重考虑,但是从爆炸对皇宫造成的影响来看,当时正在干活的2000余工匠死亡,皇帝近侍死亡,尚在襁褓的太子死亡,影响不可谓不严重。
所以这一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再者,火药局发生爆炸不可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根据史料记载,王恭厂的工人数量在400人左右,按照当时的制作工艺,这里一年的炸药产量大概是3000吨左右。再考虑到战事消耗,以及黑火药的保存问题,王恭厂里最多储存着这么多火药。
但是,据当代专业人士估计,即使是这么多炸药发生爆炸,也不足以引起那么大的后果。而且更为诡异的是,有一个几吨重的石狮子被移动到了几百米之外,这也是无法解释的。而且火药厂的爆炸更无法合理解释许多死伤者衣服消失的原因。
因此,大爆炸的原因也许永远的被历史淹没了,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次灾难,只能不了了之了。
惊奇之四:大爆炸对末代明王朝造成的大震荡当时正值明末,天启皇帝朱由校整天沉迷于做木工活,官宦魏忠贤把持朝政,到处残害东林党人,从朝廷到民间,人心思变。
恰好又发生了影响这么大的爆炸事件,原因又扑朔迷离,人们不由得联想到了“天人感应”,难道是老天爷在警告统治者不要再胡作非为?
虽然魏忠贤不信,但是木匠皇帝和魏忠贤的心腹相信了,他们觉得这是自己作恶多端的报应。
于是朱由检像天下发布“罪已诏”,表示自己和官员们会“务要竭虑洗心办事,痛加反省”,希紧接着又下旨拿出府库万两白银赈灾。魏忠贤的心腹兼爪牙,司礼监秉笔太监李永贞在大爆炸时摔断了腿,他觉得自己是遭报应了,于是选择了隐退。
大爆炸后,许多阉党人物认为这是报应,于是提出终止迫害东林党。许多被抓的东林党人,则认为大灾之后自己可以被大赦。
(魏忠贤剧照)
但是魏忠贤却死不悔改,继续残害朝臣,骗取天启帝信任,最终,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加速了这个明王朝的覆灭。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爆炸,仿佛是魏忠贤和阉党的丧钟,对他们的大清算即将到来。爆炸也敲响了明王朝最后的丧钟,预示着明朝不可逆转的覆灭趋势。
【我是历史中简堂观点君,欢迎关注】
电视剧里有哪些穿帮镜头?
皇上的这身龙袍要笑死我,别人是威风凛凛的五爪金龙,你的是表情包卡通龙。
桌上这是盒纸巾吧。
哎呀,烟瘾犯了,悄咪咪抽根烟。
这个威亚吊得过于明显了。
这五彩缤纷的气球是来搞笑的吗?
宫里不差钱,空调多装几台。
娴妃:宫装裙配牛仔裤,我的时尚你不懂。
矿泉水实力出戏。
绿茶也不甘落后。
疤痕也要一天一换吗?还讲究左右对称。
偷拍的群演不要太明显啊。
导演难道看不到有人误入吗?
又来一个误入的。
这是诈尸了吗,竟然在玩手机。
耐克的袜子抢镜啊。
阿迪达斯也来凑波热闹。
这是现代的玻璃窗啊。
看,飞机!
这毛茸茸的马耳朵,一看就是道具啊。
大老虎也要毛茸茸,还有自行车实力抢镜。
表情都很到位,但这门一推就开了啊。
误入的挖掘机。
误入的汽车。
一秒就干的衣服。
当我们观众是瞎的吗?
这个轮胎抢戏了啊。
跟神仙姐姐太不搭了,看这现代的电线杆、信号塔。
大哥,你扳机都不扣的??
这吃的是方便面吧。
这喝的莫非是特仑苏?
墨渊上神,你是有几年没洗澡了,池子都给你泡黑了。
六点多一睁眼发现被封了?
疫情当下,不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
以前,大家见面找招呼,不外乎你吃了吗,你睡得好吗,你最近好吗?但到了现在,大家最常问的是你的码是绿的吗?做的最多的也是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不知不觉中,核酸检测也为了我们最常做的一个项目。
加之,现在交通的发达,人员的流动也是大幅度增长,这也无形之中导致了病毒的传播成几何的增长,经常无意之间冒出一个病例,然后流调一查你就会发现,原来他去过的地方有那么多。这也是新冠也SARS的最大区别,03年的时候,交通远没现在发达,在外的人们不是很必要一般都不会离开工作的地方,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当年非典传播的没那么厉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反观现在,从祖国的最南端到祖国的最北端,坐飞机,半天就到了,就算换火车也就一天左右能到,这在03年的时候是不大可能的,虽然飞机也能飞得到,但那时候,出行成本选高于现在,所以人流量的增多让病毒有了可乘之机。
今年年初,我们县城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早上还好好的,在例行检查过程中,一个有上海行程的人被发现了阳性,原来他前天送人去的上海,当天去当天回,就这么一个来回,就被传染了,不得不感叹病毒传染性厉害的同时,也感叹交通的发达,以前想去上海,没个大半天根本到不了,现在跨江大桥比比皆是,所以跑上海跑上海不再是梦。
从疫情之中,让我看到了祖国的快速发展,也让我看到了国家的强大,总能在疫情初始之时,第一时间进行扑灭,让我们有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去享受生活。也希望,疫情能早日结束,真正让大家过上国泰民安的好日子。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专注倾听,期待你的关注。[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耶][耶][耶]
为什么人死后大脑还能继续工作?
传统的死亡标准主要是依靠人的主体感觉所能观察到的变化来判断的,一般是在发现患者心跳停止、呼吸停止之后便判断死亡的。
目前通用的死亡标准是脑死亡,其具体内容如下:
1、生命体无感知和无反应;
2、生命体没有自主呼吸和运动;
3、生命体无反射,进行诱导也没有相应反射;
4、脑电波平直。
只有满足了这四点要求,才可以判断生命体脑死亡。
在下以前在死亡判断标准方面撰写了一篇文章,贴在下面作为参考。
人类的死亡标准有哪些?http://www.toutiao.com/i6428113345013875201/
死亡的三种形式http://www.toutiao.com/i6427020956010545665/
死亡的五个阶段与特征http://www.toutiao.com/i6427725312557056513/
人类死亡的标准有哪些?
一分钟心理学 2017-06-05 19:22
俗话说,人死如灯灭,便是形容人死亡之后如同蜡烛的灯火一般熄灭了。在传统习俗中,判断一个人是否死亡,主要是看他是否有呼吸以及是否有心跳,如果二者都没有的话,便默认已经死掉了。但是,光凭心跳和呼吸的停止就可以真正的确定一个人已经死亡了吗?很显然是不够的。
一、传统死亡标准
死亡的标准是在死亡的概念产生之时随之而来的,传统的死亡标准是颇为直观的将当事人或动物不再呼吸、心跳停止(通过观测、触摸的方式确定)来作为判断的依据,因着这两点很容易就可以被观察到。但随之而来的就产生了一些假死怪谈,譬如某个被判断已死的人突然在棺木中“活”过来,又或者都市怪谈中殡仪馆火化炉大爷心中的阴影,不一而足。这也就衍生出了现代的死亡的标准——脑死亡。

二、现代的死亡标准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水平的提高,对于一些心跳骤停、呼吸停止的病人,已经有了人工心肺机、心脏复苏等方法来进行挽救,许多在传统意义上被判定死亡的病人被救活。旧的死亡标准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发展的需求,1968年世界医学大会提出了现代的死亡标准——脑死亡标准,其具体内容如下:
1、生命体无感知和无反应;
2、生命体没有自主呼吸和运动;
3、生命体无反射,进行诱导也没有相应反射;
4、脑电波平直。
只有满足了这四点要求,才可以判断生命体脑死亡,故而在电视剧中常会有那种手术室里努力做手术挽回病人的生命但最终显示心跳、脑电波的仪器发出了滴滴滴滴滴滴的声音,而仪器屏幕上也会显示平直的线条,这时候剧情会转到一个医生打开门然后告诉家属“我们尽力了”之类的剧情还是不够细致。

医者仁心
三、大脑之于人体
大脑是人类控制身体的中枢,虽然这个信息也是由大脑所告诉我的。对于大脑而言,人体的大部分器官都是可以进行替换的,心脏不好可以去换心脏或者人工心脏,肝肾不好可以做移植手术,手脚不便可以用辅助的工具,唯有大脑本身是不能替换的,生命是否存活不在于身体的部分是否残缺、损坏,而在于这颗大脑是否在运作。
身体是硬件,大脑则是操作系统,若是大脑死亡,那么呼吸将会完全停止,而大脑的脑细胞会逐渐的不可逆的凋零死亡(缺氧造成的脑部伤害可以理解成脑细胞成片死亡的情况,若是救活也会对大脑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坏)。那么,在确保大脑血液和氧气的供应的情况下,把大脑转换到别的躯体上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有科学家做过相关的实验,但实验结果显示实验体的大脑虽然是存活状态,但个体本身是可以理解为瘫痪状态的,个体无法操控自己的身体。
从简单的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到更为细致的脑死亡,人类对于死亡的判断标准越来越精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督促着人对死亡的认识的提升,或许将来脑死亡的标准不再满足发展的需求,又会出现新的死亡判断标准吧。犹记得曾有本小说里面写到:“愿天下人人如龙,长生不死。”,或许未来的人类,拥有比今天的人类更加完善、美好的死亡标准吧。

文末问题:
有a和b两个患者,均符合脑死亡的标准,两者均在呼吸机的维持下维持心跳。A医院的医生认为a患者已经死亡,便停止了呼吸机的运行;B医院的医生认为患者还有心跳和呼吸,要继续治疗。最后a和b两个患者都死亡了,而患者的家人们聚在了医院,a患者的家属认为a有呼吸的时候医院就放弃了治疗没医德,b患者的家属认为b在脑死亡的情况下还去强行治疗没医德。那么问题就来了,
有哪些比较好看的纪录片?
1、寿司之神(2011)
《寿司之神》是由大卫·贾柏拍摄的一部关于寿司的纪录片。他是一个道道地地的纽约客!从小热爱寿司的他被小野二郎的职人精神而感动,干脆扛着摄影机至日本拍摄。
现年86岁的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长的三星大厨,被称为“寿司之神”。在日本地位崇高,“寿司第一人”的美誉更远播全世界。终其一生,他都在握寿司,永远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跟学徒,观察客人的用餐状况微调寿司,确保客人享受到究极美味,甚至为了保护创造寿司的双手,不工作时永远带着手套,连睡觉也不懈怠。
他的寿司店“数寄屋桥次郎”远近驰名,从食材、制作到入口瞬间,每个步骤都经过縝密计算。这间隐身东京办公大楼地下室的小店面,曾连续两年荣获美食圣经《米其林指南》三颗星最高评鉴。被誉为值得花一辈子排队等待的美味。
2、海豚湾(2009)
本片荣获2010年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
日本和歌山县太地,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小渔村,然而这里却常年上演着惨无人道的一幕。每年,数以万计的海豚经过这片海域,他们的旅程却在太地戛然而止。渔民们将海豚驱赶到靠近岸边的一个地方,来自世界各地的海豚训练师挑选合适的对象,剩下的大批海豚则被渔民毫无理由地赶尽杀绝。
这些屠杀,这些罪行,因为种种利益而被政府和相关组织所隐瞒。
理查德年轻时曾是一名海豚训练师,他所参与拍摄电影《海豚的故事》备受欢迎。但是,一头海豚的死让理查德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从此,他致力于拯救海豚的活动。
不顾当地政府和村民百般阻挠,他和他的摄影团队想方设法潜入太地的海豚屠杀场,只为将罪行公之于众,拯救人类可爱的朋友。
3、时间的风景(2012)
此片是备受赞誉的摄像师和导演,汤姆·劳的首部影片。影片采用慢镜头与定时拍摄的摄影技术,向我们展示了美国西南部陆地、人文以及野外令人惊叹的瑰丽景色。为拍摄本影片,劳开着他的丰田敞篷小卡车奔走于美国西南部,历时两年。
本片的拍摄、剪辑和色彩分级均采用4K分辨率,是世界上首部面向公众发售的4K影片。
4、艺术的力量(2006)
八集BBC年度巨献纪录片《艺术的力量》,将为您详细讲述卡拉瓦乔、贝尼尼、伦勃朗、雅克、透纳、梵高、毕加索以及罗斯科八位艺术家的生平,重现这八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历程。
八位艺术大师拥有自成一派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本片将全面剖析艺术大师们孕育和诞生艺术品时扣人心弦的故事。在主持人西蒙沙玛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叙事下,这将是一次饱览艺术大师们所创作的最伟大作品的饕餮盛宴。
戏剧化的艺术重塑,壮阔华美的摄影画面,八位艺术界巨匠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被刻画得曲尽其妙,或扼腕叹息或拍手称快,这便是艺术的力量。
这部独特而极具震撼力的纪录片《艺术的力量》,荣获国际艾美奖最佳艺术节目、2007年第60届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纪实类等多项国际大奖。
5、人类星球(2011)
BBC8集大型电视系列片 - Human Planet (人类星球),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8集节目分别探讨极地、山区、海洋、丛林、草原、河流、沙漠和城市的人类活动。世界一流的自然与人类专家以及摄影师,从空中、陆地和水下抓拍珍贵镜头。
BBC摄制组前往世界80个地方,抓拍了从未在电视屏幕上出现过的罕见精彩的人类活动。
当你看到那些被世界遗忘在角落里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你才发现自己才是被生活所抛弃的人,生活本就如此艰难,生活也本就如此简单,随性而安感恩悠然,为的不过是一口水一块肉,历尽艰辛后的庆祝是内心最纯真的释然。
6、加拉帕戈斯群岛(2006)
加拉帕格斯群岛(又名科隆群岛)隶属厄瓜多尔,以其保持原始风貌的独特生物物种而闻名于世,素有“生物进化活博物馆”之称,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群岛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由长达130公里的第一大岛伊莎贝拉岛、四个稍小一点的岛、以及总面积1平方公里多的14个小岛组成,才外还有许多岩礁和小礁。群岛最高处是伊莎贝拉岛上的沃尔夫火山,海拔1707米。
加拉帕格斯群岛是由四五百万年前巨大的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在一百多万年前浮出海面。直到现在,岛上的火山喷发还时有发生,群岛最西边的伊莎贝拉岛和费尔南迪岛上的火山一直没有消停,最近的两次喷发是在1995年和1998年。
这里的火山不高,但面积很大,一座海拔不过千米的火山,直径能达20千米。
群岛的位置极其特殊,正处在寒暖洋流交汇处,来自南部的秘鲁寒流和北部的赤道暖流交汇于此。这里的海洋生物丰富异常,喜寒、喜暖动物一应俱全。除此之外,地球上还没有什么地方能让企鹅和热带珊瑚鱼同游一水间。
7、生命(2009)
《生命》是由BBC制作的十集系列纪录片,从2009年10月12日开始在BBC电视台播出。本片制作共耗时四年,全部以高清方式摄制。每集50分钟,外加10分钟的拍摄花絮,总共60分钟。
根据《泰晤士报》报道,本系列片耗资一千万英镑,不过BBC官方并未证实这一数字。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二百周年,也是《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为了进行纪念,本片力图展现自然界缤纷物种的多样性,和它们为适应环境而进化出的各种神奇生存本领。
摄像机在丛林里缓缓平移,而镜头前的景色从春天进入夏天,然后到秋天,花儿从盛开到枯萎,青苔从绿色到披上霜冻,蜘蛛在树杈之间一圈一圈快速地织着蛛网……半年中这条丛林小路上所能看到的画面被全部压缩在这短短六十秒。
这,就是BBC纪录片Life第九集里的一个片段。
8、种出个地球(2012)
制作精良的自然类纪录片本身就是最好的正能量,想想看,从微不起眼的一个细胞,一枚花瓣,一颗种子,一片草叶开始,植物怎样影响着这颗星球的气候地貌生物进化乃至文明进程…这比精心炮制的温情励志大片催泪煽情一万倍。
BBC最新高清纪录片,将镜头瞄准我们这颗星球上的植物,由主持人Iain Stewart 教授带领大家走进植物的世界,了解植物的起源及生命机理。
这个主持人之前主持过 - 地球的力量, 非常喜欢主持人Iain Stewart 教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带有浓重苏格兰口音的家伙,该系列纪录片知识性很强,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专业乏味的植物学知识在他和BBC主创人员鬼斧神工般的技巧下变得娓娓动听!堪称高清版的 - 植物私生活。
9、浮生一日(2011)
这是部全球网友共同掌镜的神片——由来自192个国家长达4500小时的录像剪辑而成,讲述了2010.7.24这天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在其中也许你会找到和自己非常相似或完全不同的活法。
我们都那么渺小,却组成了完整的世界。请一定看到最后。
10、地球脉动(2006)
从南极到北极,从赤道到寒带,从非洲草原到热带雨林,再从荒凉峰顶到深邃大海,难以数计的生物以极其绝美的身姿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们看到了Okavango洪水的涨落及其周边赖以生存的动物们的生存状态,看到了罕见的雪豹在漫天大雪中猎食的珍贵画面;看到了冰原上企鹅、北极熊、海豹等生物相互依存的严苛情景,也见识了生活在大洋深处火山口高温环境下的惊奇生物。
当然还有地球各地的壮观美景与奇特地貌,无私地将其最为光艳的一面展现出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