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错误,两人哪个更厉害?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朝时期杰出政治家。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抚使、文昌右丞、豫复二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公元691年九月,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为酷吏来俊臣诬害,贬为彭泽县令。营州之乱时,得到起复。公元697年,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迁纳言。勇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培植举荐忠于唐朝的大臣进入朝廷,为了李唐社稷光复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北宋名臣。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龙图”。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个人觉得狄仁杰厉害点,其实在清廉,公正,爱民,破案这些方面两个人基本差不多主要是根据两位人物当时所处的时代来看武则天一直由于立武姓后人为接班人还是立李姓接位一直在左右摇摆,狄仁杰拥护李唐而且他也一直这么做的,可以说他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武则天的立场让李家重回权利巅峰起到了一定作用,夸张点说影响了朝代的走向。所以觉得狄仁杰更厉害,纯属个人见解如有错误请各位指正!谢谢
历史上包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一生刚正不阿,最后在64岁那年,某天正常打卡上班的时候,忽然得了一场急病,十几天之后倏然长逝。
因为这场病来得太过突然,所以包大人生前,也没怎么遭受过病痛的折磨。在其死后,皇帝为其辍朝一日,追赠礼部尚书。而包大人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也继承了包大人的优良品格,成了一个正直清廉的好官,包家也是香火绵长,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后人。
这样的结局,显然算是善终了。
包拯生于公元999年,当时正是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在位期间。在包拯六岁那年,辽国大举南下入侵,宋真宗率兵亲征,最后双方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签订以后,辽宋双方大规模的战争开始消泯,宋朝也由此变得更加和平,国内迎来了一段‘黄金时代’。
少年时代的包拯,便成长于北宋的这段黄金时代当中。另外,包家也不是什么普通人家,从包拯爷爷那一代开始,便已经入朝为官,而且官职不低。更为难得的是,包拯的爷爷和父亲,都是难得的清官。少年时代的包拯,深受家族长辈的影响,所以才会成为后来那个著名的‘包青天’。
在包拯24岁那年,宋真宗去世,皇帝换成了宋仁宗。这位宋仁宗在历史上,也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而包拯接下来的大半生,也将完全追随这位宋仁宗,开创出一段君臣佳话。
在宋仁宗登基五年之后,29岁的包拯,终于通过了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不过,包拯考中进士之后,却因为父母年迈,不忍远离父母到外地做官,所以直接辞去了官职。后来父母去世之后,包拯又为父母守孝。直到十年之后,到了公元1037年,包拯才正式开始做官,被任命为安徽的一个知县。
这时的包拯,已经年近四十了。
这件事听起来或许很难接受,但历史上真实的包拯,确实是直到年近四十的时候,才正式走上自己的仕途。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一个已经快四十岁的中年男人,刚刚开始做官,似乎已经有点老了。但包拯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好饭不怕晚’。
在安徽做了四年知县以后,包拯直接被调任到广州,担任知府!从知县到知府,显然是一个官场上一个巨大的台阶,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未必能迈得过去。而包拯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四年之内,便迈过这个台阶。除了他本人担任知县期间,政绩特别好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之前孝顺父母的事情,早已传到了京城,甚至连皇帝都听说过这事。如此一来,包拯被火速提拔,自然也就不稀奇了。
在广东做了两年知府后,包拯再次被提拔,这一次,包拯直接被调到了京城,担任殿中丞。而后在御史中丞的推荐下,改任监察御史。
在这之后,又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包拯迎来了自己人生当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包拯担任使臣,出使辽国。包拯出使辽国的这个时间点,十分特殊。在此之前,大概就是包拯做知县那段时间,宋朝西北的西夏刚刚独立称帝。
西夏独立之后,宋朝首先派兵讨伐,但却被西夏击败。宋朝退兵之后,辽国那边皇帝又率兵亲征,打算趁机摘果子,直接灭了西夏,但结果同样被西夏击退。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包拯出使辽国了。
在这次出使过程当中,宋朝使团到底都做了哪些事情,史书上记载的不多。而且,包拯也不是唯一的使者,只是其中之一。对于这次出使,包拯并没有发挥出太多作用。但在出使途中,沿途见到的很多辽国情况,以及很多宋朝的边境情况,却让包拯受益匪浅!
所以,回到京城之后,包拯直接上书,对沿途所见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批评和建议。而宋仁宗收到包拯的上书之后,也进一步认为包拯是个能干的贤臣。于是,此后三年时间里,包拯被外调出京,先后担任京东路、陕西、河北路的转运使。
在担任转运使期间,包拯正直廉明,而且非常能干,做了很多有利国家的事情。和民间传说当中的包青天的形象不同,历史上真实的包拯,为官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其实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和各地军队、粮草打交道。
不过,也正是在这期间,包拯所展现出来的才能,让宋仁宗对包拯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包拯是一个贤臣,为官正直清廉,工作也很努力。但包拯本人,并不是那种可以经世济民的大才。这样的包拯,身居高位,对国家是一件好事。但他的才能,并不足以让他去担任宰相。
这个判断,基本上也就奠定了包拯仕途的上限了。
公元1055年,包拯因为举荐官员失误,被贬为安徽池州的知州。一年之后,复职刑部郎中,兼任江宁府知府。同年十二月,包拯调任为开封府,这一年,包拯57岁。
民间小说里提到包拯,基本上主要讲的都是包拯在开封府工作的这段故事。但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包拯,在开封府只干了两年而已。在后世民间传说当中,之所以会特别重视包拯的这段经历,除了包拯在职期间,确实执法严明,断案公道之外。最重要的是,包拯敢于得罪那些当朝权贵,甚至直接弹劾权贵,铁面无私。
包拯的这些举动,在当时为他赢得了很多名声。所以在后世的民间小说当中,当大家渴望一个清正廉洁,而且可以帮百姓申诉冤屈的官员时,包拯这个形象,就很符合百姓们的需求,所以就进了民间小说。再加上后世的不断神化,所以就成了后来我们熟悉的那个包青天。
在开封府干了两年之后,包拯升任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在此期间,包拯还曾奉命负责刑狱诉讼,在此期间,包拯确实也展现出了极强的断案能力,这也为后来他‘包青天’的美名,埋下了伏笔。
公元1061年,包拯被拜为枢密副使,达到人生顶点。枢密院是宋朝的最高军事部门,类比今天的话,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而此时的包拯,便相当于是国防部副部长,深得皇帝的信赖。
不过,包拯在枢密院任职期间,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因为当时宋朝主要以和平为主,和辽国、西夏的战争也已经停止,所以枢密院的工作也不是很忙。另外,就在调职枢密院一年之后,在某次日常上班的时候,包拯忽然得了一场急病,就此一病不起。再之后,还不到一个月,包拯便撒手人寰,只留给这世界无数的传说。
包拯去世之后,宋仁宗追赠其为礼部尚书。包拯的儿子包绶,后来也一样是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最高做到过通判的位置。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确实公正廉明,敢于得罪权贵,为百姓主持公道。但同时,包拯一生当中,最高也就只是担任过枢密副使,并没有担任过宰相,也没有对历史产生过什么特别重要的影响。
至于民间小说当中,包拯的那个‘龙图阁直学士’的称号,也只是一个虚衔。从品秩上来看,大概也就相当于是六部侍郎这个级别。
不过,在后世的民间小说当中,那个铁面无私、敢于为民请命的‘包青天’的形象,或许才是对包拯最好的评价。不管到任何一个时代,一个公正廉明的好官,永远都会被百姓爱戴。这个评价,远比宋朝皇帝追赠什么官职,更有说服力。
宋仁宗的长女福康公主的结局如何?
宋仁宗把女儿害惨了。他逼着长女嫁给表叔,婚后,公主和太监厮混、和婆婆打假,好不容易和离,宋仁宗临终前又来了一句:必须复婚。
这就是历史上福康公主真实的人生。
在电视剧《清平乐》中,福康公主深受父皇喜爱,自小被宋仁宗捧在手心。然而,到了适婚年龄,宋仁宗却不顾女儿意愿,坚决把她嫁给了李玮。
福康公主带着太监梁怀吉出嫁,本想和他相伴一生,结果被李玮霸王硬上弓。她想要离婚,宋仁宗却坚决不许,最后逼疯了她。
就这样,昔日活泼可爱的福康公主,变成了疯子,心爱之人梁怀吉也被送走。观众不禁感叹,她虽贵为公主,却只拥有了十几年的快乐,往后余生尽是深渊。
而历史上真实的福康公主,遭遇比电视剧还要凄惨。
她是宋仁宗最疼爱的女儿,同时,也是被父亲害得最惨的女儿。
宋仁宗有多偏爱福康公主?宋仁宗一共有13个女儿,夭折了9个。他的3个儿子更是一个都没长大。
福康公主是仁宗和苗贵妃的长女,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她的具体名字。
对这个女儿,宋仁宗是真的非常疼爱。
女儿刚满周岁,他就破格给了封号“福康”。
而按照正常规矩,公主的封号,需要到成年或嫁人时,才会正式册封。
上一位在周岁时被册封的公主,是唐太宗的嫡公主。
由此可见,宋仁宗是真的很喜欢这个女儿。
随着时间流逝,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宋仁宗接连丧女、丧子,他对福康公主的感情就更不一样了,因为每一次都有她陪伴在身边,而到了最后,甚至只有她陪伴在身边。
一次,宋仁宗生病,福康公主祷告自愿替父受罪。宋仁宗知道后,就更疼爱这个女儿了。
20岁那年,福康公主被册封为兖国公主,享受隆重的册封礼。
这是宋朝第一个有自己册封礼的公主。
册封礼结束后,一向节俭的宋仁宗,又一掷千金,花了几十万缗钱为福康公主造府邸,这待遇比皇太子还要舒坦。
《嘉祐杂志·补遗》:南郊赏给,旧七百万,今一千二百万。官人俸,皇□中四千贯,今一万二千贯。合同司岁会,支左藏库钱八、九万贯,近岁至三十五、六万贯。初令皇太子料钱千贯,无公主料钱例。
可见,宋仁宗对福康公主的偏爱,是实打实的。
有句话说得好,男人爱不爱你,就看他给你花多少钱。
只是,这样偏爱长女的宋仁宗,却一意孤行,在婚姻大事上,将女儿打入十八层地狱。宋仁宗,本名赵祯,是宋朝的第4位皇帝。
他是“狸猫换太子”中的那个“太子”。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狸猫换太子是文学作品的演绎,并不是真实的历史。在真实的历史中,皇后刘娥并没有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杀母留子。
当然,正史中,宋仁宗的生母李宸妃,也确实承受了一些委屈。
宋真宗没有嫡出的儿子,为了让赵祯顺利继位,他一出生,就当了皇后刘娥的儿子,直到亲生母亲去世多年,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因为不曾对生母尽孝,宋仁宗始终认为,自己对李家有巨大的亏欠。
为了弥补母亲受的委屈,宋仁宗给母亲的弟弟李用和一家高官厚禄、富贵荣宠,还打算把最宠爱的女儿福康公主嫁过去。
宋仁宗为女儿看中的丈夫人选,是李用和的儿子李玮。
但从血缘关系来看,这事就有点乱了。
李玮是宋仁宗的表弟,算起来,福康公主要称呼他为表叔。
而根据大宋婚姻法的规定,表侄女和表叔是不可以结婚的。
但被愧疚冲昏了头脑的宋仁宗,才不管什么律法规定,他就是想要补偿李家,丝毫不顾及女儿的想法。
9岁那年,福康公主就和李玮订了亲。
李玮是个什么人呢?李玮略有才华,懂得书法和绘画,因为早早和公主订婚,也谋求了一官半职,但他从未建立功勋,还喜欢和豪门子弟、无赖厮混,喜好奢靡。
最关键的是,他长得很丑,相貌不行,也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
福康公主压根看不上他,多次表示不愿意嫁他。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玮貌陋性朴,公主常庸奴视之,韩氏复相离间。
然而,胳臂拧不过大腿。
无论福康公主怎么闹,宋仁宗都打定了主意履行婚约,坚决不更改这桩已成定局的婚姻。
到后来,福康公主认命了,她答应了出嫁,但要求带走心爱的内侍梁怀吉。
在福康公主心中,有内侍梁怀吉陪伴,日子总能好过一点。
然而,每一桩不幸的婚姻背后,都有一个闹事的婆婆。一次,福康公主正在和梁怀吉月下小酌,李玮的母亲杨氏在一旁偷窥。她应该是担心福康公主干什么对不起自己儿子的事。
但她没想过,福康公主从小被捧在手心,哪里受过被偷窥的侮辱?
这公主的脾气也是真烈,直接就和婆婆杨氏打了起来。
按照宋朝的规矩,公主出嫁后,驸马要抬高辈分,即“升行”。简单来说,公主出嫁,也不用伺候公婆,因为她和公婆是“同辈人”,属于平级。
当然,杨氏和李玮心里也有气。
若是公主不嫁过来,还得叫他们一声表婆婆、表叔叔,如今居然还和自己打起来了!
但他们也不敢真打公主,只能忍气吞声。
可福康公主一直受着委屈,如今又遭遇奇耻大辱,连夜哭着跑回皇宫,找到宋仁宗哭诉。
按照规矩,皇宫的大门不可以晚上打开,但宋仁宗实在不忍心女儿受苦,违规把她放了进来。
就这件事,宋仁宗被司马光等人揪着批评了很久。
但宋仁宗还是没有让女儿和离。他心疼满腹委屈的女儿,却还是扛不住内心想要补偿李氏的心,最终,他只给了李玮降职外派的惩罚。
而圣旨才下不到1天,宋仁宗又免除了对李玮的降职外派,只是轻描淡写罚了他三十斤铜。
朝令夕改,不合规矩,也伤透了福康公主的心。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九十二》:(嘉祐五年)九月......庚戌,降驸马都尉、安州观察使李玮为和州防御使,仍与外任。明日,免降官,止罚铜三十斤,留京师。
她发现,父亲根本不会为她出头。
而更伤人的是,宋仁宗认为,福康公主和内侍来往,会影响到她和李玮的复合。于是,他听从了言官的建议,将福康公主身边熟悉的内侍全部调走。
至于和福康公主最亲厚的梁怀吉,更是被发配到洛阳去干粗活了。
失去了所有熟悉的人,福康公主在府中住得郁郁寡欢,逐渐精神都不正常了,整个人处在半疯的状态。
公元1062年,宋仁宗于心不忍,让女儿回皇宫居住,还召回了梁怀吉。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福康公主开始和驸马分居。
宋仁宗很头疼。
一桩亲上加亲、用来报恩的婚姻,最后闹成这个局面。
把女儿送回去,作为父亲的他于心不忍;不把女儿送回去,对李家他又心有愧疚。就在这时候,李玮的哥哥李璋上奏,代弟请求让两人和离。
宋仁宗同意了,这场婚姻的闹剧,就此结束。
为了表示歉意,宋仁宗还赐给李玮黄金二百两,把福康公主原来“兖国公主”的封号降为“沂国公主”。
一降一升,宋仁宗的心里总算是平衡了。
可事情过去还不到几个月,宋仁宗突然病重。
在病中的他,心里又开始不舒坦了。
他想起了自己那没见过面的母亲,想起自己去世后李家的富贵要如何延续。
思想来去,他还是决定牺牲女儿。
就这样,宋仁宗临终前,又下令提高公主封号,并让两人复婚。
《续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嘉祐七年)......十一月,己巳,进封沂国公主为岐国公主,建州观察使、知卫州李玮改安州观察使,复为驸马都尉。
因为是先皇的遗诏,没有人再敢让福康公主和李玮的和离。
宋仁宗这一次,算是彻底把女儿和李玮绑在了一起。
自此以后,李玮和福康公主之间,没有离婚,只有丧偶。
仁宗去世后,宋英宗继位,福康公主升为越国长公主。四年后,宋英宗去世,福康公主又被册封为楚国大长公主。……然而,封号越来越尊贵,福康公主过得越来越不开心。
她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要和厌恶的男人朝夕相处,还要喜滋滋地接受李玮纳妾生子。
公元1070年,福康公主郁郁而终,年仅32岁。
公主死后,宋神宗这才发现她遭到了李玮的虐待。
是李玮,阻止生病的公主求医问药;是李玮,让公主自己干粗活;是李玮,让公主穿满是虱子的衣服……《王安石传》上曰:“玮都不恤长主,衣服饮食药物至于呼医,亦多作阻隔,长主衣衾乃至有虮虱,至自取炭生火,炭灹伤面。”
桩桩件件,令人发指。
宋神宗大怒之下,直接革除了李玮的驸马职位,将他贬谪,并给予福康公主“庄孝”的封号。
至此,已经去世的福康公主,终于不再是李玮的妻子。
只可惜,如今的她,已经带着绝望离世,并不知道有人为自己出头。
不得不说,福康公主的前20年,被父亲捧在手心,可后面的12年,父亲却亲手将她打入地狱,不闻不问,只记得心中的愧疚。其实,宋仁宗的生母,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委屈。在正史上,除了宋仁宗自己不知道母亲是谁,李宸妃并没有受太多的委屈。
她本是皇后刘娥的婢女,后来因为刘娥迟迟不能生育,便蒙受宋真宗的临幸,生下了儿子。而生下儿子后,李宸妃主动把孩子送去刘娥身边,寄养在她的名下。
这件事,是李宸妃为了让儿子继位的自愿,也是她感恩刘娥的恩情而自发的报恩。
刘娥也没有亏待李宸妃。
宋真宗爱着刘娥,对其他女儿并不在意,李宸妃的妃子之位,还是刘娥以太后的身份封赏的。
李宸妃去世,刘娥以皇太后之礼节为她下葬,后来,宋仁宗非要说自己没见过生母一面,非要让人打开棺木,才看到了栩栩如生、安详去世的母亲。
可以说,宋仁宗的愧疚,压根不是基于客观事实,而是自己内心的折射。可他自己不去承受这种愧疚,偏让最宠爱的女儿去为他受苦。
若是宋仁宗多信任女儿一些,或许就能发现李玮的险恶之心。
只可惜,这世间没有如果。
或许,宋仁宗知道女儿后来的遭遇,会在临终前让他们和离。
但我想,下辈子,福康公主应该不愿意再成为宋仁宗的女儿。
因为从未得到的爱,远没有曾经得到过,却由最亲近的人推你下悬崖那么绝望。
如果你是福康公主,你会原谅父亲吗?如果你是宋仁宗,你又会如何安排女儿?欢迎留言。
哪些蔬菜不适合糖尿病人吃?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紊乱(或)作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从而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受累的慢性进行性疾病。
引发糖尿病加重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糖尿病的发生,除了如基因敏感性等因素以外,环境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外在因素不仅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也是加重患者病情的重要原因,因此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控制,将有助于对糖尿病病情的控制。
加重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如下:
1.肥胖饮食中的脂肪过多,吸烟,高血压。各种感染,高血脂以及胆固醇升高,再或者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
2.外伤手术中的精神刺激或者情绪激动以及过度紧张,睡眠不佳或者长期失眠,饮食控制不好,吃甜食或者水果过多,怀孕,服用了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等。
根据以上情况,糖尿病患者有一套针对糖尿病的饮食指导方案如下:
1、糖尿病患者要低糖饮食:可以多摄入一些蔬菜水果以及一些高纤维食物,可以促进机体的糖代谢,降血糖的同时又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例如冬瓜、青椒、玉米豆制品等。
2、糖尿病患者要多吃补充维生素的食物:可以多吃些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食物,例如牛奶、甘蓝、鱼、鲜枣等,可以有效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3、糖尿病患者多吃含钙、硒的食物:缺钙会导致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而硒与胰岛素有相同调节糖代谢的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多补钙、硒,例如可以多吃虾皮、海带、芝麻、大蒜等。
糖尿病患者切忌高糖饮食,还应忌烟忌酒。
哪些蔬菜适合糖尿病人吃?
白菜早、中、晚均适宜食用。
为什么适宜吃?
1.降糖原理
2.提高胰岛素的利用率
白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仅能够促进胃肠蠕动,还可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的利用率,控制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
3.对并发症的好处
4.减轻心脏负担
白菜中的膳食纤维,不但有促进排毒的作用,还能刺激肠胃蠕动,防治便秘,而且白菜中含钠量很少,不会使机体保存多余水分,可以减轻心脏负担。
生菜早、中、晚均适宜食用。
为什么适宜吃?
降糖原理
降低血糖、减缓餐后血糖的升高
生菜富含钾、钙、铁等矿物质,可降低血糖、减缓餐后血糖升高。其所含的膳食纤维,不仅能够促进胃肠蠕动,还有助于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对并发症的好处
有助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
生菜所含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有消除多余脂肪的作用,有助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此外,生菜中所含的莴苣素,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菠菜早、中、晚均适宜食用。
为什么适宜吃
降糖原理
刺激胰腺分泌,使血糖保持稳定
菠菜中含菠菜皂苷A、菠菜皂苷B,能刺激胰腺分泌,使血糖保持稳定其所含的膳食纤维,可以减缓糖分和脂类物质的吸收,减轻胰腺的负担。
对并发症的好处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辅助疗效
菠菜中的类胡萝卜素,可以减轻太阳光对视网膜造成的损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辅助疗效。此外,菠菜中的膳食纤维,可防治糖尿病和便秘。
秋季常吃莴笋可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
为什么适宜吃
降糖原理
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莴笋中含有的烟酸是胰岛素的激活剂,能够改善糖的代谢功能,降低血糖。莴笋中所含的膳食纤维,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对并发症的好处
降低血压
莴笋中钾的含量是钠的27倍,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利于促进排尿,减少对心房的压力,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极为有益。
菜花属白色食物,白色入肺,适合干燥的秋季食用。
为什么适宜吃
降糖原理
能够维持正常的葡萄糖耐量
菜花中含有的铬元素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部分,具有调节人体糖代谢的作用,能够维持正常的葡萄糖耐量量,稳定血糖水平。
对并发症的好处
增加血管的弹性
菜花中所含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K,可以保护血管壁,增加血管的弹性,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使血管不易破裂、血液顺畅流通,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莲藕 促进胃排空,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为什么适宜吃
降糖原理
改善糖尿病口渴症状
莲藕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延缓小肠对糖类与脂肪的吸收,促进胃排空,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此外,生藕性寒,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可改善糖尿病口渴症状。
对并发症的好处
减少脂类的吸收,降低血脂
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降低血脂。
哪些蔬菜不适合糖尿病人吃?
甜菜 显著升高餐后血糖。
甜菜中的甜菜糖由蔗糖和转化糖组成,易溶于水,在人的消化器官中通过蔗糖酶的作用,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可迅速被人体吸收。糖尿病患者食用后血糖会明显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甜菜的热量、含糖量都较高,如果安排在一日三餐中,对于需要控制总热量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易饥饿,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还会造成营养失衡。
芋头 淀粉含量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虽然芋头的营养价值很高,但是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食,因为芋头是富含黏性的食物,不易消化吸收,且淀粉含量高。糖尿病患者如果吃了过多的芋头,就会使血糖难以控制、使餐后血糖急剧上升,产生各种急性和慢性并发症。
如果非常想吃芋头,一定不能蘸糖吃,还要注意控制好食物的份量。
香椿 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香椿,性干、味苦,有解毒化湿的作用,本身带有发散性,可以助阳,但是糖尿病患者属于阴虚、燥热型,吃了不利于病情的恢复,且容易加重肝火。
鲜香椿不易保存,很多是经腌制后保存的,含盐量较高,不利于控制血压,因此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患者不宜食用。
另外,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也不宜食用。
哪一本书让你受益匪浅?
《太平广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