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下卧层,地基验槽记录资料怎么填写?
地基验槽记录资料填写要求:
1、验收时间为各方共同检查验收日期。
2、基槽(坑)位置、几何尺寸、槽底标高均按验收实测纪录填写。
3、土层走向、厚度、土质有变化的部位,用图示加以说明。
4、槽底土质类别、颜色及坚硬均匀情况。
5、地下水位及水浸情况等。
6、遇有古坟、钴井、洞穴、电缆、旧房基础、以及流沙等应在图中标明位置、标高、处理情况说明或 写明变更文件编号。
7.检查验收意见:写明地基是否满足设计、规范等有关要求。是否与地质勘查报告中土质情况向情况相符, 验槽由建设单位组织地质勘查部门、设计院、建设、监理单位及施工有关人员参加,共同检验做出纪录并签字。无验槽手续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地基验槽程序:
(1)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单位确认自检合格后提出验收申请;
(2)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共同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
地基验槽方法:
(一)地基验槽通常采用观察法。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通常采用钎探法。
(二)轻型动力触探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基底进行轻型动力触探:
(1)持力层明显不均匀;
(2)浅部有软弱下卧层;
(3)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
(4)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
地基验槽地基处理:
通过验槽及分析钎探资料,发现槽底局部异常后,应根据地基土的土质情况、工程性质和施工条件,采取适宜的处理方法,以减少或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
(1)局部硬土的处理:挖掉硬土部分,以免造成不均匀沉降。处理时要根据周边土的土质情况确定回填材料,如果全部开挖较困难时,在其上部做软垫层处理,使地基均匀沉降。
(2)局部软土的处理:在地基土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管道渗水)、地层的差异或含水量的变化,造成地基局部土质软硬差异较大。如软土厚度不大时,通常采取清除软土的换土垫层法处理,一般采用级配砂石垫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4;当厚度较大时,一般采用现场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或砌块石支撑墙(或支墩)至基岩进行局部地基处理。
地基验槽记录资料填写范例:
验槽留置土层多厚?
若采用机械开挖,一般基槽底预留土厚度在300~500mm用于人工清底,以保证基底标高正确、避免超挖及原状地基土层遭受扰动。如果采用人工挖方,允许标高±30mm,表面平整度为20mm。一、验收依据根据GB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地基基础工程必须进行验槽。
基坑(槽)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基底设计标高往上200~300mm需由人工开挖,不能使用机械开挖)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地基验槽
验收合格后需参建各方以书面文件形式确认合格。
二、验槽条件
1、参建五方技术人员共同参加验收
五方参建单位分别是: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
2、验槽时需具备的资料: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轻型动力触探记录(可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的情况除外);
(3)、地基基础设计文件;
(4)、地基处理或深基础施工质量检测报告。
3、验槽应在基坑或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需留置保护土层时其厚度不应超过100mm。
备注:此处主要是防止不能及时进行基础施工时采取的措施。

地基人工清底及钎探
4、槽底应为无扰动的原状土。
备注:这就是为什么槽底以上200~300mm不能使用机械开挖的原因,机械开挖容易扰动土体。
三、验槽内容
天然地基验槽应检验下列内容:
(1)、根据图纸确定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位置、尺寸、标高)
(2)、根据勘察报告核对基坑底、坑边土体和地下水情况;(土体及地下水)
(3)、检查空穴、古墓、古井、暗沟、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情况,并应查明其位置、深度和性状;(不良地质影响)

地基钎探
(4)、检查基坑底土质的扰动情况以及扰动的范围和程度;(外力影响)
(5)、检查基坑底土质受到冰冻、干裂、受水冲刷或浸泡等扰动情况,并应查明影响范围和深度。(不良环境影响)
(6)、 天然地基验槽前应在基坑或基槽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检验数据作为验槽依据。
备注:天然地基验槽内容需要我们重点记忆,出题频率较高。
四、验槽方法
验槽方法通常主要采用观察法(土质情况需专业人员进行查验),而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要先辅以钎探法配合共同完成。

轻型动力触探仪器
1、观察法
(1)、观察基槽的土质情况,用测量仪器复核基槽开挖深度,初步验证基槽底部土质与勘察报告是否相符,观察槽底土质结构是否被人为破坏。
(2)、观察基槽边坡是否稳定,是否有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存在,如地下渗水、坑边堆载或近距离扰动等。(基础施工,特别是深基础施工,边坡稳定很重要)
(3)、基槽内有无旧的房基、洞穴、古井、掩埋的管道和人防设施等。如存在上述情况,需会同参建各方进行处理。
备注:在记忆该知识点时,可以从地质情况、边坡稳定、外因影响等去加强记忆,不用死记硬背,抓住关键词。

轻型动力触探
2、轻型动力触探轻
型动力触探进行基槽检验时,应检查下列内容:
(1)、地基持力层的强度和均匀性;
(2)、浅埋软弱下卧层或浅埋突出硬层;
(3)、浅埋的会影响地基承载力或基础稳定性的古井、墓穴和空洞等。
我公司地下车库深37m?
是否做钎探工作,与是什么样的工程无关,凡不属于下列条件之内的,可以考虑不做基槽钎探:
1、持力层明显不均匀;
2、浅部有软弱下卧层;
3、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
4、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
什么是下卧层?
所渭是下卧层就是地基和路基都有持力层和下卧层,持力层是路基基础的表面层,而下面就是下卧层,如果下卧层特软特松则要用重力加固才能达到持力层的要求。
基坑清槽验收标准?
验槽条件
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建设等各方相关技术人员应共同参加验槽。
验槽时,现场应具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轻型动力触探记录(可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的情况除外)、地基基础设计文件、地基处理或深基础施工质量检测报告等。
验槽应在基坑或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对留置保护土层时其厚度不应超过100mm;槽底应为无扰动的原状土。
验槽内容
1
天然地基验槽
天然地基验槽应检验下列内容:
1)根据勘察、设计文件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
2)根据勘察报告核对基坑底、坑边岩土体和地下水情况;
3)检查空穴、古墓、古井、暗沟、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情况,并应查明其位置、深度和性状;
4)检查基坑底土质的扰动情况以及扰动的范围和程度;
5)检查基坑底土质受到冰冻、干裂、受水冲刷或浸泡等扰动情况,并应查明影响范围和深度。
天然地基验槽前应在基坑或基槽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检验数据作为验槽依据。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
1)承压水头可能高于基坑底面标高,触探可造成冒水涌砂时;
2)基础持力层为砾石层或卵石层,且基底以下砾石层或卵石层厚度大于1m时;
3)基础持力层为均匀、密实砂层,且基底以下厚度大于1.5m时。
2
地基处理工程验槽
对于换填地基、强夯地基,应现场检查处理后的地基均匀性、密实度等检测报告和承载力检测资料。
对于增强体复合地基,应现场检查桩位、桩头、桩间土情况和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检测报告。
对于特殊土地基,应现场检查处理后地基的湿陷性、地震液化、冻土保温、膨胀土隔水、盐渍土改良等方面的处理效果检测资料。
3
桩基工程验槽
设计计算中考虑桩筏基础、低桩承台等桩间土共同作用时,应在开挖清理至设计标高后对桩间土进行检验。
对人工挖孔桩,应在桩孔清理完毕后,对桩端持力层进行检验。对大直径挖孔桩,应逐孔检验孔底的岩土情况。
验槽方法
验槽方法通常主要采用观察法,而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要先辅以钎探法配合共同完成。
1
观察法
观察槽壁、槽底的土质情况,验证基槽开挖深度,初步验证基槽底部土质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观察槽底土质结构是否被人为破坏。
基槽边坡是否稳定,是否有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存在,如地下渗水、坑边堆载或近距离扰动等(对难于鉴别的土质,应采用洛阳铲等手段挖至一定深度仔细鉴别)。
基槽内有无旧的房基、洞穴、古井、掩埋的管道和人防设施等。如存在上述问题,应沿其走向进行追踪,查找其在基槽内的范围、延伸方向、长度、深度及宽度。
在进行直接观察时,可用袖珍式贯入仪或其他手段作为验槽辅助。
2
轻型动力触探
轻型动力触探进行基槽检验时,应检查下列内容:
1)地基持力层的强度和均匀性;
2)浅埋软弱下卧层或浅埋突出硬层;
3)浅埋的会影响地基承载力或基础稳定性的古井、墓穴和空洞等。
轻型动力触探宜采用机械自动化实施,检验深度及间距应按下表执行。检验完毕后,触探孔位处应灌砂填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