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创意园,现代库斯途后备箱尺寸?
库斯途后备箱尺寸是262L。
库斯途的介绍:
整车尺寸为4950/1850/1734mm,轴距为3055mm。采用了现代最新的家族化设计,前脸隐藏式的日行灯很有新意。搭载了两套动力总成,分别是1.5T/2.0T+8AT,其中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25kW(170马力),最大扭矩253Nm。
服装设计相关时尚读物哪里找?
时尚圈给人的第一感觉通常会是浮夸肤浅,似乎大家都只关注别人穿戴了什么。这是事实,但不是全部。真正热爱时尚的人一定不会放弃阅读与学习,刚开始也许是时尚杂志和一些口袋书,再深入就是各大品牌和设计师的研究以及中外时装史了。
这次为大家推荐8本与时尚相关的书籍,有些适合刚刚接触,想初步了解的姑娘,还有些适合平时对时尚很感兴趣,已经有所研究的姑娘。希望大家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心仪的读物。
-
我的风格小黑皮书 & 我的100件时尚单品
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Nina Gacia,可以说是套姊妹书,因此就放到一起来说。提到作者,有些人可能不会陌生,她是热门时装设计真人秀《天桥骄子》的长期评委。除此之外,她是美版《Marie Claire》杂志的时装总监,曾任美版《Elle》杂志的时装总监。所以可以说Nina在时尚圈侵染多年,在这两本书中,她将自己的时尚经验分享给所有追求美丽的女生。
Nina在书中最强调的就是女性的自信,自信和敢于创造自己的风格相比于各种潮流来说是最最重要的。
对于这两本书,小编个人的意见是,如果你刚刚开始接触时尚,或者对自己的风格定位很迷茫,它们也许会给你一些启发。书本身不大,出门时在带到高铁飞机上看也很方便。
-
复古时裳
这本书小编是被它的封面设计吸引了,图片会有些许色差,本身是一个法式复古味很浓的孔雀蓝色。书的内容不难想象,也是和vintage有关。它再现了赫本、戴安娜王妃等时尚名人的经典装扮,呈现了各年代的那些经典单品。
书中的插图都很有年代感,纸张摸起来也有一丝怀旧感。对vintage和20世纪各年代服装感兴趣的话值得一看。
-
100个改变时尚的伟大观念
这是本挺有意思的书,它梳理汇总了1900-2010间女性服饰的革命变化,全书按照时间顺序编写。20世纪真的是一个充满创新的时代,数以万计的创意和发明被赋予了生命,这些创意的诞生也为服饰和时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历史上的每个重要时期都对时尚的发展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不论是科技上的,还是政治上的,亦或是意识上的。
书里还有许多服装类的专业术语,可读性还比较高,其中一些内容我们还可以在现在的秀场上看到,这些观念直到现在也依然影响着时尚界。
-
鞋履正传
把梦想穿在脚上,是实现梦想的开端。
Roger Vivier
喜欢鞋子的姑娘可不要错过了这本书。从古希腊神话年代的鞋,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制鞋大国意大利的鞋;从17、18世纪时尚王国法兰西的宫廷美鞋,到19世纪美国异军突起的鞋履们;从欧美最著名的几大制鞋世家,到世界各地的鞋履博览,书中都有涉及。
还有一点小编很喜欢的就是,书中的插图全部都是手绘的,全书139张水彩手绘图都出自湖北美术学院的袁韵雨和他的朋友。相比起一般的照片,这些水彩手绘更增添了趣味性。
-
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
当顾客们走进我这儿,她们期待跨入一个神奇的地方,这种满足感或许有些流于世俗,却令她们心醉神迷:成为这个传奇中不能缺少的角色。对她们来说,这比再定制一套套装还要喜悦得多。传奇就是名流们对它的献礼。
Coco Chanel,1936
Chanel的传记有许多本,而这本是香奈儿公司邀请作者贾斯迪妮 皮卡蒂为纪念香奈儿女士诞辰128周年而写的。书是精装版的,到手沉甸甸很有分量。内容从Chanel孤寂的童年到在奥巴辛修道院度过的少女时期;从籍籍无名的小裁缝到一时无两的时尚女王;从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坎坷流离到最终病逝于巴黎的丽兹饭店,内容及其详实。
本书很适合对Chanel感兴趣的人,抛开它的奢侈品牌光环来认真地了解Chanel本人的一生和她的各个时期的灵感来源。书里的图片都很清晰,都是一些独家珍藏的照片,还有老佛爷Karl Lagerfeld亲笔绘制的插图。
对于喜爱时尚的人,这本书不容错过。
-
奢侈的!
战争摧毁人类,奢侈摧毁人性,而且能立刻收买人心。
Joho Cromne
如今的奢侈品已经变成全球化,并且逐渐平民化、年轻化,这到底还是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奢侈品呢,许多人一掷千金的铂金包到底还有几分奢侈的意义包含在其中呢,“奢侈”难道就等于“金钱”吗。如果你也有这些疑问,不妨买这本书来看看。
Dana Thomas
作者Dana Thomas是《新闻周刊》巴黎分社资深文化与时尚作家,从1994年开始为《纽约时报》撰写报道。她的关于时尚和精品事业的报道深入探讨了奢侈品业的黑暗面,揭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真相。
假如你懂时尚,也许会产生一些共鸣。假如你完全不懂时尚,也可以作为一本商业和时尚知识的普及书来读。它不是在狂热地抨击奢侈品,而是希望大众能够以一种清醒的状态来看待奢侈品。我们在买一只奢侈品包包时,打动我们的应该是这个包的设计和品质,而不单单是它的出身。
-
关于山本耀司的一切
布料,是经纬力量的交错,仿佛具有生命般活着的事物。要一边看着这鲜活的状态,一边来制作衣服。我就想制作这样的衣服。
山本耀司
现在提到日本的服装大师,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山本耀司。他的设计不仅仅对日本影响深远,对全世界的时尚都带去了全新的视角。
拥有一惯性、才能和激进的姿态,他对于所有时装设计师来讲都是楷模。
Miuccia Prada
本书记录了山本耀司四十年设计生涯的足迹,竞选了多个时期对他的深度访谈,我们可以看到山本耀司自己对服装、 时尚以及社会潮流的深刻理解。除此,还有对山本耀司一些挚友和合作伙伴的采访,从侧面展现了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山本。
书中包含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和秀场特写,排版上很有杂志的感觉,让人感觉是在看一本有意思的记录而不是一本枯燥的访谈。相信资深粉丝已经人手一本了,其他喜爱山本耀司的小编推荐一读。
时尚是一门产业,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想要真真正正的了解时尚和服装,仅凭看一些街拍图是远远不够的。让阅读变成一种习惯,沉淀下来的才是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陆丰十大最好玩的地方陆丰有哪些好玩景?
观音岭
观音岭位于碣石镇北与金厢交界之处,因岭上有观音禅淙堂(水月宫)而得名。岭下海滩长达8km,海中距岸lOOm处水深才1,5m,距岸200m水深2m。沙白、水清、浪小,是一个理想的天然游泳海滩。岭前奇山众多,有周恩来、叶挺同志当年抢渡香港下海处的龙石,汕尾市境内最大的摩岭刻“镇海石”,明钦差大臣成大猷、郑岳山刻“镇海石”,“扬威止水”于镇海石上。
汕尾仙桥夜月
仙桥夜月在东海镇,横跨东海,是陆丰县城连贯新旧墟的交通要道。始建于南宋宝佑二年(1524),其时为十三洞木桥。据《陆丰县志》载:"邑南门外当新旧墟间,长一十三洞,宋宝佑甲寅知县肖泰夫建。"民间相传桥建后桥神肆虐,为祈求神明点化,迎接仙人常临人间驱邪造福而得名。清唐熙初年因战事毁重修。雍正四年(1726)又被洪水冲断,重建为石砌九孔墩柱式平桥,长68米,桥身置石栏杆。乾隆八年(1743),石栏板折断,随以木板修复。乾隆九年(1744)端阳节,人看龙舟,争先拥挤,木栏损坏,溺死17人。后重用石栏修复。1934桥面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宽4.9米,桥墩保留。1969年桥面扩大补强加固,面宽加至8米,两端各填去一孔,成为六墩七孔平桥。1990年全桥拆除,重建为三孔大型石拱桥,面宽20米,两边设人行道置石栏杆。"仙桥夜月"为古代陆丰八景之一 。
大安镇文化广场
商贤家庙
商贤家庙是彭氏宗祠,是海陆丰(包括五云洞、陆河、五华、紫金)地区彭姓子孙纪念彭祖之总祠。”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用于纪念彭祖而建,属于市级文物保护重点单位。彭祖是殷商时代的贤能人士,因而起名为商贤家庙。祠内雕龙画栋,收藏有众多名家真迹,艺术品味极高。彭氏子孙在海外人数众多,是彭氏后裔寻根问祖的旅游胜景,对外来游客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张威纪念亭
张威纪念亭位于陆丰县的龙山的龙山中学内。龙山中学是汕尾市一所颇有名气的中学,它始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距今已有250年的历史。龙山中学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各个历史时期中,我党都在龙山中学进行过许多革命活动。龙山中学校园中有一凉亭,它就是“张威纪念亭”。张威纪念亭是解放后陆丰人民为缅怀革命先烈,把张威同志就义前写遗信的龙山中学内的凉亭修葺一新,命名为“张威纪念亭”。 亭为四根大红柱支撑结构,内建有一石脾,碑上刻有张威的生平简介,还有石凳石桌。亭的周围,古榕、红棉掩映,景色宜人。1928年7月,广东农-动领袖彭湃的追随者张威在陆丰南搪被-反运动派逮捕。狱中,-反动要员或百般利诱,或严刑拷打,软硬兼施,但张威却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反动派欲得到口供自知徒劳,便于同年8月杀害了张威同志。就义前,张威在龙山中学的凉亭给母亲写了一封信,信曰:“母亲,儿死矣!为革命而死,死得光荣。”此乃张威烈士光照后人的遗信! 1919年“五四”运动,张威领头组织陆丰第一高等小学同学从汕头、广州回籍的同学一道参加反帝爱国宣传活动。面对-赋,面对不平等条约,他愤慨地说:“我们是东方醒狮,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张威以彭湃为楷模,对彭湃的文章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并主动参月彭湃组织的“社会主义研究社”1922年7月,张威根据彭湃的指导思想,发起成立“陆丰青年协进社”,号召青年走革命的道路!1923年4月,彭湃筹备成立总农会,张威积极参加其领导的农-动。为了使权力归农会,张威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东征讨伐陈炯明军阀,张威被任命为四十四组组长,4月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陆丰特别支部,张威任书记,同时任-陆丰县党部执行委员,并当选为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10月任陆丰代县长,表现出非凡的执政才能。1927年间,他3次亲临起义战线,武装夺取政权,宣告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同年当选为陆丰县委书记。翌年8月,张威被敌人杀害,年仅26岁。当走向刑场的时候,他高喊:“同志们,奋斗到底,最后胜利是属于农工的。”
甲子镇(我的家乡)
甲子镇是一个古老、发展较早的粤东古镇,原称甲子门,因港口有大石壁立排列如门,与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字相符,故称甲子。甲子镇地处陆丰市南部,东隔瀛江与甲东镇相望,北与揭阳市惠来县交界,西与甲西镇相接,南临南海。
甲子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地带。地质表层以黄土为主,含沙量较多且坚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2℃,温和多雨,阳光充足。水产和土产资源十分丰富。甲子镇工、渔业发展迅速,商贸发达,素有“金甲子”之称。工业主要有轻工、食品、服装、塑料、机械、渔具、电子五金、工艺美术等八大行业,出口产品品种达数千种。其中,甲子裕赢宝石工艺厂生产的宝石地球仪以其独特的颜色宝石和精湛的艺术创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受中外顾客的青睐。
甲子镇风光迷人,旅游资源丰富。待渡山,南宋端宗二年(1277),宋帝登甲子门待渡山,渔民郑复翁揭竿扶主复元,后人在待渡山建甲秀楼、进食亭、将军庙以作纪念。宋代名人、清代进士、举人等刻石留下墨迹,使待渡山形成自然的风景区。红楼,建于1925年,-、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率军东征时,曾在该处运筹革命斗争。甲秀书院,为甲子镇第一中学校址。清嘉庆十年,省制宪那公(佚名)来甲视察,自己拿出一部分薪俸,着令绅士、殷户捐资建造书院,为当时培养考取秀才、贡生、举人等人才之所。此外,还有“潮来人字水”、“鹦哥啄鲤”、“木石奇观”等古八景。甲子盛产海鲜,优质海产品有马鲛、鳗鱼、石斑、丁鱼、鱿鱼、大虾、龙虾等
待渡山(甲秀楼)(我的家乡)
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相传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都临安失陷,元军追迫,赵罡及其弟两帝在张世杰、陆秀夫等护卫下,从福洲沿海逃至甲子,驻扎此山,意欲东进与文天祥会师,以图东山再起,故此山得名“待渡山”。他们得到甲子进士邑人范良臣进食劳军,赐之为右仆射,渔民郑复翁率众勤王,-为都统;二帝惊魂稍定,胆量大增,故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现山上还有“进食亭”的遗迹。为明代万历年间参将张万纪、守备胡文恒驻甲子时兴建。进食亭又名帝子亭,为仿木结构,面积约20平方米,内塑有陆秀夫、范良臣为宋帝进食石像,并刻有“君恩如海”四个字。进食亭下还建有一处“将军宿”,是为告慰郑复翁忠心报国的在天之灵而建的。待度山山顶矗立着“甲秀楼”古塔。据说甲秀楼建于清嘉庆十年(1850年)。为两层泥塔,高15米,呈六角形,似葫芦盖顶,塔尖直指蓝天,造形独持,十分壮观。楼旁立有15米高的标杆,为甲子港的台风警报信号。甲秀楼门口有一对联,曰:“书云大手笔;镇海小神山”体现了甲秀楼与待度山伟岸高拔,威镇海隅之势。这里依山傍水,潮涨期到,海水如千军万马涌入甲子港,气势不凡,场面壮观。登楼远眺,海天一色,归帆返照,景色迷人,这就是陆丰八景之一的“甲子吞潮”。
青铜时代遗址的景点位置:广东省汕尾(海丰县后门镇东南两公里处)
青铜时代遗址包括宝山楼遗址和后门青铜兵器出土点,宝山楼遗址位于东冲镇宝山楼村东侧谷中的龙岗埔,后门兵器出土点则位于海丰县后门镇东南两公里处。
宝山楼遗址距今约2500多年,约为西周至春秋时代,这里出土了青铜斧、青铜铃、青铜石簪的石范。后门青铜兵器出土点是1984年4月,当地群众在这里挖贝壳时发现了10多具骨骸,其中三具没有头骨,其肋骨处分别插着三件青铜兵器:短剑、矛和箭镞。据考究,它们是青铜时代铸造的。据分析,其中三具没有头骨的遗骸可能是春秋时代南方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战胜者对战败者中受伤、战死或俘虏的首领,进行“割头请功”或“割头示众”而造成的。
甲秀书院(我的家乡)
甲秀书院位于陆丰市甲子镇北门内。甲秀书院建于明代,历来为粤东文人会萃讲学之所。至今院内仍保存着不少历代的石碑石刻。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此兴办中学,是个出人才的地方,省市的许多干部以及各个行业的许多骨干,都在这里念过书。
擎天石位于甲秀书院的侧边,是一巨石,屹立耸拔,凌空而起,大有欲冲霄汉之气概。巨石腰部,长一方榕,盘根错节,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据说面对擎天石练功,能练出擎天的功力,故以后面石练功成为许多人的习惯。擎天石足有五、六丈高,两丈多宽。石之下面刻有四言诗,字大如斗,苍劲有力:“天开甲子,巨石临门。一声霹雳,震动乾坤……”其余诗句,因年久风化苔蚀,模糊不清。
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全球变暖已经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气温突破极值,杭州气温逼近40℃,北京平均气温超35℃,局地可达40.4℃!广州番禺最高气温也达39.2℃,打破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温度!
高温炙烤不分南北!神州大地一片红!
事实上,饱受高温煎熬的可不止我们,全球多地正上演高温天气,地球正在发烧!
今年以来,极端热浪席卷欧洲!法国巴黎气温录得42.5℃,打破了该市72年的最高气温纪录。德国萨克森州林根市录得42.6摄氏度的气温,连续两天打破该国自188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温。
就连身处北欧的国家也不能幸免于难,气温飙升,导致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热带夜晚”,意味着整夜气温维持在20摄氏度以上。
就连在北极圈以内的地区,也达到了了32.2℃的高温。根据美国罗格斯大学和俄勒冈大学在阿拉斯加的一项研究表明,潮水冰川的水下融化速度比以前想象的要快得多。他们采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调查,发现冰川在整个水面上的融化率明显高于预期:在一些地方甚至比理论预测的高出100倍!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表声明称,鉴于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仍在不断上升,导致气温升高和海洋酸化,2015年至2019年很有可能成为有气温记录以来的最热5年。
全球变暖的魔咒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显现!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未来部分岛礁将从此消失
是什么导致了全球变暖?关于这个话题,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甚至有些声音说全球变暖是一场骗局,这主要来自于一部2007年的英国纪录片《全球变暖的大骗局》(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该片采访了多位科学家,用大量证据否定了“人为全球气候变化”的说法,直指它为“谎言、当代最大的骗局”。
影片指出:全球暖化的背后其实是一个由狂热的反工业化环保分子创造出来的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全球产业。这个有利可图的产业获得了那些用恐慌故事来争取研究基金的科学家们的支持,又被政治家和媒体大肆渲染。
事实的真相又是如何的呢?
首先,我们均无法否认,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观测记录和研究结果表明,自1861年以来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升高了0.6℃左右。
结合大量资料,对近1000年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分析研究表明,20世纪的增温有可能是近1000年中最大的,20世纪90年代可能是近1000年中最暖的十年,1998年是近1000年中最暖的一年。
全球变暖的趋势已不可否认,那真的是人类的活动导致了今天这个局面吗?
其实,全球变暖的原因要从下面几个角度分析。
地球气候并非恒定不变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研究表明显示,地球的气候并非一直都是恒定不变的。对于有着46亿年“球龄”的地球来说,冷暖交替是常态,就像自带了一台超级空调。气候变化发生的时间远在人类活动能够发挥作用之前。地球辐射平衡的变化是过去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但引起辐射平衡变化的原因却各不相同。
在整个地球历史中,有考据的大冰期发生过7-8次。地球表面没有大陆冰川的时期则为温室气候。而在冰川时期,冰川的进退则会形成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的现象。
事实上,我们的地球现在正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中一次小的间冰期,其开始于一万一千多年前。目前因人类活动,尚无法对此次间冰期何时结束进行一个准确的预测。
近10亿年来,地球都是以温室气候为主,冰期只占据不到四分之一的时间。其中,冰期持续时间最长的是距今约3亿多年前的晚古生代大冰期,那次冰期持续了近七千万年,也是显生宙(开始出现大量较高等动物以来的阶段)最大的一次冰期事件。
在3.5亿年前的石炭纪早期,气候温暖潮湿,地球上陆地植被的生长繁荣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最为奇特的是,那时的昆虫都非常巨大,蜻蜓展翅长达70多厘米,除此之外,还有长达两三米的巨型千足虫、巨型海蝎子等节肢动物也在这里生活着。
到了距今3.4亿年前,地球进入晚古生代大冰期,全球年平均气温骤降,位于南半球的泛大陆被冰川广泛覆盖。
漫长的地质时期,地球以温室气候为主,在地史中生物不管是在温室气候还是冰室气候均有过灭绝或复苏繁盛。
那么,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
有充分的证据显示,气候的变化与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的周期变化有关,这些周期也即所谓的米兰科维奇周期。运行轨道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地球公转轨道离心率的变化
离心率变化周期约为9.6万年。其间地球的轨道皆在圆形与椭圆形之间变化。轨道离心率越小(越接近圆形)时,四季变化相对较不明显,也不易有冰期的发生。反之,离心率越接近1(但不等于)的轨道,四季明显,也较易产生冰期。
地球自转轴倾斜角度的变化
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介于21.5度到24.5度之间,以四万一千年为周期。角度越大,高纬度地区因接受辐射的时间差异较大,易形成冰期。现今地球自转轴倾斜角度为23.44度,且有减少的迹象。
地球的岁差
因地球自转轴的进动,造成一个大约两万六千年的周期。在远日点时,若北半球倾向太阳,冬天温度将会相对较高;若因进动而导致南半球在远日点时倾向太阳,北半球的冬天将较为酷寒。又因北半球陆地多,比热小,温度容易下降,而较容易形成冰期。
这些周期改变了每个纬度每个季节接收的太阳辐射,我们可以用天文精度计算出这些周期。然而,它并未能完全解释气候的变化,特别是冰期的产生,因为冰期的发生显然小于十万年这个周期。这就要涉及到我们后面谈的这些因素。
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
最近几十年的观测表明太阳能量输出在11年的周期中有略有变化(接近0.1%)。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学家领导的一项科学研究发现,在太阳活动高峰期,太阳加热上空无云的太平洋地区导致海水蒸发加剧,从而增强了热带降雨和刮风,同时导致东太平洋降温。容易引发类似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现象,影响全球气候。
火山活动
火山活动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强烈的火山喷发会向大气圈排放大量的火山灰、水蒸气和二氧化硫等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硫能在平流层中形成气溶胶,并停留很长时间,减少太阳对地表的辐射量,影响局地或全球气候。
地质历史记录表明,火山活动与气候冷期有密切的联系,现代观测和模拟资料也显示火山活动后的一年至几年内,火山周围地区甚至全球产生不同程度的降温。所以,火山活动不会导致全球变暖,而是降温。
长时间的火山喷发会使地球大气受到严重污染,造成连年酸雨不断,使植物大量死亡。再者,喷到大气层的大量火山灰,硫酸烟雾会长时间遮住阳光,从而使气温降低。
温室气体
不可否认的是,温室气体的急剧上升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而它的产生则和人类活动脱不了关系!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与过去50多万年相比,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现已经达到创记录的高值,并且还在以异常快的速度继续这种趋势。这种增加在第四纪(过去约两百万年)中是十分罕见的。
在过去的65万年间,二氧化碳浓度在冷冰川期的低值180 ppm和暖间冰期的高值300ppm之间变化。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浓度值快速增加且大大超出了这一范围,现在约为397ppm。相比之下,在上一个冰期结束时,二氧化碳浓度约80ppm的上升花费了5000多年的时间。高于当前值的浓度值仅在几百万年以前出现过。
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大大加剧了二氧化碳的浓度。自然因子在过去引起气候变化的事实并不意味着目前的气候变化是自然的。这就好比,森林火灾长期以来一直是自然界雷击造成的,但并不意味着火灾不可能是由一位粗心的露营者引发。
全球变暖,人类难辞其咎!
人类作了什么恶?那究竟是人类的哪些活动,加剧了温室气体的浓度呢?
人口剧增因素
目前全球人口已经达到60亿以上并且在持续增长,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工厂的气体排放,矿物燃料的燃烧, 汽车尾气,这种种的活动都大大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使其浓度剧增,引起气候异常。
为此,全球多个国家于2015年12月12日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了《巴黎协定》,该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以内。然而,作为世界上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的美国,却宣布要退出该协议,给温室效应的控制蒙上了阴影。
森林资源锐减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巴西政府最新的数据显示,亚马孙热带雨林每分钟的砍伐面积已超过三个足球场。英国的《卫报》称,不断加快的砍伐速度已将该雨林推向一个“无法恢复”的临界点。植被的减少使其不能充分吸收人类制作的温室气体,从而引起全球变暖。
其他因素
此外,水资源的污染,有毒废料的增加,酸雨的加剧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的生态环境稳定。一旦这平衡被打破,气候随之而来的就会发生变化。
全球变暖可逆吗?地球正在发高烧,他还能被治好吗?事实上,这个问题没有人可以给出准确的答案。
普林斯顿大学气候物理学家托马斯-弗罗利彻(Thomas Frolicher)宣称,即使未来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中止,仍无法逆转全球气温持续升高,未来地球将继续升温数百年。
另外,根据联合国在2018年10月份发布的一份气候报告称,全球气温最快将在2030年达到不可逆转的临界点,呼吁各国采取“空前的”行动来抵御全球变暖。
研究人员称,由于人类活动和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摄氏度。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全球气温预计将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摄氏度。“人为”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减少近一半,以避免对气候变化造成恶劣影响。
当然,还有一种声音就是上文所说的,他们坚信全球变暖是一场骗局,否定了“人为全球气候变化”的说法,认为当前气温变化是自然规律导致的周期性变化,跟人类活动无关。
然而,无论是哪种声音,都没有给出全球变暖在短期内可逆的结论。它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并有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而极端气候现象也只会越来越多。
写在最后对于全球气候变暖,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上都有很多争论的声音。但我始终笃信的一点就是,如同上文所说,自然因子在过去引起气候变化的事实并不意味着目前的气候变化是自然的。人类的活动对温室气体的增加和气候变暖的加剧有着不可推脱的因果关系。就好比森林火灾虽然长期以来一直是自然界雷击造成的,但并不意味着它不可能是由一位粗心的露营者引发。
还是那句老话,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嗯,也许垃圾分类就是第一步:)
我们家夏威夷果质量很好?
夏威夷果拿到拼多多和淘宝买销量好卖,夏威夷果又称澳洲坚果,是一种原产于澳洲的树生坚果,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B1、B2和氨基酸,享有“干果皇后”的誉称! 在世界上众多的干果之中,夏威夷果(澳洲坚果)的经济价值最高,素来享有“干果之王”的誉称。澳洲坚果又名澳洲胡桃、昆士兰栗,香港称为“夏威夷果”,属山龙眼科常绿高大乔木,高可达18米,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昆士兰州东南部和新南威尔士州北部的亚热带雨林中(南纬20o31'一30o)。 夏威夷果(澳洲坚果)果仁营养丰富,其外果皮青绿色,内果皮坚硬,呈褐色,单果重15—16克,含油量70%左右,蛋白质9%,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夏威夷果(澳洲坚果)果仁香酥滑嫩可口,有独特的奶油香味,是世界上品质最佳的食用用果,有“干果皇后”,“世界坚果之王”之美称,风味和口感都远比腰果好。夏威夷果(澳洲坚果)除了制作干果外,还可制作高级糕点、高级巧克力、高级食用油、高级化妆品等。夏威夷果(澳洲坚果)果晶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国内市场尚无产品供应,市场潜力很大,发展种植夏威夷果(澳洲坚果)将获极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夏威夷果的故事 夏威夷果这个好听的名字看起来似乎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是美国夏威夷群岛上的宝贝,事实上,夏威夷的确是夏威夷果的主要产地之一,但并非是其发祥地,只是精明的美国商人从澳大利亚把这种神奇的果子引进到了夏威夷群岛,并且在那里商业性的发展起来。 人们认为很久以前,澳洲大陆被欧洲探险者发现的时候,土著居民聚居在澳洲东部Great Dividing Range 以两种常青的树木果实为食,其中的一种他们叫做'Kindal Kindal'。 1850年,这些树被一个英国植物学家Ferdinand Von Meuller和澳洲Brisbane种植园主管Walter Hill注意到,这两个人在Queensland的森林里面发现了这种美妙的植物。唯一的区别是他们所发现的两种澳洲坚果有所不同,分别是Macadamia integrifolia (光滑果皮)和Macadamia tetraphylla (粗糙果皮),两者都可以食用,只是后者烘烤以后没有前者美味,Macadamia这个生物类名是为了纪念那个时候一位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而命名的,他是Dr John McAdam. 夏威夷果也叫做澳洲坚果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夏威夷果(澳洲坚果)是唯一一种澳大利亚土生土长的被用来作为食用经济作物的植物,集中生长在Northern New South Wales 和South eastern Queensland,这里具有植物蓬勃生长所必须的肥沃土壤和充足的降雨量。 澳洲坚果树可以缓慢生长到12-15米,深绿色有光泽的树叶,精巧,细小的长簇状芬芳的花,成米白色或者粉色,每一簇花团有40-50朵小花,结4-15个小果蕾,成熟后就是夏威夷果。 夏威夷果仁本身被非常坚硬的木状的壳子包着,外面还有一层绿色的纤维质果皮包裹,自然的夏威夷果树在一年中大多数时间,其花朵,果蕾,成熟的果实,都会同时的存在和生长。果实在每年三月到九月之间会成熟掉落到地上,收割机按时的来收集。 夏威夷果种植统计:世界范围的指数还未知。 1. 夏威夷 1998年19200英亩产出24000MT,大多数在大岛。价值=35-45百万美元。2700-3000lbs/英亩。[收入-支出=0.67-0.74 $/lb]。1980年后期开始价格有一次大的降低,大约.20/lb。90年代面积增长了大约5%,表明有回升。 2. 南非 生产数据未知;70年代有4000英亩 3. 危地马拉 夏威夷的种植者们发展到了这片区域,4000英亩。 4. 其他. 澳大利亚(3000英亩),拉美,牙买加,新西兰,以色列,和马拉维正在发展小作物。加利幅尼亚1989年在2000英亩上生产150000lbs,一些没bearing。全都是M.tetraphylla。 植物学描述 夏威夷果树:中等尺寸,热带常青树,有延展,完整遮蓬,宽30英尺,高20-30英尺。叶子是直的倒卵形,4-6英寸长,有少数利齿,厚;整体给人感觉象大的冬青叶。 花,授粉:花儿是完美的,大多数品种是自己成熟,但有时交叉授粉生长得更好。开花不同步;树木可能在同一时候会有花,未成熟和成熟的坚果。花儿生长在长的,芬芳的许多个体花组成的总状花序上,从在1年树木上的侧面倍蕾。冬季中期开花,7、8个月后,在7-11月份收获坚果,尽管一些坚果在一年内成熟得好或差一些。 夏威夷果实:植物学上叫做核果,外部果肉被去除得到坚果。在一根长满的茎上有10-30个坚果,覆盖着厚的,亮绿的外壳(=中果皮和外果皮),其连接到内果皮上。坚果是圆的,内核封在硬的壳内,壳占40%。 生长和环境状况 气候:尽管是热带树木,澳大利亚坚果容忍轻度严寒(28-32F),不能忍受过份的热;在夏威夷,冷的海洋风充许在海平面上培植,但在热带内陆,树木必须长在1500-3500英尺高度上。他们没有冷却要求,但季节性的温度变换也许可以帮助同步开花。树木在4-5年后开始产出果实,有75-100年的产出生命。为了防止拥挤,树木需要在热带有35X35英尺的空间。 收获,收后处理 尽管机械收获机被考虑采用,坚果大部分还是以手工收获的。收获也许会维持6-12周时间。收获的坚果以机械方式除壳,使其干到低水份含量(<2%)。坚果被粉碎,然后拣选以去除无色内核和壳碎片。内核通过浮选被评为两种等级,I级内核(>72%油)漂浮,II级(<72%油)下沉。 营养贡献,食物用途 作物的大部分被用来作糖果,但整个内核被烘烤,加盐,装在罐头中卖,通常在市场中“gourmet”区有售。 澳大利亚坚果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桌上坚果之一。他们含有高量的油,因此非常育肥。 营养价值,每100克可食用部分: 水(%) ............................................ 2 卡路里 ............................................ 727 蛋白质 (%) .......................................... 9.2 脂肪(%) .............................................. 78 碳水化合物 (%) .....................................10 生纤维 (%) ......................................... ? % of US RDA* 维生素 A .......................................... --- 硫胺, B1 ...................................... 16 核黄素, B2 ..................................... 7.5 烟酸............................................... 9 维生素 C ........................................... --- 钙............................................ 4.5 磷............................................ 21 铁................................................. 18 钠.............................................. --- 钾.................................................8 *FDA所定每日推荐允许百分比,假设154lb成年男性,2700卡路里每天。 —————————————————————————————— 种植: 夏威夷果(澳洲坚果)作为果树来栽培的时间很短,只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其原产地,当地居民从野生树上采收果仁食用或榨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直到20世纪30年代果仁来源仍靠从野生树采取,当时人工栽培的最大果园只有几英亩。美国加州大学于1880年最早从澳大利亚引入夏威夷果(澳洲坚果),作为观赏树在校内栽种。夏威夷大学农业试验场于1892年第一次从澳大利亚引种夏威夷果(澳洲坚果),1922年试图作商品性栽培,但未成功。直到1954年夏威夷才有夏威夷果(澳洲坚果)1214.1公顷,产量500吨;但随后发展十分迅速,1970年产量6000吨;1981年种植面积5584.86公顷,其中投产面积为4047公顷,产量1.51万吨;1988年种植面积为8600公顷,其中投产面积6240公顷,产量1.94万吨。美国加州1986年夏威夷果(澳洲坚果)的产量为3吨,1988年的面积为320公顷。1960年之前,澳大利亚夏威夷果(澳洲坚果)的种植面积还不到100公顷,产量不到50吨。6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才开始大面积、商业化发展夏威夷果(澳洲坚果)。1980年澳大利亚夏威夷果(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2832.67公顷和1500吨,1989年为6000公顷和6800吨。1992年产量为1.35万吨,2000年约为2.5万吨。 我国引入夏威夷果(澳洲坚果)约在1910年,最先引种在台北植物园作为标本树。1931年又从夏威夷引入种子和实生苗500株在嘉义栽种。1940年原岭南大学引种夏威夷果(澳洲坚果)于广州。经过多年实践,肯定了其生长结果正常,但到1951年仍未作商品性栽种。1979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开始进行夏威夷果(澳洲坚果)的引种试种研究。80年代初,我国粤、桂、琼、滇、黔、川、闽等省区不少单位也开始引入优良品种试种。夏威夷果(澳洲坚果)从而成为我国南方各省区20年来引种试种最热门的果树之一,局部进行了大规模发展。1990年广西夏威夷果(澳洲坚果)面积为52公顷。1995年华南7省区夏威夷果(澳洲坚果)种植面积为200多公顷。1997年云南夏威夷果(澳洲坚果)面积已达733公顷,2000年发展到约3000公顷。 近年来,宜植地带的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这一新兴果树。现在主产于美国、澳大利亚、肯尼亚、南非、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巴西等国。其它生产国有:斐济、新西兰、马拉维、津巴布韦、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委内瑞拉、墨西哥、秘鲁、萨尔瓦多、牙买加、古巴、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以色列等。1993年世界夏威夷果(澳洲坚果)种植面积约2万公顷,产量3万多吨,主要产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1995—1996年度7个主产国的夏威夷果(澳洲坚果)种植面积为4.33万公顷,产量6.07万吨。1997年世界夏威夷果(澳洲坚果)果仁产量约为1.73万吨。尽管如此,夏威夷果(澳洲坚果)的产量仍然不到全球干坚果总量的0.1%,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既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国内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夏威夷果(澳洲坚果)属植物有10个种,可食用、有栽培价值的仅有2个种,即光壳种和粗壳种,但它们的杂交种很多。粗壳种种仁率和含油量都低于光壳种,产品质地和风味也比不上光壳种,且加工产品易变成褐色,但含糖量高于光壳种。所以,目前所推荐种植的优良品种均属于光壳种,且每亩生产成本为200元以内,产值可达2000元以上。粗壳种可作观赏树或绿化树种,也可作为光壳种嫁接的砧木。 在适宜的条件下,夏威夷果(澳洲坚果)定植后6-7年即可获得相当可观的产量,丰产期达40-60年,甚至更长,生长良好的健康树,其丰产性随着树龄的增长和植株增大而增长。夏威夷果(澳洲坚果)种子球形,乳白色,直径1.2—3厘米,含油达60%—80%,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各约9%,并含有相当丰富的钙、磷、铁、氨基酸和维生素Bl、B2,经炒制后风味独特,质地细腻,清脆可口,香气浓郁,与腰果和胡桃近似,并广泛用作菜肴、饼食、面包、糕点、糖果、巧克力和冰淇淋等的配料,又是天然白色拉油。因此,近年来夏威夷果(澳洲坚果)风靡全球,身价日增,成为国际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高级坚果。 夏威夷果(澳洲坚果)树型优美,枝叶稠密,花美丽而芳香,木材坚实细密,且耐粗放,抗病虫,不失为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和用材树种。 去外皮 夏威夷果(澳洲坚果)收割后的24小时内,要去除其纤维质的外皮,以减小果实的受热呼吸左右,和加快果实烘干。这些被剥离的外皮,通常被回收做为有机肥料,而带着外壳的夏威夷果(澳洲坚果)就被送到了坚果处理厂加工处理。 烘干 小心的烘干是夏威夷果(澳洲坚果)处理工艺中非常关键的一部,直接决定着果实的保存期限和最终产品的口感和质量,刚刚丰收的夏威夷果(澳洲坚果)含上至30%的水分,烘干过程大约需要三周,能够把含水量降低到1.5%,果实也会缩小到果壳的内部,与壳体内壁分离,这就使得果实破壳的时候不会损伤果仁。 破壳和分拣 尽管夏威夷果(澳洲坚果)土生土长在澳洲,早期的处理方式都是有这些狂热者们手工缓慢的破壳,直到1954年,第一个商用夏威夷果(澳洲坚果)破壳流程才出现,现代机器大大促进和改善了夏威夷果(澳洲坚果)的产业历史,在果仁完好的情况下,去除外面这曾坚硬的果壳。这种机器有一片固定的刀片,一个活动的切割刀片或者一个联动的滚筒和一个基座用来压迫果壳,同时根据夏威夷果(澳洲坚果)的质量不同也进行相关的分拣。 包装 破壳后的夏威夷果(澳洲坚果)一般保存在密封的金属或者塑料包装中,储藏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下,一年内不会变质。低温低湿情况下可以延长保质期。 夏威夷果(澳洲坚果)再处理和再包装时很容易变质,您需要留意几个必须的原则。不像其他可食用的坚果,夏威夷果(澳洲坚果)需要一个低湿度,低氧气含量的储藏环境。它最好是真空保存在密封袋中,然后储藏在食用级的二氧化碳或氮气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满意的保质期。 市场配送 当夏威夷果(澳洲坚果)成熟后,经过收货,去外皮,烘干,破壳分拣,食品烘制加工,储存,包装一系列的工序后,终于可以成为消费者桌上的美味,当然这就需要陪送到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消费者手中,这同样是一个复杂的工序,拖车,货柜,海运,到岸分销,陪送。夏威夷果产业近年来不断的进步也是有着这一套完善的市场物流保证,才能够使得产业的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