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怎么算,小规模纳税人税金及附加怎么计算?
- 公司所交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做?
- 所得税都是怎么算得的怎么核算的?
- 地方教育附加个人是怎么缴纳的?
- 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涉及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如何计算?
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怎么算,小规模纳税人税金及附加怎么计算?
小规模纳税人先计算出应交的增值税,在根据应交的增值税分别计算出应交地税局的税金及附加税。
应交增值税=价税合计/1.03*3%
应交城建税=应交增值税*7%
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增值税*3%
应交地方教育附加=应交增值税*2%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十六条 增值税征收率为3%,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扩展资料
小规模纳税人税金及附加分录如下:
销售商品: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即:价税合计/1.03=不含税销售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即:不含税销售额*3%)
公司所交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做?
借:应交税金--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金--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金--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计提的时候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金--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金--地方教育费附加我单位是这么做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所得税都是怎么算得的怎么核算的?
一般纳税人时::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 销售额/1.17*0.17)
进项税额=认证相符的进项税额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按报表利润的25%。也有按定额征收的。
地税:城建税---增值税额*0.05(县级)
---增值税额*0.07(县级市以上)
教育附加------增值税额*0.03
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税额*0.02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在销售时计提:
借: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含税)
贷 主营业务收入
贷 应缴税费——增值税 (销售收入x3%)
一般规模纳税人增值税:
销项;
借: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含税)
贷 主营业务收入
贷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 (无税销收收入*0.17)
进项: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科目
借: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
贷:银行、现金、应付账款等科目
一般规模纳税人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金-进项税金
计提辅税时:
借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 应交税费—城建税(增值税额x7%,县城是5%)
—教育费附加(增值税额x3%)
—地方教育费附加(增值税额x2%)
借:管理费用-水力建设基金
贷:应交税费 —水利建设基金(增值税额x1% ) 有地区差异,有的是按无税收入的1/1000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
贷:应交税费——印花税(销售收入x0.03%*税局核定的比例)
交税时 借 应缴税费—增值税 (销售收入x3%)
—城建税(增值税额x7%)
—教育费附加(增值税额x3%)
—地方教育费附加(增值税额x2%)
—水利建设基金(增值税额x1%,备注:有的地区是应交增 值税额的1%))
—印花税(无税销售收入x0.03%*税局核定的比例)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地方教育附加个人是怎么缴纳的?
地方教育附加费(按应交增值税额的3%征收),有些地方还有一个叫做地方教育费附加的,也是按3%征收的.(各地可能有差别),这些税都是公司要交的税,与个人无关。
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涉及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如何计算?
非请自来。
这是深化增值税改革涉及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的一个很典型的问题,相对复杂也很特殊,可以说是新的规定,而且具体如何计算还不好理解,咱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我们知道,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以下简称:城建税及附加)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为计税依据(此处只考虑增值税,不考虑消费税)。城建税及附加最大的特点是随增值税的缴纳而缴纳,随增值税的减免而减免,随增值税的退库而退库。
问题来了,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城建税及附加也随之退税吗?貌似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尴尬了。与之相对应的规定的,对实行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的纳税人,允许其从城建税的计税依据中扣除退还的增值税税额。好家伙,看半天都不知道什么意思!还是举个简单例子来说明一下。
龙门账公司,某一征税期销售业务产生销项税额为100万元,对应的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40万元,上期末留抵退税20万元,符合规定已申请退税,本期需要缴纳的城建税及附加如何计算。
具体如何计算,咱们来看看,本期应纳增值税=100-40=60万元,这应该很好理解,按上述的说法,应纳的城建税及附加(按7%、3%、2%)=60*12%=7.2万元,对吗?别着急,往下看就明白了
如果咱们不申请退20万的留抵税额,本期应纳的增值税应该是100-40-20=40万元,应纳的城建税及附加=40*12%=4.8万元。
可见,上期留抵税额的20万元,不申请退税直接抵扣销项税额,缴纳的城建税及附加4.8万元;申请退税不退城建税及附加不说,还要多缴纳2.4(7.2-4.8=2.4)万元,这……显然不合适,对吧。
怎么解决这问题呢?对此有专门的文件出台,套入本例数据就很好理解该规定,本例中应纳增值税是60万元,考虑留抵退税后的城建税及附加的计算依据是60-20=40万元,应纳的城建税及附加=40*12%=4.8万元。这样计算的城建税及附加才是“真正”需要交的。
好了,期末留抵退税涉及的城建税及附加就是这样计算了,大家都学会了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