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结果怎么看,抗原检测红杠一道明显?
抗原一深一浅一般表示结果呈弱阳性,提示存在感染,但也可能是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假阳性。
抗原自测结果判读:
阳性结果:“C”和“T”处均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 “T”处条带颜色可深可浅,均为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C”处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T”处未显示条带。
无效结果:“C”处未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无论“T” 处是否显示条带。结果无效,需重新取试纸条重测。
抗原检查与病毒量有关系,病毒量达到一定数量才会呈阳性,浅的话很可能是弱阳,建议看自身症状,还是先不要去医院,医院现在比较危险,过一天再测一下,规范操作。
核酸有可能是阴性吗?
是有可能的哦。核酸抗原检测,目前比较简便的,在家就能检测,是通过金标法,抗原抗体相结合反应检测核酸病毒表面的核衣壳蛋白,受影响因素还是比较多,包括采样的正确性,环境,温度,病毒含量,窗口期,操作流程等,都可以造成结果的假阳性或者假阴性。核酸抗原检测的优点:简便,快速,不需要高端技术和平台。核酸抗原检测是对现有的核酸检测技术的一个补充。况且核酸感染症状和流感相似,抗原阳性并不能确定感染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目前新冠病毒的金标准,检测病毒的RNA,通过扩增放大病毒含量,再少的病毒含量也能检测出。缺点就是受采样影响,还有时间长。正确的采样能大大提高检测率。做个比喻,核酸抗原检测就是检测病毒穿了什么衣服,核酸检测检查的是衣服下的本质,变异就像是病毒换了衣服,衣服再怎么换,本质是不变的。
昆山核酸报告与抗原检测不一样是怎么回事?
核酸和抗原检测结果不一样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不一致。如果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不一致,要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准。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是两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检测方式。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通过PCR技术分析咽拭子或鼻拭子采集样本中是否存在病毒RNA的方式,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则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在10~15分钟左右即可出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核抗原检测灵敏度较差,可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出现假阳性反应,所以只作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不同手段,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灵敏度高、准确率更高。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不一致时,需要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准。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如果存在异常,说明自身已经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如果检查结果为阴性,则提示没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应根据最新政策落实居家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
阳了第五天已不发烧嗓子好转?
一般要七天。
症状好转,说明抗体已经战胜病毒,病毒浓度从高峰开始下降,但是病毒没有完全消失。
一般来说症状完全消失后,病毒浓度已经非常低了,一般检测结果就是阴性了。但是,低浓度的病毒仍然有一定的传染性,还要2天左右病毒基本消失,所以有一些规定是,连续3天检测为阴性,才说明没有传染性。
现在很多地方也没有明确规定了,因为大量的无症状根本没有检测,也具有传染性。所以,还是看工作性质了,如果工作环境里有比较多的病弱人群,还是要慎重一些。
抗原检测是两道杠后核酸检测会不会是阴性?
抗原自测已经越来越多的用于居家和自我检测了,但是还是要以核酸检测结果为准。这也是新的奥密克戎传播条件下,疫情防控回归回归常态化的一种感觉吧。
还记得2020年和2021年吗?除了武汉封控的那三个月,可能全国的大多数地方都没有听过免费核酸,全员核酸,更不用说大范围大面积的封控。
最常见的莫过于出行的时候,要提前看看目的地的疫情防控要求和政策,提前做好核酸,然后就是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最多也就这样了。
疫情不严重的地方,甚至是长期没有什么病例的地方,口罩也不是强制要求的,也许户外没几个人戴口罩,大家也习以为常。
今年秋天开始的奥密克戎变异,因为它的传染性实在是太强了,才会让很多地方惯性思维,采取超常规防控措施,然而效果并不好,或者可以说是边际效应递减。
所以当病毒的传播速度超过了我们的防控力度以后,只能够换个思路。将珍贵的资源集中用来保护老人和孩子,以及有需要的人群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