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几个阶段,注册会计师专业和综合阶段区别?
考试科目不同,专业阶段考试科目有6科,综合阶段考试有1科,分为卷一、卷二;考试的侧重点不同,专业阶段考试主要是考察考生们对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综合阶段考试主要是考察考生对所学的内容如何灵活运用,来解决实务问题。
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有何区列?
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的区别,首先要从概念上进行区分:
会计师是专业技术资格,也就是职称,它分为初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职称与高级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与之不同,注册会计师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注册会计师属于执业证书,而非职称证书。
其次呢,会计师是指具备该资格的人员,从事的水平以达到中级,这种职称是与工资福利待遇挂钩的。而注册会计师则不同,它分为执业与非执业两种。注册会计师的含金量要高于会计师的含金量,拿到注册会计师后在事务所工作两年左右经过批准,就可以成为执业会计师,可以拥有签字权,如果没有事务所经验,就属于非执业人员,不能拥有签字权.
另外,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科目也不一样,会计师主要考会计、经济法、财务管理,而注册会计师则要考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风险、财管六门课程,考试分为专业阶段与综合阶段测试。
最后,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的报考要求也不一样,会计师报名需要达到相应的学历与工作年限,而注册会计师报名条件则没有工作年限的要求,相对要宽松一些,但是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难度要远远高于会计师考试。
会计师的考试通过时间与注册会计师也是不同的,像初级会计师要求在一年内通过两门考试,中级会计师要求在两年内通过三门考试,注册会计师则要求在五年内通过六门考试。
注册会计师什么是综合阶段什么是专业阶段?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综合阶段和专业阶段。
1,综合阶段是指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的考试,《职业能力综合测试》科目,分试卷一和试卷二来考,该科满分是100分,两卷各占50分,两卷合计分数60分为合格分数。
2,专业阶段科的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各科满分为100分。
注册会计师怎么考?
如何考取注册会计师,以下就是如何备考注册会计师考试等等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运用回想读完注会考试科目的一章节后,主动回想章节内容,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构建出章节内知识体系,大幅提升学习效果。
自我测试低效的注会学习容易产生“学习错觉”,似懂实则非懂,自我测试一方面能检测知识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运用了“生成效应”,有效建立、加固知识间联系。不用马上测试,可以隔段时间进行测试,合理运用注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
对知识进行组块这是一个学习、练习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有意识联系,将分散的知识构成 小的体系,类似于“打包”。比如在学习会计时,各个科目会计分录如何处理,不应该是单独的,应该有一个“打包”思考的过程。
间隔开重复学习长时间学习注册会计师的某门课程,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对较大的学习任务要分解为几个部分,一次只处理一个部分,总体学习效率会大幅提升。可以将CPA中的科目搭配学习,比如会计和审计、税法等,合理搭配,有利于提升效率。
交替使用不同解题技巧集中练习一种解题技巧,只是在自动化的按部就班,起不到练习效果,可以平时用卡片积累一些经典题库,通过抽签等方式随机测试自己。
专注
利用番茄工作法,在25分钟内集中注意力,专注做一件事,不在乎结果,只在乎过程,培养专注一件事情的能力。注会学习是个长时间的过程,如果没有专注力,一切都白搭,如果专注力不够,可以尝试小时间段训练逐渐培养起来。
困难的事情最先做精力充沛时,首先做最困扰的事情。比如难度高的科目,会计、审计、财管等都可以放到精力充沛时集中攻克。
心理对照想象过去的你,对比通过学习能够成就的那个自己,为学习注入心理动力。很多考生无法坚持下去,是因为长期枯燥的学习缺乏动力,这个时候可以尝试自我的心理调节和暗示,增强自身学习动力。
注意休息高效学习耗费大量资源,必须及时休息进行调整恢复,高效休息是高效学习的前提。不要因为时间紧迫就牺牲睡觉时间,其实得不偿失。如果注会备考科目过多,可以权衡利弊之后,适当舍弃。
会计各阶段考试?
一、会计从业资格证
(一)报考条件
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
(二)报名时间和地点:
一年安排多次考试(各省自己定),到当地财政局报名。
(三)考试科目: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三门。其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后,每年年审是还必须参加培训和考核。
(四)考试方式:
大部分省已经开始全面采用闭卷上电脑考试的方式,部分省仍然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
(五)关于电大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免试问题:
电大会计专业毕业生并不能直接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因为发证单位是财政局。
目前的政策是电大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凭毕业证可以免考基础会计和电算化两门。未毕业的,学好了基础会计和电算化,再参加一下法规培训班,就可以考了。
二、初级会计师(也叫助理会计师)
(一)报考条件:
高中以上学历,有会计从业资格证。
(二)报考时间、地点:
一年有一次考试机会,报名方式:每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各地有少许差异,具体向当地的财政局网站查询,有的地区是现场报名,有的需要先上网报名再现场确认,带身份证、学历证明、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时间是第2年的5月中旬。
三、中级会计师(一般就叫会计师)
(一)报考条件:
除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 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含电大),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含电大),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两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
5、取得博士学位。
(二)报名流程:
①信息审核 ②采集照片 ③订书收费 ④报名确认
1.考生报名时先在会计资格评价网进行网上报名,获得报名注册号,打印报名表;
2.报考人员持单位盖章的报名表,并携带学历(或学位)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身份证原件到报名点进行审核;
3.首次报考考生以及需要照相的考生现场采集照片;
4.所有报考考生现场交报名考务费(40元/科)及订书费用;
5.交费后,获取报名序号,确认报名成功。在规定的报名时间终止之前,必须自行登录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报名系统查询确认自己的报名
四、高级会计师
(一)报考条件:
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统计师或会计专业讲师资格后,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2、获得硕士学位或本科毕业后,取得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统计师或会计专业讲师资格满5年,从事会计工作满3年;
3、获得本科毕业学历(含电大)或硕士学位后,取得会计师资格满3年,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或获得专科毕业学历(含电大)后,取得会计师资格并从事会计工作均满5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公开出版会计专业著作,且独立撰写5万字以上;
(2)参加编写省(部)级及以上会计行业法规的主要起草人。
4、长期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含电大),取得非会计师中级资格满10年,并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具有大学普通班学历(不含电大业余班)或取得专科毕业学历满10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20年,取得会计师资格满8年或取得其它中级资格满10年,并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二)报名流程:
基本同中级会计师
五、注册会计师
(一)报考条件:
1、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含电大)、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综合阶段考试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已取得财政部考委会颁发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书的
(二)报名流程:
1、专业阶段考试考生报名:
分为网上预报名和现场确认(网上确认)两个步骤,逾期不予办理。首次报名的报考人员,在网上预报名后,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现场确认;非首次报名的报考人员,可在网上报名的同时,同步进行网上确认。
2、综合阶段考试考生报名:
分为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步骤,逾期不予办理。
3、时间:
专业阶段考试报名时间一般为3月、4月份,综合阶段考试报名时间一般为四月份。报名的具体时间在各年度财政部考委会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报名简章》中规定,地方考委会应当据此确定本地区具体报名日期,并向社会公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