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是怎样的?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是指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来分配其总折旧金额,以达到合理分摊固定资产价值的目标。公式为:每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净残值) × (年数 - 当前年) / 年数。
其中,固定资产原值是指购置或建造资产时的成本,净残值是指在使用寿命结束时资产的预计剩余价值,年数是指预计使用年限,当前年是指每年计提折旧时的年份。通过此公式的运算,可以在每年计提合理的折旧额,确保固定资产的净值按照其经济使用寿命有序减少。
加速折旧法的优缺点?
1、加速折旧法
优点: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能够提高折旧的速度。
缺点:应用范围有限制,适用于技术进步快,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业。例如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化工医药等。
2、年数总和法
优点: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缺点:与其他折旧方法相比没有要注意的事项,折旧运用时比较简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优点: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比较方便的折旧方法。
缺点: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要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低于其预计净残值以下。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年数总和法是初级会计实务哪一章?
第二章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折旧——年数总和法
①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其中:尚可使用年限(逐期年数倒转顺序)=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
②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数总和摊销法公式?
操作步骤/方法
1、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2、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3、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4、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5、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6、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如何快速计算?
年数总和法,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它的计算方式比较简单,就是繁琐。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举个例子:
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第三年=(78000-2000)× (2/10)=15200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