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靓女骚妹,飞虎队将军陈纳德遗孀陈香梅过世?
陈香梅不仅仅是飞虎将军遗孀,她是中央通讯社第一个战地女记者,在陈纳德去世以后,她带着两个女儿在美国华盛顿,凭着自己手中的笔、演讲口才、丈夫留下的人脉和见识,创下一片天地,成为美国第一个女性华裔航空公司副总裁、第一位进入白宫工作的华裔政治家,先后受到8位美国总统信任,成就了华裔女性在美国从政的传奇。
她的故事始于爱情,却远远超越了爱情。
一介纤纤弱女子,如何在颠沛流离的乱世,邂逅一段甜蜜的旷世姻缘,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庇护之后,横跨大陆、台湾、美国,开创了华裔女性在美国从政的历史?
连如今在美国政界做到最高职位的华裔女部长赵小兰,当初也是得益于她的推荐,才成为白宫学者,走入政界。
陈香梅,她的传奇远不止嫁给了飞虎队将军陈纳德。
陈香梅和陈纳德夫妇
乱世颠沛流离的名门少女论起陈香梅的家世,是书香门第的民国名媛。
她的外祖父廖凤舒是民国外交官,曾出任过古巴公使和日本大使,是革命家廖仲恺的兄长,母亲廖香词也曾在法国、意大利求学,精通六国语言。
她的父亲陈应荣少年就远赴欧美读书,获得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归国,担任过大学教授,后来出任中国驻旧金山领事。
陈香梅1925年6月23日出生在北京,那时候外祖父的外交部官邸车水马龙,父亲在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兼北京大学英文系主任,出身书香门第又家世优渥,本是岁月静好。
她是父母的第二个女儿,母亲一连生了六个女儿,取名香菊、香梅、香莲、香兰、香竹、香桃,这个二女儿香梅的一生果真应了那句“梅花香自苦寒来”。
1937年,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母亲带着六个女儿迁往香港避难,父亲则被派往美国担任民国驻新墨西加利领事,家族在北平的资产也在战火中荡然无存。
千金小姐的生活顿时变得捉襟见肘,母亲要靠变卖首饰贴补家用,雪上加霜的是四年后,母亲不幸身患癌症去世。
外祖父母远在北平失去联系,祖父已经去世多年,14岁的陈香梅不得不和18岁的大姐,靠父亲寄回的薪水,一起抚养四个妹妹,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少女时代的陈香梅,已经初露才华,她代表所在中学参加全港中学生中文演讲比赛,一举获得冠军,她的文字和语言沟通能力,为她后来传奇的一生创造了机会。
香港很快也被日本人攻陷,陈香梅和姐妹们又开始了艰难的逃亡,辗转澳门、广州、玉林、桂林,途中她染上痢疾,幸而服用了中药两天以后退烧,大难不死。
18岁的陈香梅
在临时搬迁到桂林的岭南大学毕业后,1944年陈香梅考入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担任助理,由于她的中英文功底都很好,经过几个月试用以后,她顺利成为中央社第一个女记者。
19岁邂逅赫赫威名的飞虎队将军当时的昆明,驻扎着美国空军14航空队,其前身正是赫赫有名的飞虎队。
1941年12月20日上午,飞虎队在昆明上空与日本空军首次交锋,以9:0的战绩首战大捷。
后来不到一年时间,飞虎队创造了连胜四十多次空战记录,以一抵十,用不到60架P-40型战斗机共击毁日方敌机296架,占日军战机总数568架的52%,己方仅损失11架飞机,创造了至今无人打破的世界最佳空战记录。
飞虎队
飞虎队的创办人是美国人陈纳德,他有着精湛的空战培训经验,常常因战术意见和上司不和,43岁因病以上尉军衔退役。
1937年,刚刚赋闲不久的陈纳德收到了来自中国的一封邀请信。
当时的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亲自担任航空委员会的负责人,她亲自写信给陈纳德,邀请他来担任中国空军的总顾问,月薪1000美金。
蒋介石、宋美龄、陈纳德合影
这个邀约,改变了落寞不得志的陈纳德的人生,也意外造就了一段旷世姻缘。
陈纳德第一次见到宋美龄,就被她的优雅和睿智所折服,在日记中写道:“她将是我永远的公主。”
其实他不知道,真正占领他心田的小公主,将在8年以后才来到他身边,她就是19岁的战地女记者陈香梅。
1945年,陈香梅因流利的英语被安排专访陈纳德,此时的陈纳德已经因战功赫赫升任美国准将司令。
自古英雄爱美人,当陈香梅出现在清一色男性记者团当中时,她明亮的黑眸、纤细柔弱的腰肢和东方典雅的风韵,一下子就击中了陈纳德将军的心。
中央通讯社第一位女记者陈香梅
陈香梅的父亲陈应荣时任民国驻旧金山领事,陈纳德一行访问中国的签证都经他一手安排,和陈纳德将军也是好友,还专程拜托老友对女儿多加照顾。
陈香梅当时有一位初恋男友,是她中学同学的哥哥,两个人一起逃难感情甚笃。
连姐姐都调侃陈香梅,对陈纳德将军赞不绝口“是不是爱上他啦?”;男朋友也暗讽“他们都知道老头(陈纳德)对你多好,想不定另有用心……”
她自己对陈纳德的感情尚在懵懂之中,那是一个少女对英雄由衷地崇敬,何况陈纳德已婚有8个子女,比她大32岁,比她的父亲还大一岁,他们之间保持着社交往来的友谊。
陈纳德将军受父亲陈应荣委托,帮他找到另外4个女儿,还协助陈香梅和四个妹妹办好美国签证,陈香梅却毅然拒绝了父亲的安排,留在了昆明,继续她的战地记者生涯,这里面有对祖国的眷恋,也许还有对陈纳德将军的情谊……
十年神仙爱侣,一千个春天1945年8月,陈纳德奉命回美国,他用一个绵长深情的吻别对心仪已久的陈香梅道别,也以一句“我会回来的!”暗示了自己的心意。
陈香梅则被派到上海中央社工作,男友希望她一起赴美深造生活,因陈香梅不愿离开祖国而分手。
优雅又才华横溢的女记者陈香梅,在上海不乏才俊追求,其中有一位中央信托局的高管聂光坻,英俊潇洒,穷追不舍,还向她提出求婚,不过他迎来了强劲地竞争对手陈纳德。
军人陈纳德在爱情的战场上也毫不含糊,他回美国和结发33年分居8年的妻子耐尔·汤姆逊办好离婚手续,4个月后回到中国上海,直接向陈香梅求婚了。
他果决的行为和炽热的表白拨动了她的芳心:
“我以前不能对你说,可我清楚你一定知道,我爱你,我一直在深深地爱着你!”
而年龄、种族、信仰的差距,都一度让陈香梅犹豫过。
陈纳德将军想法设法讨好她的外祖父母,陪外祖父打桥牌,给外祖母送玫瑰,尽管外祖母建议心爱的孙女可以另外选择一位年轻的中国丈夫,后来向陈香梅坚定的爱妥协了。
父亲陈应荣和继母专程从美国赶回来,与陈纳德和女儿面谈,坚决反对这桩婚事,父亲花了五天时间也没能说服这个从小就倔强的女儿,最终勉强给他们送上祝福。
2年后,1947年12月21日,22岁陈香梅和54岁陈纳德将军在朋友借给他们居住的小洋楼里结婚了。
陈香梅和陈纳德结婚照
陈香梅是天主教徒,婚礼现场用1000多白菊花搭成喇叭型的结婚钟,新人夫妇别出心裁地用一个日本战俘将军佩剑来切开婚礼蛋糕,一段恩爱眷侣生涯就此展开。
陈纳德夫妇用日本战俘军刀切结婚蛋糕
记者拍下陈纳德和陈香梅的蜜月热吻
婚后,他们生育了两个女儿,宋美龄是她们的教母,蒋介石亲自给孩子取名为美华、美丽。
宋美龄和陈纳德一家
陈纳德将军创办了民航运输公司,陈香梅当丈夫的助手一起打理公司,他们常年居住在台北,常常举办社交聚会,宋美龄、蒋介石都是他们的座上宾。
只可惜,这幸福只有10年8个月。
1957年春,长期吸烟的陈纳德被诊断出来肺癌,做过一次肺部切除手术以后,1年半后依旧不治去世,被安葬在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这时候两个女儿才8岁和9岁。
陈纳德给妻子留下一封情深款款地信:
“当我同你结婚时,我实际上只要一个愿望——找一个值得尊重的妻子,一个给我以温情、尊敬和爱心的人……
你给了我想要的一切,甚至比那还多。
在这个世界上,我从你那里已经得到了,比大多数男人拥有的都要多得多的幸福、理解和爱……
我时时刻刻都在深深地爱着你。”
当年陈香梅和父亲的对话犹在耳侧:
“我知道你们的好意,我宁愿同与我相爱的人生活三五年,也不愿和我不爱的人相处一辈子。”
孀居美国,一切从头来过在台湾居住了10年以后,1960年陈香梅带着两个女儿远赴美国。
当时陈纳德所在的路易斯安那州,不承认白人嫁娶非白人的婚姻,陈香梅处理完丈夫的后事,和丈夫的前妻、八个子女对半分割遗产,就搬到了华盛顿州,因为丈夫的好友她的律师都住在这里。
他们在台北的家,原本就是宋美龄和蒋介石的台湾当局赠送给他们居住的一座破旧小洋楼,多年以后,身在美国的陈香梅还收到台湾当局发来的一纸通知书,要她交还房子。
陈纳德、陈香梅台北故居
战斗英雄将军遗孀的身份,给她带了了一些光环,但未来的生活很长,都要靠自己来走。
33岁的陈香梅依旧气质优雅、举止高贵,身边不少朋友开始追求她,都被她一句话给打发了:
“我要葬在阿灵顿军人公墓陈纳德将军的身旁,不能改名换姓。”
陈香梅在华盛顿乔治亚城大学找到一份翻译的工作,领着350美金/月的微薄薪水,一周三晚在家教美国学生学中文,每人每小时10元以贴补家用。
业余时间她坚持笔耕不辍,1962年出版了记载她和陈纳德爱情故事的《一千个春天》。
这本书一出版就登上美国畅销榜榜首,一年之内20次再版,也再次改变了她的生活。
陈香梅受邀开专栏,不少公开活动以5000元美金的费用邀请她去各地演讲,她手中的笔和演讲的才华,终于让她不再为收入窘迫而发愁,而且赢得了相当的社会影响力。
时值美国总统大选,在一个宴会上,她正好坐在马里兰州共和党妇女会主席施薇亚·赫曼旁边,邀请她帮助组织少数民族团体,为尼克松助选。
这次选举,尽管她助选的尼克松败下阵来,却被当选的肯尼迪总统关注到,因此委任陈香梅被委任为中国难民救济总署主席,成为第一个进入白宫工作的华裔女性。
陈香梅和肯尼迪总统在白宫
从此,她作为第一个站上美国政治舞台的华裔女性,连续得到历任8位总统的信任,成为美国政界最有影响力的华人女性。
1967年,她被尼克松委任为全美妇女支持尼克松竞选总统委员会主席,尼克松胜选后,1968年她出任共和党财务副主席和行政委员。
尼克松总统、陈香梅、基辛格
1978年,里根总统竞选再次邀她助选,里根总统胜选后,她1980年出任白宫出口委员会副主席,还两次当选共和党少数族裔全国委员会主席。
陈香梅和里根总统
1981年,她作为里根总统的特使回到阔别33年的中国,与邓小平主席会面。
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欢迎时,安排她坐在美国方首席,邓小平幽默地说:因为美国有100个参议员,但全世界只有一个陈香梅。
陈香梅和邓小平主席会面
1989年老布什总统当选后,邀请陈香梅担任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和白宫学者委员会委员,也就是在此阶段,她举荐赵小兰成为白宫学者,开启了华裔女部长赵小兰的从政之路。
陈香梅和老布什总统夫妇
1993年克林顿总统上任后,依旧依托她在中美开展教育交流项目。
陈香梅和克林顿总统夫妇
陈香梅,真正成为中美交流的民间大使,在白宫的圈子里,涉及对华政策总是会咨询她的意见。
当初陈纳德应该也没有想到,他身高仅1.55m的娇小中国新娘居然能迸发如此巨大的能量!
她收到多位美国总统邀请她入阁均婉拒,她坦承是因为政府官员的薪水太少,而且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做官僚,她选择了参政却又不成为一个全职的政客。
航空界的不解之缘:第一位女性航空公司副总裁随着《一千个春天》出版,陈香梅声名鹊起,经济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陈纳德的飞虎队旧部下不少已经身居要职,陈香梅本身在台湾关系广泛,和亚洲有不少渊源,因此收到希望开拓亚洲业务航空公司的工作邀约。
1963年,她获得了一份高薪工作——泛美航空公司公关部助理,年薪1.5万美元,外加差旅费用。
1965年,陈纳德将军手下的一名飞行员创办的飞虎航空公司力邀陈香梅加盟,给出了更丰厚的条件,陈香梅这一干就是20多年。
陈香梅从飞虎航空公司副经理一直做到副总裁,期间她跑去越南总理陈善谦争取到飞机降落权,后来又办妥韩国、菲律宾等国家的降落权,为飞虎航空立下汗马功劳,这已经不仅仅是靠一个将军遗孀身份为她带来的便利。
直到飞虎航空公司整体出售给快捷集团,新老板依然要求陈香梅留任5年的顾问工作,直到1995年她70岁才让退休。
1973年,陈香梅入选美国妇女杂志评选的“全美杰出十二位女性”。
在文学界、商界、政界,她都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魅力,成为美国女性想成为的榜样。
在经济条件好转了以后,她就开始投入自己的财富和力量做慈善,1984年开始在中国设立陈香梅教育基金,扶持穷苦地区的学生和老师,少年时代老师的教诲和帮助影响至深,她要把这种精神继续传承扶持下一代。
昔日美丽的容颜终究老去,她却如苦寒中的梅花绽开,芳香沁人心扉。
2018年3月30日,94岁的陈香梅在美国华盛顿家中安然去世。
她在自传中写道:
“我一生的经历,从流亡学生到从事新闻工作、单人匹马在美国奋斗,甜酸苦辣都有。一路走来很有趣味,所以我没有白活。”
她的一生,幼年丧母,青年丧夫,历经战乱颠沛流离,在每一次常人难以想象的打击中,坚强地生存下来,还绽放出万丈光芒。
那一段轰动的跨国婚姻,是她一生最幸福的时光,也给她提供了日后行走美国的一点资历,但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刻苦努力、永不放弃的精神,才是照亮她一生的能量来源。
勇敢生活,勇敢爱,勇敢做自己。
云慕溪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女神魅力研究所,不只是美丽、优雅、爱情、内涵、有趣……
敬请关注:女神袂
民国花和尚苏曼殊是个什么样的人?
民国年间,彼时上海的烟花柳巷,基本等同于以前的各种“会所”,谈生意、干革命、讲斤头(黑社会讲和),主角们大多都是边吃花酒边听曲,谈笑间把事情办了。
有没有谁既能吃的开,又有几分面子的呢?当然有,花和尚苏曼殊。您只要说是花和尚的朋友,估计姐儿们的眼睛都会笑没了。为啥?因为和尚够四海(出手阔绰),隔三岔五就会在某高档酒楼办群芳宴,请各路嘉宾。有文人记载:
苏曼殊腰缠甚富,任意挥霍。到上海后,常常出入“江南春”“海国春”“一家春”等名餐馆、妓院,叫局吃花酒……曼殊在上海,宴必致多客,一人所识无多,必托友人辗转相邀。问其故,则曰:“客少,不欢也。”客至则开宴,宴毕即散,不通姓名,亦不言谢,人皆讶之。
苏曼殊苏曼殊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怪人,他的朋友圈子很大,多数是近现代史上的名人,如孙中山、陈其美、黄兴、宋教仁、章太炎、廖仲恺、陈独秀、蒋介石、章士钊、于右任、鲁迅等。
另外,他是半个日本人。中日混血,为父亲之日本小妾所出,自幼便离开父母,在祖屋长大。因饱受欺凌不堪忍受而出家,又偷吃鸽肉,被逐出师门,此后便以和尚自称。稍长,游学日本认母,数年,精诗词音律、擅梵文佛理,热衷宣传革命,俨然一代怪才。
民国初建,不少人兴高采烈跑官求官,苏曼殊很气愤,认为“这种人有什么用?仅仅只能担狗粪,洗厕所罢了”。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请他出来担任秘书,他坚辞,说自己只想与朋友“痛饮十日,有吃就行”,孙中山大笑“曼殊率真”。
因为跟沪军都督陈其美交情匪浅,苏和尚经常得到陈氏大笔馈赠。有了钱,这和尚自然就不守清规戒律,住在上海高等旅店沧州别墅,此处邻近静安寺,绿槐夹道,环境清幽。这还不算,还经常叫来一些美女相陪。
民国初年,陈其美常去看望苏和尚,通常见高朋满座,美女如云,和尚与校书们诗词唱和,便艳羡不已。苏和尚不交权贵,对陈也不怎亲昵,陈却笑而对他说:“和尚在风尘中生活,不可令床头金尽。”遂赠金若干。
陈其美苏曼殊很迷恋吃花酒,只要有点钱,就呼三喝四,邀请朋友到某处吃酒,并“叫局”邀佳人作陪。旧上海的高等校书(有文学素质的妓女之雅称)日常生活很丰富,若是每天在堂子里打麻将,没人叫局,会很没面子。
那么,如何才能叫局,和尚又是怎么叫局的呢?召唤校书到堂子以外的场合,称为“叫局”。比如说您颇有盛名,在某酒店请客,想叫几个校书作陪,只需差遣酒店小厮,拿几张红色的“局票”来,写上某堂子佳丽的名字,以及您的落款,让小厮快点送去便可。
任何消遣场所都备不同堂子的“局票”,也有专门送“局票”的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半大的毛孩子,擅长跑腿。
校书应召前往,称“出局”或“出堂差”,名气大的校书,通常还有小丫头或者老妈子跟着。对旧上海的高等校书来说,主要任务就是应召出局,陪伴男人们吃喝打牌。每日从中午开始安排一天的流程,有时候应付完堂差,起码要到半夜了。
一张“局票”的背后,往往是一系列的生意。首先,送“局票”的小厮要收几个铜板的跑腿费,这玩意不入账,您随手打赏便可。
另外,开出“局票”的饭店或者赌场,会将当天何人何时叫谁出局记清楚,到了月底,会派人到堂子里收取一定的“车马费”,大约一局70个铜板,相当于代买车票的手续费。堂子里也会有明细账,届时一一核对,以免将别的堂子的人算到了自家身上。
民国年间,有位八卦文人仔细考究了一番,认为“出局”或“出堂差”,原指宋朝官员出公差,不想被烟花柳巷拿来套用了。有趣的是,民国年间高等校书乘轿子出堂差,经常有丫鬟提灯笼相随,灯上赫然写着“公务”,有人在报纸上发文批评:
……粘着四个红字,大书特书曰“公务正堂”,按清代官制,起码七品知县,才可称一声正堂。典史和县丞,只称左右两堂。……妓女竟敢僭称正堂,不但咄咄怪事,而且胆大妄为。
苏曼殊喜欢大宴宾客,陈独秀、包天笑等人都被他请过。他花钱如流水,海滩高等堂子都知道有个和尚出手阔绰,他对美女们彬彬有礼,姐儿们都喜欢出他的局。
“做花头”的规矩苏曼殊喜欢吃花酒,也喜欢替人家“叫局”,据包天笑记载,苏曼殊曾给鸳鸯蝴蝶派的高手毕倚虹叫过一局。某日,一群文人相会,到场的人都有熟悉的局可叫,只有毕倚虹没。
苏便道:“我昨天在惜春老四家,见一女娃儿,颇娇憨活泼,可取材也。”有人接话:“和尚正法眼藏,必无错误,何妨叫来一看。”花笺飞去,不到半小时,人就来了。
为什么苏和尚能在徜徉烟花之地呢?就是因为他懂得校书们的心思,同为天涯沦落人,他对众校书从无亵玩之意,为她们赋诗,为她们作画,为她们排遣身世沉沦的伤感——最重要的是,他还肯砸钱为校书们争面子。
有人统计苏曼殊的残账,发现用于“青楼楚馆”的开支多达1877元,而当时女仆月工资仅1元。曾有朋友在青楼大声批评苏曼殊:“你是和尚,和尚本应戒欲,你怎么能够这样动凡心呢?”苏曼殊笑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动了凡心?”
叫局的花销其实并不大,苏曼殊不仅仅喜欢叫局,更喜欢“做花头”,那就相当烧钱了。“花头”是一种记账单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相当于大洋12元,折合现在的物价,扩大三百倍,大约三千七百元。
“做花头”有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称为“摆花酒”:找个由头,为某校书庆祝生日,或者故意给某校书长脸,在堂子里办宴席,每桌正式8人,一桌子花酒称为一个“花头”。
“做花头”要支付固定的酒菜钱,外加给琴师、佣人的犒赏,合计下来也得十三四个大洋,如果酒水喝多了,账单数字过大,做东的也会让客人出一点。
第二种是在堂子里请客“碰和”,也就是打麻将,通常是先上酒席再打麻将,每人都有美女相陪,高档水果茶叶奉上,打一圈麻将也算一个“花头”。
如果您办了五桌花酒,一次就能花掉六七十大洋,折合多少钱呢?大约相当于如今两万。不过购买力这玩意儿也不好折算,按照当时黄包车夫的收入水平,每月只有三五个大洋,您请一次客,够他们忙活一年了。故时人感叹“在妓家吃一席酒,可救穷人半年粮”。
民国时没有手机,请人赴宴往往要前几天就通知,可苏曼殊不一样,他兴致一高,直接拿堂子里的铜牌给黄包车夫去接人。铜牌上都刻有不同的花纹,如桃、杏、荷花等,称为“轿饭票”,在市面上能兑钱,堂子也会回收。
某文人记载受邀后的遭遇:
客人到后,侍应摆好台面,然后高叫“筛酒”,这是叫各房校书入席陪客。等客人入席举杯之际,侍者又叫“起炒”,声音略逊于前面那声“筛酒”。先上小吃,继上大菜,最后是米饭或稀饭。上主菜的时候,校书一个个地唱曲,乐师在一旁吹奏、操弦、击鼓伴奏。接着是校书抱着琵琶自弹自唱。席间,侍者都在叫“添酒”,客人喝糊涂了,若是生客,堂倌就上兑了水的酒……
奇怪的是,花和尚苏曼殊喜欢逛青楼,阅人无数,却一直守身如玉,不破佛门戒规。朋友们说:“曼殊出入酒肆花楼,其意不在花,也不在酒,不过凑凑热闹而已。”他最喜爱而又颇多往来的青楼女子有素贞、桐花馆、花雪南等数人。
据说花雪南曾对曼殊动心,想赎身做其妾室,在民国年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苏曼殊却认为,与其结为百事可哀的夫妻,倒不如相忘于江湖,留回忆无限。
民国肇始,北洋当道,政治依旧腐败,孙中山极力奔走要“打倒军阀”,苏曼殊对前途极为悲观,终日逛妓院、喝花酒,收到稿费便呼朋唤友,千金用若泥沙。只是他饮食无度,肠胃又不好,是医院常客。
1918年5月,时年35岁的苏曼殊在病榻上完成了他传世的最后一部爱情作品《非梦记》,留一句:“但念东岛老母,一切有情,都无挂碍”,随即去世。
和尚走后,除了几只粗陋的箱子和一些胭脂香囊,竟一无所有。设灵堂的时候,许多校书头戴百花前来吊唁,个个颜色悲戚。
苏曼殊去世6年后,1924年6月,孙中山先生出资千金,将其遗骨迁葬于杭州西湖孤山,与名妓苏小小朝夕相伴,民国一代妙僧,便以如此的姿势走入了历史。
林正英的电影怎么样?
大家好我是小km,很高兴为您回答问题
我认为没有最吧,但《僵尸先生》为僵尸片鼻祖,无疑是“最经典的”!可能有人不认可~我就一句话:僵尸片的鼻祖,难道还评不上个“最经典”,没有它成功的开头,哪来后来的精彩片子可言?其实就连我自己都不是很喜欢《僵尸先生》没办法它是僵尸片的祖宗,再者原则不可违背!
举例:李小龙是功夫片缔造者,他的片子只有4部半,《唐山大兄》显然是“最经典”的开山之作!另外补充:只是个人看法,楼主这个问题我比较讨厌,无聊透顶~同样是林师傅饰演的,几乎部部都是经典之作,你叫人如何选什么最经典!!没有可比性嘛,像是《驱魔警察》的风叔形象就很经典吧,那九叔和毛小方也是经典吧,作为任何一个英迷都很难选吧!只能是每个人自己喜欢看的片子,那是他个人认为的最经典,但不可作为所有片子中的最经典!懂吧?
僵尸先生我打双引号了,想我楼上说的一样,部部经典,没有最经典!僵尸先生也只能引号,都快被你问蒙了!烦死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对您有用谢谢
想知道中国男生是否喜欢外国人?
关于中国男生会不会喜欢泰国女生这个问题,就个人见解来聊聊吧。
第一,现在世界逐渐的开放过程中,在已经是世界一体化的时代了。不论哪里的男女,都有可能相爱。但是你得先考虑是通过什么方式结识中国男生。
第二,中国的男孩子大部分是善良体贴的。但是你们在相处过程中三观要大体的一致,这样在交流和相处的阶段会更加的轻松。中国的男孩子相对还是比较保守的,对于善良,孝顺,没有不良嗜好的女孩儿,接受度还是非常高的。
第三,也就是生活习惯问题。如果你觉得和中国男孩儿在生活习惯上没有相对较多的摩擦,在相处的时候相互去学习和包容的话,这样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任何一种文化的交流都会产生些小碰撞。但是,只要两个人都努力了,所有的一切在爱情面前都不是问题。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感情的忠诚度。在双方相处的时候,对于感情的忠诚度决定着两个人将来是否能走的更远。
当然,泰国女孩儿也是非常有特点的她们善良热情,持家小能手……这些也是吸引中国男生的。认识中国男生的途径非常重要,如果你和他是在旅游或者是在求学的环境中认识的,相对比较靠谱,当然也得通过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认识在消费娱乐场所,这些人的靠谱程度肯定是有待商榷。
最后祝你遇到优秀真诚的中国男孩儿谱写一段浪漫的爱情诗篇。
中国现代十大美人是哪几位?
1东方美人林青霞:
林青霞像是一个中国美女的标尺,女人身上的美丽、温柔、智慧在她身上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说到林青霞的中国特点,不得不提到她中国式的美丽,鹅蛋型的脸配上黑黑的浓眉,直直的鼻梁,加上佩德罗娜式的下巴,脸上不见一丝化妆的痕迹,俨然是一个大家闺秀。不管是当初那个才出道时的青霞,还是如今已为人母的她,总是给人留下温柔美丽的印象。她还是一个好贤内助,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丈夫能够全心全意地奋斗事业。林青霞可以说是不少女明星”上岸”后要学习的榜样,她的贤惠就连邢李原的前妻都赞不绝口。
2美女超凡脱俗刘亦菲:
有人说,刘亦菲的脸形很有特点,有一种现代美。符合金庸武侠剧”能够现代就尽量现代”的要求。但从五官、外形和气质上讲,刘亦菲其实更中国。她的脸形最接近于中国传统美女标准”鹅蛋脸”。她罕见的丹凤眼型也为她增色不少。而且,她长长的睫毛令摄人心魄的凤眼更具灵性,而弯弯的新月眉更增添了古典的韵味,俨然一个十足的古典美人。倘且,她的美绝不咄咄逼人,充满中国传统女性的温婉。
3东方珍珠李嘉欣:
也许,李嘉欣是所有上榜美女中最不具备中国特色的。因为她有着一半葡萄牙血统。由于这样的西洋血统,使她五官的立体感非常强,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女人。如果用”三庭五眼”这种传统而典型的中国女性脸部结构标准来衡量李嘉欣并不太合适,因为她的形象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她是时尚的,是国际的。尽管如此,也丝毫不影响李嘉欣多年来蜚声香港及海内外影坛。相反的是,她甜美的与生俱来的形象已经成为了亚洲女性美的典范,那种冷而不傲、艳而不俗的气质让她当之无愧的被冠以”东方珍珠”的美誉。
4古典美女陈红:
陈红的古装扮相尤其美丽,她非常中国的化妆,楚楚动人的女性气质,以及柔弱纤细的身材,使她在演绎古装美女的时候游刃有余。一部《大明宫词》让很多人记住了陈红,令我们难忘的不是她非凡的演技,而是剧中太平公主那冷艳逼人、雍容华贵的美。陈红的五官并不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美女的五官,甚至有较强的现代感。但一说到陈红,人们总是用”古典美女”来形容她,这与她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的”中国”魅力有很大关系。
5典雅脱俗关之琳:
关之琳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典雅漂亮。她脱俗的外形和气质,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观点,很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媒体把她作为美的典范。关之琳素有“香港第一美女”之称,汉满混血,被人们称为 “搪瓷娃娃”。
6东方美玉张曼玉:
每每看到张曼玉,总会诧异于她那一份气定神闲的感觉。她的这份雍容,完美地融合了法国的优雅与东方的含蓄,同时带有东方的素静神韵和西方的明艳光彩。这让她既能游弋在欧洲的街角巷尾,吐着淡淡烟圈说着陌生的语言,浑身散发着独立自信、深谙世故的西式气质;又能忠诚而勤奋,绝不飞扬跋扈,内敛而气定神闲,极像一块东方美玉。她在东边和西边交替浸润,疏离,在观察中积累着感悟,从无虚饰与矫情,自然流露她清澈而深沉的内在气质。张曼玉将东方女性的知性温婉与西方女性的独立性感和谐的综合,开创了美丽的新境界。
7亦现代亦古典张柏芝:
张柏芝拥有林青霞的清纯、陈慧琳的另类、李嘉欣的高贵、张曼玉的冷艳及莫文蔚的性感,被誉为”美人混合体”。当年,她在出演了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后便大红大紫起来,成为了新一代的”玉女掌门人”。张柏芝的皮肤晶莹剔透,脸型非常标准,那种完美五官让人陶醉。张柏芝亦现代亦古典,特别是她的杏眼和浓眉,很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
8玉女掌门人周慧敏:
她被冠以”玉女掌门人”的称号。一直以来,这位第一代玉女始终恪守笑不露齿的古训,拍照婉约朦胧,唱歌情深意重。一直都觉得周慧敏很有”古墓派”的嫡传,神仙美女,不食人间烟火。在这个烤瓷牙充斥的年代,仍坚持以”四环本色”示人,可见她的确是一个很有主见、坚持自我的漂亮女人。就像赫本60岁的时候,在她的眼神里还能找到小姑娘的矜持和清纯。所以慧敏一直会美到老。因为她是气质型的美女。气质是天生的,而清纯的气质更是上帝的宠爱。隐退,复出,相貌不老,为人处世却越发的平和,重拾旧时才艺,更让这个漂亮的babyface女人秀外慧中。
9最美中国脸”章子怡:
章子怡有一份与众不同的美感,充满传统的东方韵味,她的身上既有亚洲女性优雅内敛的一面,又不乏西方女性充满力量的一面。作为华人影坛主演的电影入围奥斯卡次数最多的演员,章子怡被美国人评价为“最美中国脸”。
10标准美女范冰冰:
范冰冰,1981年9月16日出生于山东青岛,不久后随父母定居烟台,初二时以优异的音乐成绩跳级到烟台一中高一年级音乐特长班;1996年考入上海谢晋恒通明星学校,在校期间与刘雪华合作拍摄了电视剧《女强人》,出演男主角邵兵的未婚妻一角,被刘雪华相中,推荐给琼瑶,1997年参演琼瑶剧《还珠格格》,并与琼瑶的经纪公司签约;2000年签约于王京花公司,年底王京花出任华谊经纪公司总经理,范冰冰随之加入华谊;2007年6月成立范冰冰工作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