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贴现再贷款,降低央行再贴现利率什么意思?
1 降低央行再贴现利率意味着央行降低了再贴现操作的利率水平。2 央行再贴现利率是指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贴现资金时所收取的利率。降低央行再贴现利率可以促使商业银行更加容易获得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3 降低央行再贴现利率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增加其贷款能力,进而刺激经济发展。此举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活动的增长。4 此外,降低央行再贴现利率还可以刺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5 总之,降低央行再贴现利率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金融市场稳定性和推动市场信心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再贴现率通俗易懂的解释?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通货膨胀原因即在于货币量供应过多。
再贴现业务去哪个金融机构?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商业汇票是购货单位为购买销货单位的产品,不及时进行货款支付,而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签发的、在约定期限内予以偿还的债务凭据。在一般情况下,为保证购货方到期确能偿还债务,这种债务凭据须经购货方的开户银行予以承兑,即由其开户银行承诺,若票据到期但该客户因故无力偿还该债务,则由该银行出资予以代偿。
再贴现日期怎么算?
再贴现是指贴现银行持未到期的已贴现汇票向人民银行的贴现,通过转让汇票取得人民银行再贷款的行为。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一种信用业务,是中央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而运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如果票据期限按日表示,应从出票日起按实际 经历天数计算。通常出票日和到期日,只计算其中的一天,即“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票据期限按月表示时,票据的期限不考虑各月份的实际天数多少,应以到期月份中与出票日(承兑日)相同的那一天为到期日。比如,出票日为3月15,到期日为6月30,那么贴现天数可以这么计算:31-15+30+31+30=107
为什么再贴现率一般低于商业银行贴现率?
贴现利率是贴现指票据持有人在票据未到期时,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而贴现利率指的是银行接受商业票据、国库券等贴现时对贴现申请人收取的利率。贴现率按贴现种类分为普通贴现率,转贴现率和再贴现率,其中,再贴现率<转贴现率<普通贴现率。一般来讲,贴现利率要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原因在于,银行贷款是根据借款合同所载明的金额贷给客户,而贴现则是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息再给予客户的,因此,银行的贴现金额低于票面金额。
如两者相等,这相当于银行在相同的利率和收取的利息的条件下少付部分贷款本金。其次,贷款利息和贴现利息的收取期之间存在着时间价值差。贷款到贷款期终才能收取利息,而票据贴现则是现时收取利息,因此,贴现率应低于贷款利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