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竞争力排行榜,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外的竞争力在哪?
- 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 部分人才会向低房价的二线城市流动大家同意吗?
- 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
- 9市崛起南京青岛长沙无锡佛山宁波大连郑州沈阳你怎么看?
城市竞争力排行榜,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外的竞争力在哪?
主要是造价成本低、技术好、安全
我国轨道交通发展十多年来,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轨道交通的出口,很受国际市场的欢迎,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下面主要拿高铁举例。
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已达2.9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是世界上高铁密度最高的国家。而中国高铁铁路网建设成本平均每公里1700-2100万美元,是其它国家建设成本是三分之二。日本和欧洲,平均每公里建设成本2500-3800万美元,美国平均每公里最高达5600万美元,换句话讲,花美国造高铁三分之一的钱就能买到中国高铁制造了。另外人工成本低,以及我国量产高铁机件成本低,毕竟我国的产业链集中也是一大优势,综合这些因素,成本优势很明显。
在高铁技术方面,我国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它的高速已经碾压普通火车、汽车了,拿准点率来讲,复兴号的出发和到站的准点率分别是99%和98%,安全事故几乎没听说过。
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人,一座城市的核心就是人口!人口的多少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繁华程度,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教育,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太多太多!
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主要动力是人口的密度与人口的规模,城市的发展壮大,主要靠这两个动力推动,人口高密度分布在一起,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最大的。
城市人口的增多,会带来城市更便捷、更完善的交通体系,会修建更多的公路、铁路、高速公路与周围地区联系到一起,城市人口的增多,会带来各种人才的到来,满足各个企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从而推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增速发展。
城市人口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住房价格、交通出行、工作岗位需求、社会设施的完善等等。都与人口分不开,人口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兴荣与衰落!
部分人才会向低房价的二线城市流动大家同意吗?
二线城市的房价确实相对于一线城市低不少,二线城市现在越来越有优势,随着发展和建设,二线城市也已经进入了准一线城市的行列,就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所以,二线城市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更大一些,同时也具有更丰富的公共资源。这也是二线城市竞争力的表现。
现在很多二线城市已经从原先的发展模式变化起来,也开始注重自己的特有产业,搞起了科技产业园。好比锤子科技入驻成都,小米科技入驻武汉。越来越的大公司开始瞄准二线城市发力。同时,二线城市也开始用落户、购房补助等政策来吸引我们的高精尖人才前往。
所以,我对题主的看法非常认同。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是一陈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更新的,二线城市正以其饱满的精力向更高更远的舞台发力。
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
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青岛排名和上海排名一样,这对青岛或与青岛竞争力差不多的城市来讲,是个莫大的鼓舞!但对上海这个多年来经济和繁荣指数一直在中国乃至世界处于领先的城市来讲,可能就有点紧迫感了。
综合来看,我们会有以下感触:
1.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行榜,很公平。青岛无论是城市规模,人口指数还是GDP以及港口吞吐量,航空吞吐量等很多指标,都无法和大城市抗衡,但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一样,说明评审委员会审核排名很公平,不会因城市大小而给出名次不一。
2这说明青岛近几年无论经济还是生态环境以及整个城市卫生、安全、城市配套及城市知名度都飞跃进步。近几年,青岛召开了APEC企业领导人会议、东盟十国领导人会议等很多大型国际高档次会议,大大提升了城市知名度,青岛也借此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配套,青岛地铁也开通可好多线路,大大方便百姓出行。新机场马上运营,动车通向全国很多大中城市,这些都提高了青岛城市知名度,从而带动外资及本地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不得不提青岛的港口和城市建设:青岛港口这几年,货运量一直在全国排名前茅,北海舰队及航母都停靠此,与国际很多军队海军出访也在此,这些都对提高青岛知名度加很多分。青岛的气候和环境也是一流,一直是全国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更是宜居宜游城市。
3.很多类似的青岛的城市看到希望,努力拼博,争取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前茅。
4.上海加油!希望上海永远是中国上海!世界的上海!
9市崛起南京青岛长沙无锡佛山宁波大连郑州沈阳你怎么看?
首先,这几个GDP破万的城市,可以分为两大类:省会城市,和非省会城市。
先来看看省会城市:
南京:提到南京,就不能孤立的看,不得不提上海的影响力,上海相对于南京,与北京相对河北省会石家庄而言,是大大不同的。
南京本身作为江苏省会,就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它的吸引力,虽不能和上海平起平坐,但仍然不容小觑。
如今强势入主万亿GDP阵营,更有如虎添翼,而且,最重要一点,南京并不排外。
我有一个朋友,南京本地的,说他们基本不说方言,并非南京没有方言,而是住在城北、以及各大商圈附近的土生土长的南京人,见面基本上也不讲南京话,都是说普通话,只有很熟的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才会说本地方言,而且,很多人去南京旅游,基本上,也听不到什么南京话,说明开化程度比较高。
这一点,上海就有所区别了,上海话:阿拉上海滴... ...
长沙:湘楚大地,一个和武汉暗自较劲的省会,一个是湖南,一个是湖北,不得不说,长沙,在gdp上,还是稍微逊色湖北武汉的,但在其他方面,两个城市还是有得一拼的!
就像武汉有周黑鸭,长沙有口味虾,武汉有同济医院,长沙有湘雅。
都属于长江边上的两大“火炉”,但两地房价也是不想上下的,走在前面的武汉,或更有实力问鼎“华中重镇”,而长沙,如果向西、向南扩张,西与贵州东部联手,南并株洲湘潭,还是很有可能实力大增的!
郑州作为“一座火车上拉来的城市,”这一点上,和石家庄比较像,虽然比石家庄发达很多,但我认为,郑州现在才破万亿,的确速度有点慢了。
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如果换做是开封,或者洛阳,如果也能有郑州这样的交通条件,发展潜力也许不会止于目前这样。
不过话说回来,要说历史和文化,“郑姆斯特丹”也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商朝的国都,就曾经在郑州一带。
沈阳东北一共有3个省会,沈阳是区域性中心,很多东北的资源和企业都云集在沈阳,长春和哈尔滨的繁华程度,相对来说,感觉还是比不上沈阳。
近些年,东北经济很不理想,沈阳现在还能GDP破万,实属不易。
有一些民间的传说:狗咬奉天,火烧船厂,风刮卜奎。奉天、船厂、卜奎分别就指的是清朝东北三省的省会,即今沈阳、吉林(吉林市)、齐齐哈尔。
其他的破万亿的非省会城市,这里只是简单说说,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我:
青岛和大连:二者很相似,都是海滨城市,一个是山东,一个是辽宁。2000年之前,青岛很多方面,都在学习借鉴“花园城市”大连,你追我赶,最终,学生超越了老师。
而大连,虽然地处东北,作为“共和国长子”,近些年不免落后于青岛了,如今,工业复苏仍显乏力,而此时的青岛,已经在以深圳为学习对象了,潜力十足。
无锡和宁波:如果说,苏州和杭州是一个量级的门当户对,那么无锡和宁波,就是另一个层面的棋逢对手。
宁波是副省级城市外加计划单列市,靠近杭州,如今的东部新城,也规划得十分雄伟,城市建设的发达程度看上去也要比无锡更繁荣一些,但是,无锡拥有一个不能被忽略的地缘优势,离上海更近。
因此,在城市群的趋势加强的未来,无锡和宁波,谁执牛耳,仍未可知!
佛山:一个很适合拍照新手练习摄影的城市,特别是岭南四大名园:梁园。
虽然是广东省的省辖市,但近些年,佛山市的兴盛,不能忽略其得益于广州辐射,特别是番禺区的发展,对佛山有直接的拉动作用。
可以说,相比起中山来,佛山的地缘更具优势,因为邻近广东;但是,如果是相对于东莞而言,可能“天花板”就没那么有想象空间了,东莞向南可联深圳,向西可接广州,而佛山,与广州的距离太近,同城化的趋势很明显。
不过,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提出后,佛山还是有很大潜力的。
更多城市地缘分析,可关注我,长期研究中国城市发展,欢迎交流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